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拟受让格力钛股份,市值却一天跌掉 132 亿,董明珠看好,为何股民们不买账?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8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康湿父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一个错把平台当能力的、长于内斗短于业务的昏聩老太太,真不知她还能败格力多少年。
以前只觉得董明珠侵吞国有资产,现在觉得当地国资委是及时套现走人。
格力就留给董明珠吧,反正永远的牛逼企业不常有,及时止损套现算逑。
董明珠当年销售起家,在格力上坡路的时候打败一众对手,从老朱手里接过格力。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格力在她手上也有短暂的上升阶段。
然而之后的格力是越来越拉胯了,她自己则从一个国企领导人成了手握股份的资本家,身价几十亿。
如果格力在她手上长期牛掰,我们自然会认为她是一个好企业家。然而接手上升,上升几年以后拉胯……
不禁让人怀疑前两年的上升只是前任留的底子好。
尤其这几年董明珠越来越封建主化、乃至于奴隶主化。
啧啧,真不看她的每一项重大决策。
尤其也看得出当年的格力是多么强大,底子厚到能被嚯嚯这么多年。
编辑于 2023-12-23 20:3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两袖清风Arnold - 391 个点赞 👍
格力钛就是过去问题缠身的银隆新能源
之前董明珠想把银隆130亿装入格力,但格力股东不同意,觉得风险比较大
然后董明珠自己拉了一群人,有王健林,京东等等资本自己去收购了银隆
但确实是被坑了,银隆老板卷钱跑路了,所以格力当年一众股东不同意是对的
董明珠自己成为了银隆的大股东,然后慢慢的经营,后面通过一系列的运作,银隆变成了格力钛
格力花18亿买了30%的股份,这次打算10亿再买27%股份,相当于过去130亿买的资产,现在40亿可以全收
看起来是有性价比的,但是这个资产出过这么大的问题,坑了这么多资本
大家会怀疑董明珠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把银隆换了一个名字,变成格力钛,再买给格力
资本是很敏感的,是不喜欢有风险的,当然害怕董明珠为了自救,让格力去救银隆,当然就不答应
舆论现在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因为银隆目前资产250亿,负债247亿,所有者权益就2.38亿
当然从表面来看就是格力花10个亿买了一堆负债
10个亿对格力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些负债让投资者害怕
而且以后会不会一直要让格力输血格力钛,也是大家担心的
格力昨天晚上1点半专门为了这个事情发了两份公告
一份公告是业绩预增公告,表示了今年业绩不错,净利润270-290亿,增长10-19%
稳定一下投资者的情绪
格力也专门写了业绩增长的理由
是业绩在变好,而且终聚焦空调主业的同时,还在发力工业化转型,在高端装备、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多元化领 域持续发力,创造更多的领先技术
就是在暗示说,格力钛的新能源技术对业绩是有帮助的,做了一个解释
另外一份公告就专门做了一个解释
表示格力自1996 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股权融资52.69 亿 元,公司已累计分红超1100亿元
回购公司股份累计约270亿元,累计注销公司股份 约3.84亿股
这一段就是告诉大家格力对投资者长期回报不错
后面提到格力现在构建了包括基础器件、芯片、电容器、逆变器、 控制系统、智能储能系统以及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商用及专用整车等在内的新能源产品布局
结合空调技术研发了光伏(储)直流空调及家用电器系统,建立了“光储直柔” 一体化的零碳能源产品新生态
为加速推进落实公司的绿色能源战略,公司拟通过受让现有股东持有的股份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有助于公司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效应
就是说格力为了切入新能源行业,做汽车零部件,做商用车,做光伏空调就需要多持有一些格力钛股份
格力的光伏空调现在遍布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12000余项重大工程,这个是其他空调企业没有的优势
投资者的质疑很清楚,对董明珠不怎么喜欢,对她不够信任,怕她想自己发展银隆而影响格力未来的前途
投资者是希望格力就老老实实的分红+回购,不要搞那么多其他的
董明珠想发展很多工业,新能源等等方面的东西,让格力成为工业多样化企业
这是目前股价最大的分歧
目前来看,如果没有格力钛,格力确实不容易切入新能源领域,也做不了光伏空调
但格力钛的负债确实麻烦,现在又是熊市,而且大家看看其他新能源的股票,真正的新能源龙头企业,人家股价也天天跌
股市在不太好的时候,投资者确实会不喜欢企业瞎折腾
这就是这件事的一个综合情况
最终格力和格力钛能不能把光伏空调做大,并且让格力完完全全切入新能源领域,都不是短期可以看出来的
所以现在肯定是负面比较大的,等真的做起来了,又是另外一段佳话,又有很多网友来说格力,董明珠和银隆的这些恩怨纠葛
舆论这种东西都是看现在的,未来的事情只能看格力自己努力去做了
资本市场,投资者,股市,股价都是非理性的,都是成王败寇的
格力钛目前就是有很大的争议,所以股价跌了
董明珠看好,格力以后真的把新能源做起来了,确实负债问题搞定了,还增加了格力的业绩
那市场给的估值又会不一样,也就是有了各种预期差,股市才会有这么大的波动,股价才会这么大的差价
这就是股市,这就是投资
风险是很大的,不确定的事情性非常多
编辑于 2023-12-21 11:16・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沈同学 - 310 个点赞 👍
每次看到这些消息,我第一个想法都是珠海国资委牛逼,19年看实在没办法把董大姐换掉,就果断卖掉格力换了一大笔钱,而且趁着当年格力还是公认的优质资产,从高瓴那里换来了一大堆条件,包括格力必须留在珠海,高瓴得帮珠海介绍引进高科技公司等等,高位套现别人还得谢谢他。
发布于 2023-12-21 11:5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萌蓝的溯回 - 241 个点赞 👍
董明珠是格力钛的大股东。
格力钛原老板已经跑出国了。
格力钛负债率超过90%。
之前董明珠尝试推动格力收购格力钛,被中小股东抵制,反对票太多失败了。
董明珠大怒说不就是几十亿,我格力五年不给你们分红又能怎么样。
现在董明珠霸王硬上弓。
中小股东没反应就有鬼了。
发布于 2023-12-21 13:4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君子慎独 - 1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敏于事而慎于言 - 15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楠在路上ING - 92 个点赞 👍
格力以10.15亿购入格力钛24.54%股份,算一算这个格力钛就是按40多亿的估值来的。
而这个格力钛就是之前的银隆新能源,这里要给不清楚的朋友科普一下历史恩怨。
简单概括一下,银隆新能源是之前一个大忽悠,把董大姐忽悠了,然后一起搞的新能源公司,董明珠个人往里投了一大笔钱,后面董大姐还凭借个人关系把王健林,刘强东都拉来投了资。但和面这个大忽悠和董明珠闹掰了,跑国外去了。银隆的经营管理烂的一批,去年亏了19亿,今年又亏1个多亿,净资产只剩6000多万,负债率99%,所以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然后格力过来给了一个41亿的估值要买,吃相太难看了。
其实之前董大姐就想要推动格,收购银隆,结果遭到了中小股东的强烈抵制,由于投反对票的人太多,提案最终失败。董大姐因此暴怒,就发生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名场面,董大姐在股东大会上拍桌子怒骂股东: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又能怎样?
想看视频的,传送门送上:
所以一个职业经理人可以把公司利润分红当作对股东的恩赐,这气场和脑回路就不一样。按理说,董大姐就是给这些股东打工的,四川有一句什么话来着,“吃X的把拉X的码到”.......
所以为什么这个消息一出,格力股价就直接来个大跌,因为这是董大家要抓紧在自己的任期内推进收购,哪怕之前中小股东已经明确反对抵制,也要霸王硬上弓把这坑填了(按她的年薪,之前投的十几亿打水漂的话,相当于大半辈子白干了)。
单着操作,感觉就是明抢了,就算你格力的那些老股东窝囊,能忍这口气,不做任何反抗,那确实被割也活该,反正是你们格力人内部的财富转移,但这事儿直接拉二级市场散户来埋单,我觉得就下作了!
你不还格力的代言人么,就这操作,董大姐不挪位置,我反正以后肯定不买格力的东西。
编辑于 2023-12-21 14:2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浩浩耗 - 84 个点赞 👍
董小姐可不是董王,我敢拍着胸脯说她个人甚至不知道钛是个什么玩意儿。至于她的看好对市场来说更像是个反向风向标,这么说不光是基于她最近在网上的风评十分恶劣,更是基于格力最近5年的拓展业务都做得很失败。无论是与京东、苏宁等平台的合作,还是如手机这样的其他业务,格力都处于战略失败的境地。
而对于格力钛本身,市场对其前景的看法一一直就存在诸多质疑。它在整个行业内的布局时间不算早,并且长期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未转化为实质性的重要成果。
所以格力钛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疲软所带来的销售预期下降的难题,它面临的还有严重的技术瓶颈问题。即便经济回暖,它在同业竞争中也可能会远远落后于其他公司。
并且,董小姐个人近乎魔怔甚至可以说更年期式的对外表现更加加剧了外界对格力钛的悲观情绪。在董小姐的负面影响下,原本可能可以打60分的格力钛也会被市场认定为只配打40分。这并不是对董小姐无声的抗议,而是认为这样状态下的董小姐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从而作出错误的战略规划。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董小姐在自如问题和小孟问题上的激烈态度完全将用户推到了公司的对立面。而格力也并不是什么一家独大的垄断企业,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将潜在用户群体拱手送给竞争对手。
在如今这种疲软的大环境下,每争取一个新用户都十分困难,但格力却倒行逆施,管理者竟然将个人情绪凌驾于公司的销售前景之上。这样的管理理念恐怕很难让人对格力的新生态业务有足够的信心,可能格力的主营业务在未来两年都难以保持稳定的增长,甚至进入收缩区间。
发布于 2023-12-21 10:3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我是V - 58 个点赞 👍
其实格力就是想进一步增持格力肽,股份从30%到超过一半。
目前格力钛的股权是格力占股30.47%,董明珠占股17.46%,如果后面继续增持27.53%,这意味格力钛在外的股权将全部收回。
也就是说,用格力的钱去保住了格力钛(原来的珠海银隆)。讲真,以格力现在接近2000亿市值去接手这十几亿的小公司,原也不至于跌这么多的,但是问题在于据说现在格力钛负债也接近200亿,去年亏19亿,今年又亏1个多亿,净资产只剩6000多万,负债率99%,接手后就是格力还了。
等于花10个亿买了一堆负债和不能盈利的公司,小股东当年也否掉了董总的提议,结果被董总爆骂,没想到这次铁娘子还是铁着心要增持,于是市场用脚给格力的股价投票。
格力肽的前身是珠海银隆,之前董明珠个人往里投了一大笔钱,后来这个大忽悠和董明珠闹掰了,跑国外去了,银隆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
格力的根本问题,其实在于自身业务增长受限,小米增长率超过50%,美的已经多元化成功,格力曾经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供应商体系,已经没有了比较优势。
目前,格力电器的动态市盈率仅有6.47倍,已经严重被市场低估。但对于被低估的格力电器,市场也并不买账。如果在这个节点格力没能有所突破,未来格力和美的之间的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
发布于 2023-12-21 09:4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猫总 - 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猿某人 - 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同富 - 19 个点赞 👍
因为任何有理智的投资人都没有任何理由看好一个早已经掉队的新能源企业。
格力在这里列举历史的辉煌毫无意义,摩托罗拉的历史辉不辉煌?诺基亚的历史辉不辉煌?施乐的历史辉不辉煌?柯达的历史辉不辉煌?现在怎么样了?投资人看的是未来,格力未来明显要踩坑了,你说历史上分红多,跟现在的投资人有啥关系?
至于董明珠看好,她看好的东西太多了,格力手机、各种厨卫电器,她哪样不看好?哪样没掺和?哪样做成了?
用脚投票是很正常的事。
编辑于 2023-12-22 09:2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Eonian Gooner - 17 个点赞 👍
董明珠这种属于利益输送吧?自己投格力钛亏了,就拿公司的钱来救火。这种违规行为为啥不查一查呢?
而且董这个女人心胸狭隘,小秘书都已经离职一年了,还揪着人家不放。
跟王自如这种舔狗也不知道搞些啥,公司感觉就是她家开的。只要舔的好就能平步青云?
股民投资格力也是倒了血霉。
编辑于 2023-12-22 22:2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云中君 - 12 个点赞 👍
这格力钛就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珠海银隆。它一直就是董明珠和格力“造车梦”的重要一环。
2016年说起,当时格力电器曾停牌拟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作价130亿元,但该收购方案遭到格力电器中小股东们的反对,最终搁浅。也就是说,对于中小股东而言,针对珠海银隆的态度一直就是不支持格力收购。
但董明珠永不放弃,2016年12月,董明珠以个人名义入股珠海银隆,还拉上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京东董事长刘强东等人注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此后,珠海银隆再次进行了增资,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增至17.46%。
之后的两年,银隆迎来短暂的辉煌。2017年,银隆新能源客车以6626辆的年销量排行全国第四,2018年则以7278辆销量仅次于宇通、比亚迪排第三。
但到了2018年,银隆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随后又经历了银隆创始人出逃、高管入狱、股权纠纷等事件。银隆多次股权拍卖,股权均价从最初的每股35元一路下跌至5.43元。
2021年10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格力电器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2021年报中,格力表示:通过收购格力钛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
一个月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格力的捆绑进一步加深。
但格力钛业绩并不理想。格力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截至10月31日,银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15亿元,收购成本18.28亿元与格力钛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形成商誉6.13亿元。银隆的购买日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69亿元,2021年11月-12月的营业收入与净亏损分别为6.94亿元和3.21亿元。
2022年,格力钛的营收与净亏损分别为25.87亿元与19.05亿元。公司的总资产从年初的272.82亿元降至到250.24亿元,总负债从年初的251.35亿元降至247.86亿元。以此计算,净资产从年初的21.47亿元缩水到2.37亿元。此外,2022年上市公司对格力钛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5亿元。
不过格力也在上述公告中提到,2022年度,格力钛业务规模、毛利情况有较大提升。今年上半年,格力钛的经营情况呈现持续向好态势,营收同比增长23.31%。
除了格力钛本身估值大幅缩水、业绩仍陷于亏损之外,格力电器近年来多元化动作频繁却大多出师不利、命脉产品空调被美的反超并进一步拉开差距、灵魂人物“金句”频出惹舆论争议等问题。
除了新能源,格力电器还对于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但是结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
2015年的董明珠要做手机,曾经扬言“分分钟超过小米”、“我的手机世界第一”,但智能手机的红海市场上却始终没有格力手机的一席之地。尽管几年间迭代了6款产品,但为数不多的“出圈”时刻却恐怕是格力员工晒出来年终奖是自家手机。近年财报中,格力电器也不再提及手机业务相关字眼。
跨领域频繁“折腾”的背后,是格力电器难掩疲软。
在连续4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之后,2023年格力电器却悄然落选。而在今年的榜单中,中国共计有142家公司上榜,格力电器的老对家海尔与美的均稳列其中。
此外,空调业务作为格力电器的命脉,近年来支撑了格力电器70%的收入来源。2023年上半年,格力空调产品实现收入700亿元,仅微增1.82%,而其他非空调业务虽然部分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由于规模较小,对业绩贡献非常有限。
而格力主业空调,已经多次被美的反超。2023上半年同期,美的空调业务实现920亿元,收入占比46.71%,同比增长10.54%。在美的集团半年报中,上半年美的家用空调品类产品线下市场份额36%,线上份额35.7%,均排名第一。
与主流业务被美的压制相反,董明珠近期却在社交媒体上频频“走红”,只不过这个红,却是黑红。她接连对于前秘书的不满,以及公开表态大学生工作不能为了钱,甚至还要建议员工跳槽给企业缴纳培养费,都让她近期路人缘大降。
作为白马股,格力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但是董明珠的造车梦能否实现,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发布于 2023-12-21 10:4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张逸恒 - 12 个点赞 👍
2012年,董明珠当选董事长后说的第一个豪言壮语就是:我要带领格力,走向更广阔的领域,格力现在的账上有3000亿储备资金,我要花光它。
当时的格林正值巅峰,空调销量遥遥领先业内同行,她绝对有底气说这个话。
于是大家看到了:
她看不上白色家电,拱手把这片市场让给了同行。
然后她去做手机了,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造芯片,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搞电子商务“格力商城”,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搞智能家居,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搞医疗设备,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造新能源车,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研究电池,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然后她说要搞直播销售,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
亏了这么多钱,她完全不在乎:我的方向都是对的,全是下面执行的人没执行好,怎么能说我错了呢?
但是一个孟羽童,最多就是属于没给她面子,让她下不来台,结果盯着咬。
~
格力钛就是当时的珠海银隆,老太太一开始拟定格力以180亿全资收购,后面降到130亿,但终究股东不同意,老太太还在股东会上大骂股东。(我不给你们分红,能怎样。)
老太太后面自己私人组了个局,30多亿把珠海银隆买了,然后砸自己手里了。现在换个名字又要卖给格力帮自己解套。
说明格力账上还是钱多,没花完,继续作。老太太这是不把格林这个品牌作死,不罢休啊。
~
老太太当然不是傻,现在回过头再看上面那一大堆“花掉了好多钱,最终项目失败了。”,是不是也和珠海银隆项目一样,钱全花到她自己的口袋里去了?
发布于 2023-12-22 16:45・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刘皇叔 - 7 个点赞 👍
格力钛就是之前的珠海银隆,这个资产的坑还是比较大的。
除了这个事件冲击之外,格力已经不在时代的趋势上了。
第一,空调等电器本质上是地产链,我从去年年底就开始预警国内人民币资产,可以说是国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吹哨人了。今年股债汇房四杀,大量高净值人群和中产返贫,就业形势更严峻,应验了。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来源就是房地产。
第二,董小姐最近说了太多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不符合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身份的话。详见《董明珠曾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收培训费,称年轻人不该以自我为中心,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董明珠称「年轻人找工作把钱放第一位,对未来没有很好定位」,如何看待这一说法?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董明珠称孟羽童「只想用格力平台去当网红」,如何看待此事?》。
发布于 2023-12-21 16:3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五个小目标的胖虎 - 3 个点赞 👍
前几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特别火。今年,“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本书同样火。
做为大企业的管理层,多少还是应该读一些这本书。
决策层需要将自己的决策,与这本书进行对照。顺或逆,都需要心里面有谱。
中国的股民是挺惨的。散户居多,意味着股民对于公司治理,对于法人治理,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决策权。决策权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企业的初创者或者管理层手中。没有足够分量的机构投资者,没有足够强外来股东,对于公开公司的治理,决策进行监督。
如果有机构投资者呢?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基金背后,穿透下去,又是一群散户基民。只不过部分基民的资产,也确实算得上膘肥肉厚。这样,对于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本身,又没有什么好的监管机制。于是机构也是涨跌都能赚,反正管理者不能亏。
在这种市场里面,就只能靠小道消息,看消息面。用脚投票。
长期用脚投票下来,一部分人的脚底都磨破了,脚跟都没了,干脆就销户退出。
无论是看好还是看坏,相应的决策体系在哪里,相应的决策依据在哪里?有没有足够的论证,能不能进行论证?对于企业的重大决策,需要股东多大的决策比例,是百分之五十决,还是百分之七十五决。还是说管理层拍脑袋就决策。
对于一个守成阶段的电器品牌。是要继续扩张,试图将产业上下游通通搞定,试图进一步做多元化经营,乃至于进一步把销售渠道,销售体系全部控制在手上。四处出击。
还是懂得守成,做好自己的产品研发,搞好自己的老本行,继续不断的优化自己的产品。不去滥用自己的上市公司的壳子,不去盲目的融资,盲目的跑马圈地,盲目的扩张。获得的利润,老老实实的分红,或者老老实实的做好售后,做好服务,降价回馈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
一个企业经不起折腾。
时到如今,不要看着信贷端的资金充裕,就以为自己银行信贷没问题,股市融资没问题。破鼓万人捶,真到债务端紧绷的那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做企业,做实业,不是做互联网公司;过去的互联网思维哪怕在当下,都在退潮。企业管理层头面人物,马云,马化腾,刘强东,李彦宏,这些人其实都在退出舆论漩涡。雷军仍然在漩涡,但雷军足够强势,正是年富力强时候,思维仍在顶峰,哪怕如此,其实仍然战战兢兢。
发布于 2023-12-21 16:5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常安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璟 - 2 个点赞 👍
董明珠现在是希望用公家的钱救自己私人的钱,把自己的钱和拉来的钱拉出来。
珠海银隆董明珠出了多少钱,就看这次格力收购出多少钱,这个数大概就对了。
16年你说董明珠有战略思想,那勉强说得过去。
现在纯粹是自救,用公家的钱救自己的钱包,再不救银隆估计就要撑不住了,到时候再收购就骗不过股东大会,自己的钱就打水漂了。
发布于 2023-12-22 08: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爆炸芒果 - 2 个点赞 👍
一天市值蒸发130亿,董明珠急了。今天凌晨一点半啊,格力电器突然发布了最新的业绩预告。半夜加班加点发业绩预告,格力这波操作实属罕见。
这会董小姐最近确实是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先是王自如事件被全网谩骂,然后重炮孟羽童。再加上这几天时不时冒出来的雷言雷语。什么钱不重要,钱不是梦想,引得网上骂声一片。
不过格力这波深夜发业绩救火的真正原因还不是这个。19号晚上格力宣布花十个多亿购入格力钛24.54%的股份。这波操作直接把投资人整懵了。看看格力钛的主营业务,从研发电池到研发新车。这是要搞格力汽车的节奏了。
当初格力宣布搞手机,搞芯片,都是以失败告终,现在又想搞新能源车,投资人当然不买账。况且这公司本身就不咋地。昨天一天格力电器股价就跌了7.09%。累计蒸发了超过130亿的市值。卖空调卖的好好的,老老实实给股东分红。股价好,股民也好。现在三天两头的想着搞新业务,董总这是年纪大了,对市场失去了判断。至于决策的对与错,股价已经给了答案了。
发布于 2023-12-22 18:33・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米米说财经 - 2 个点赞 👍
董小姐梭哈格力钛是因为看好钛酸锂电池。这种电池由于充放电效率高,适合在频繁出车公交车上使用。
钛酸锂的缺点,一是能量密度低,但公交车的车顶和车底有足够多的空间,这不是问题。另一个是钛材料昂贵,以前有补贴的年代这也不是问题,当年各地都买贵的,越贵薅的越多。
公交停止补贴之后,各地公交都要降本,不能像以前有补贴的时候大手大脚买车。钛酸锂电池昂贵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就连以前一直用银隆钛酸锂电池的北京公交都改用磷酸铁锂电池了。
电车能够抢下油车的市场,就是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成本已经低于加油。都说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差,但它便宜啊,一好遮百丑。就连最早使用车用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都出磷酸铁锂版本。磷酸铁锂电池已经统治车用电池市场,格力钛难有前途。
编辑于 2023-12-26 18: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嘉然大姨的猫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穷男人 - 1 个点赞 👍
作为曾经的格力的股东,
恕我愚钝,
看不懂这花钱买瘸驴的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除了银隆,别的造不了电动车了吗?
还是不造电动车,格力就没法过了?
还是有钱就是玩,你能怎么着?
看不懂就不碰,所以我早就买了,
幸亏买的早,要不就赔钱了。
发布于 2023-12-21 21:4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心如止水 - 1 个点赞 👍
我本来对格力还是挺有好印象的。
但是王自如的事情彻底把我锤爆了,王自如说的那是个什么玩意儿啊。老太太养小白脸不是不能养,你回家养,养几个都行。人嘛,都能理解。但老太太你不能把这种货色排在台面上啊。要舔回家舔去嘛…
老罗当年怼王自如怼得太狠了,当时看的还不太舒服。但现在回头看真的太解气了。王自如经过这么多年竟然连人话都不说了,老罗当年骂他没有下限,现在他本人出来证明老罗还是低估了他,这样的人在镜头面前理直气壮的把格力最高管理层的遮羞布撕得粉碎,这说明董老太太身边的氛围也就是这样了,格力企业文化也就是这样没有下限了。
这让我非常的反感。
我知道国内大型企业难免会有这种拍马屁个人崇拜的现象,但我认为王自如的这种表现比李佳琦攻击大众的行为严重多了。我同时认为格力内部的氛围已经严重跟董老太太个人绑定,她正确,格力就走两步,她不正确,格力就会趔趄。这个风险实在是太高了。我没有关注过什么孟羽童,我不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但王自如能在镜头前把老太太拍出水来,格力后面再出任何事也就不用奇怪了。王自如对格力形象的打击至少在我个人这里是威震天级别的。
我很难信任格力了。
发布于 2023-12-22 23:29・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尼德钦达耶 - 1 个点赞 👍
给大家讲一个基本常识,一个公司如果说他们的产品保修x年,那要达成这一点,他们公司至少还要再活x年,否则这个保修时长是无法实现的。别误会,我不是在说格力,我是在说威马汽车。
编辑于 2023-12-23 09:4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别话 - 0 个点赞 👍
直接点吧
自己投资失败了,找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去买下来...
这种操作,不跌才有鬼了...
这种名声烂大街的公司,送给别人,别人都未必敢要
你要知道买公司不是买下来就算了,而是承担其债务的,债务几百亿
所谓的资产都是虚的,债务可是实打实的,不然恒大也不用几万亿资产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再说,已经掌握30%股权还不够,还要继续增持,普通人看不懂,可股东可比谁都精,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么?
下跌很正常,恐怕只是热身
发布于 2023-12-21 16: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吃饭没给钱 - 0 个点赞 👍
冰冻三尺 她说兜底时 就知道兜不住的 庄家始终在逃 她却看不出.......一言难尽
庄家所有的目的+战略意图 都必须在盘中“实施” 这是绝无例外的 这就是以前说过的它们不可能在真空里的意思 这就是它们的死穴 骗术再高级 瞒天过海 弥天大谎 世纪骗局+超级旁氏 也不可能骗到“智者”懂了吗 差点上当那也是学艺不精 就这么简单 整个做局的所有 都在明摆着 看不透只能是眼拙 无它 你滴明白
来龙去脉+成因+++ 洞察秋毫不漏掉任何细节 它们就是秃头上的虱子 没跑 以前讲过 别听他们说啥 看到实质OK 他说不冷 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说不冷可能吗 他说不热 却驴脸淌汗 你信吗 就这么简单
就是道高魔高的问题 所谓知子莫若父 为什么呢 因为从小看着长大的 你滴明白 关键是“手段” 孙猴跳不出如来掌心 懂了吗 不行+落后不挨打是没可能的.......近60个标准+系列 覆盖所有
发布于 2023-12-21 17:15・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22FF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fgy - 0 个点赞 👍
2023年12月21日,就在此前一天股价跌幅超7%之后,格力电器于凌晨罕见地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全年格力电器总营收将超过2000亿元,净利预增超过10%。
业绩预增公告一出,格力电器股价应声上涨,12月21日收盘股价报31.49元,较前日上涨2.2%。
公告显示,格力电器2023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2100亿元,同比增长7.8%~10.4%;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261亿元~278亿元,同比增长8.8%至15.9%;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在4.82 元/股~5.23元/股,同比增长8.8%至18.1%。
事实上,无论从发布时间还是预增情况来说,这都是一份超出业界预料的业绩报告。
按照预增公告,格力电器将在2019年之后再次将总营收提升为2000亿元以上,同时保证了令投资者满意的利润水平。
格力电器在公告中指出,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稳中向上,收入、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长。始终聚焦空调主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品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公司持续进行工业化转型,在高端装备、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多元化领域持续发力,创造更多的领先技术,为业绩提供增长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一天格力电器股价巨震,业界普遍认为与格力电器拟全盘收购格力钛有关。因此,在业绩预增公告发布的同时,格力电器针对外界极为关心的全盘收购格力钛一事发布了一则补充公告。
补充公告称,格力电器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股东回报,通过现金分红及回购公司股份持续与投资者分享成果。自1996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股权融资52.69亿元,公司已累计分红超1390亿元,其中现金分红累计超1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累计约270亿元,历年分红率已超过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2%。自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5.25亿股,累计注销公司股份约3.84亿股,有效提高投资者回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
补充公告还称,经过长期深度布局,公司构建了包括基础器件、芯片、电容器、逆变器、 控制系统、智能储能系统以及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商用及专用整车等在内的新能源产品布局,打造了从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产业生态,并结合空调技术研发了光伏(储)直流空调及家用电器系统,建立了“光储直柔” 一体化的零碳能源产品新生态。为加速推进落实公司的绿色能源战略,公司拟通过受让现有股东持有的股份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助于公司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效应,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更积极、主动地应对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在21日凌晨发布的两则公告,表明了格力电器战略的两大基本盘,一是现有业绩超出预期,二是电气化转型的战略决心不会变,格力钛将是格力电器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则公告发布后,股市反响较为正向,当日收盘股价上涨超2%。
发布于 2023-12-21 16: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电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