6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游戏整改征求意见引圈内巨震,行业人士称或切实影响盈利能力,亦有出海为主公司称影响不大,如何看待此事?

经济观察报
2个点赞 👍

这政策就跟电动自行车限制在25km/h一样,属于大老爷一拍脑瓜就想的。看着游戏行业不顺眼就来一刀切。

中国几千年的禁欲文化惯性是根深蒂固的。更何况中国整体进入工业社会还没有一代人的时间,导致很多人身体进入了现代社会,脑袋还留在农业时代。

家长们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孩子天生愚笨和自己不会教育。大老爷不会承认很多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甩锅游戏和动画才是最简单的。生怕游戏动画教坏自己的孩子。哪怕小孩子从短视频上学得更多。

游戏天生带有原罪,玩物丧志嘛。躺平是不可以的,都得当牛做马去。游戏都得限制在12岁以下,但是又不允许未成年玩游戏。讽刺不?

最深得此道的还是当初的小霸王学习机,家长买来让孩子学习打字,有多少孩子完成了电子游戏启蒙?反正我小时候跟着表哥,弄着卡带玩打飞机魂斗罗不亦乐乎。

娱乐是人的基本需求,禁不掉。没有手机、电子游戏的年代,该玩还是玩。反而玩的更疯,上树跳房点火,下水挖泥钓鱼。就算坐在教室,也能切橡皮一节课。

但是老爷和大家长是不讲理的。禁止游戏主机,然后网吧里游戏风行,禁止未成年进入网吧,跟老师家长警察斗志斗勇。但是网吧最终衰落不是政策,而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

版号停发、电子鸦片,游戏行业每隔几年就得挨一刀。不过游戏行业不会死的。网文的衰落也不是因为政策,而是手机可以看视频了。80岁老奶奶不看网文,看视频就好毫无门槛。

然后具体分析一下,政策的影响。

如果全部落地,目前游戏三家巨头,腾讯、网易、米哈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网易骨折,腾讯出血,米哈游影响不大。这是盈利模式决定的。

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所有网络游戏须设置用户充值限额,禁止交易高价值道具

对多人在线网游和传奇类游戏,会带来直接冲击。尤其是中小游戏公司,本来就是靠着诱导消费赚一波就走。再整个换皮游戏继续割韭菜。

在经历了版号寒冬和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向头部游戏集中的情况下。这几年,除了一家米哈游不停地批发爆款游戏,别的游戏公司都不太好过。新入场的玩家更是被看做大冤种,阿里做游戏做个寂寞,字节跳动完全就是靠自家流量堆出来的。最后还是觉得还不如直接卖广告。

完美世界借着米哈游《原神》带来开放世界的东风,本来想着《幻塔》能大卖。结果除了开服一波流量,现在每月几百万的国内流水跟米哈游十年老游戏的《崩坏学园2》打个五五开。

众多游戏厂家以为手游开放世界是版本答案,纷纷押注。腾讯《王者世界》就是看不见实机,叠纸多开就差卖身了。整的最接近的还是米哈厂库洛。结果今年米哈游弄出回合制游戏《崩坏:星穹铁道》又爆火了。而米哈游手里还握着一张《绝区零》明年上线,市场预估不会太差,起码是个小爆款。事实证明,版本答案是米哈游,一家游戏公司将自己做成了品牌。

网易回归老本行迭代出《逆水寒》手游,并减负玩法,反而获得了成功。而且《蛋仔派对》大爆又找到了休闲游戏的新的赛道。

最尴尬的是腾讯。虽然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依然是最赚钱的游戏。但王者荣耀是15年的游戏,和平精英也是19年正式上线。王者荣耀是英雄联盟手游版,英雄联盟移植的是DOTA的游戏。和平精英更是直接购买的爆款游戏《绝地求生》的版权做的手游版。而在这之后腾讯每年上架几十款游戏,然后下架几十款游戏。

《王者荣耀世界》对标的是《原神》,只是开放世界太坑,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而《元梦之星》对标的则是《蛋仔派对》,这东西就简单了。很快就弄出来,然后大规模宣发,铺天盖地。据称宣发费用达到14亿人民币。

本来是老二老三一起蚕食老大的游戏市场份额,外面还有字节跳动依托短视频侵蚀腾讯的社交流量。

然后《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一把大砍刀落了下来,网易躺枪。22日,港交所,

腾讯暴跌12%,网易暴跌25%。其实跟网易的运营模式有关系。

腾讯游戏业务上,本季度公司游戏总收入为460亿元,较2022年Q3同比增长7%。从营收占比来看,Q3腾讯游戏业务收入比重仍维持在30%左右
从区域上看,本季度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为327亿元,同比增长5%;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4%。


数据显示,网易二季度净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3.7%;取得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收益的核心来自于游戏:188亿元的收入占了总收入的78.3%
从数据上看,过去三年间网易游戏业务的营收占比基本稳定在七成以上,始终是网易现金收入的重中之重。
从全年看,根据2022年财报,网易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745.6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到77%,同比增长9.95%。2022年四季度,网易游戏以191亿元的收入远超其他三大业务。

直接原因,网易游戏业务占比更重。还有一个原因,诱导消费一直是网易备受诟病的舆论焦点。

据扬子晚报报道,上海消保委公开点名了网易游戏《蛋仔派对》,称其存在大量未成年充值问题。扬子晚报记者在黑猫投诉上搜索“蛋仔派对”,发现近一个月投诉量高达1600多条,大多数与未成年人充值有关,有投诉者称,“孩子玩手机蛋仔派对游戏时,用妈妈手机号登录,无需注册,无需密码,无需验证码,无需实名认证,可直接进入游戏,并默认是成人,没有任何防沉迷提示。丝毫没有限制游戏时长和消费金额……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充值1元、6元,紧接着直接扣款328元、198元不等,无任何短信及其他提醒”。

还有为网易贡献20%的营收,网游常青树《梦幻西游》核心玩法就是藏宝阁的道具交易系统。玩家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道具和账号交易赚钱。禁止高额道具交易直接打中网易游戏的七寸。腾讯游戏靠着大体量薄利多销,6块钱首冲是典中典。几百万的道具收费,基本只出现在网易和传奇类游戏中。

米哈游作为非上市公司,收入是未知。不过,今年年中被光明日报漏了底。2022年,米哈游主营业务收入273.40亿元,净利润161.45亿元,截止2022年底净资产374.02亿元。2023年随着《崩坏:星穹铁道》上线,又为米哈游贡献一大块新收入。估计营收会落在300到400亿之间。

米哈游的商业模式就十分简单了。做内容游戏,然后卖角色。新政策影响最大的只有一条取消每日登录。因为涉及到米哈游游戏的一大重要收入,平民玩家的月卡。在2022年上海封城期间,米哈游曾长达一个月没有开新角色卡池,即使这样《原神》也保持了十多亿的流水。

关键还是政策的细节,是禁止诱导性消费还是对每日登录奖励一刀切。不过游戏公司也容易规避。只是还会影响到网游的日活流量。归根到底这条实在是太离谱,几乎是对整个网游行业进行打击。

即使如此,最终受益的还是米哈游。因为米哈游的核心就是“为爱买单”。收费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米哈游继续卖角色。大量公司退出,收入的减少也会影响新游戏的开发。但是市场的需求不会变,该玩的还会玩。自然会增加米家游戏的曝光度。

抽卡游戏很多,米哈游能成功,还是对角色的塑造

角色塑造成功,不仅是给游戏公司带来直接的收入上涨。还能为游戏内容提供持续不断地情绪价值。快乐是一时的,故事却永远在那里。

根本上说,从《原神》开始,米哈游就是以国际一流大型主机的制作规格在做全平台游戏,玩家只是在免费游玩内容的同时,被吸引消费抽取喜爱的角色。诱导消费设置消费陷阱,反而会损害米哈游的品牌价值。所以米哈游从《原神》大获成功就开始为游戏内容做减负。

米哈游本身也成了上海市的小甜甜,不停地给予扶持政策。毕竟搞了这么多年文化出海,能获得国际影响力的,除了一个tiktok就一个米哈游了。


最终《办法》的出台,一定会有大量中小游戏企业退出或者出海开拓新的市场。而头部游戏公司会进一步集中,出现赢者通吃的结局。

网易需要刮骨疗毒,腾讯则继续在大公司病里打转,不知道该做什么。


腾讯Q3游戏业务回暖,海外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4%

深度|一新一旧 揭秘网易两大王牌游戏吸金路径

发布于 2023-12-23 20:18・IP 属地北京
逐风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