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手握千亿现金、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世界五百强的董事长公开赌咒发誓押上全部声誉和资源,花费三年时间都造不好一辆新能源车。
那国内现在这些电车品牌得死百分之八十以上。
不知道哪来的新势力,光着屁股没钱没积累,出个车子嗷嗷买,而一个拥有研发团队,老本行就是搞智能的老牌五百强科技公司,砸千亿花三年搞出来的车子,你们提心吊胆瞻前顾后。
小米汽车已经成了,网上各种调侃军儿不敢说价格怕挨打,各种声讨雷军,不是因为小米汽车不行。
而是因为他们真想买,su7是真的帅配置是真的顶,馋得不得了又不知道价格怕买不起,所以各种挑刺逼宫雷军订低价。
我看好,相当看好,并且我认为小米su7就是汽车界的小米14。
表面上看,全网都在黑小米,各种博主逼问雷军su7价格,雷军骑虎难下。
实际上呢?我估计雷军嘴都要笑歪了,小米su7能不能成为爆款,就差一步。
别急,一步步分析:
都说小米现在群狼环伺,下有七八万的BYD,上有吉利围堵,你以为雷军急得团团转价格搞不好就直接暴死。
实际上,雷军看到了大量的意向车主,全网免费传播小米的汽车,这种规模的传播,上一个是BYD出仰望,也就是说,小米现在有车、有知名度、有大量意向客户,价格到位直接卖爆。
有人可能说我胡扯,都是看热闹的哪来的意向客户,我只能说,还是太年轻。
划重点:因为不感兴趣的,压根不会关心su7的价格,表面上是小米被全网看笑话,实际上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购买的意向客户在逼宫小米。
做过销售的都知道,当客户开始主动问价格聊优惠,代表着他已经准备好掏钱了,这款产品已经成功打动他了。
你们可以去看看su7低下的评论,除了问价格的,就是清一色的夸,“这车好帅”,这些问价格的就是在逼宫雷军,因为su7确实够帅配置够顶,大家伙是真的馋这车子,真心想要所以想便宜点。
如果su7真不行,根本不会有人关心它的价格,我问你,今年哪吒的主打车型是什么?价格是多少?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因为根本没兴趣。
就像我奶去买东西,一旦我奶开始挑刺,我就知道这东西她非买不可了,想通过打压挑刺的方式来压低价格。
至于其他的几个槽点,比如:小米logo低端没面子,小米性价比打不过BYD,小米外观抄袭,小米没技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相反,雷军太懂自己的用户群体了。
1:小米logo没面子;
作为广告行业从业者,科普一个东西,销售的环是流量-渠道-产品-成交,流量是第一步,小米作为已经全球知名的成熟品牌,拥有相当庞大的品牌资产,也就是品牌认知力,su7作为小米第一台车,直接用小米logo是最保险的做法,比起做一个好看的新logo,是最能降低消费者认知成本的选择,只要产品配置够硬,价格合适,就不愁不好卖,就像小米被骂了这么多年的屌丝机,也并不影响小米手机出货量。
2:小米su7性价比打不过BYD
这不是废话吗,国产新能源谁性价比打得过BYD?人家产业链成熟,研发生产全部自己来,小米供应链再牛逼也干不过人家自产。
所以雷军一开始就看得很清楚,根本没打算跟老牌车企去拼价格,而是配置拉高的同时尽量便宜,走中高端路线,那些几万块十来万的秦、宋、汉什么的车子,跟su7压根不是一个赛道,这就好像拿一千多块的红米去对比小米14一样,没有比的必要。
3:小米外观抄袭
大部分人根本不在意外观抄没抄,而是好不好看,摸着良心说,小米的外观不好看吗?这种“弊端”只存在车圈内部,大众消费者根本不在乎,更何况保时捷的车型跟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沾边,大多数人看见小米就会觉得,“卧槽这车真帅,小米有点东西”,别忘了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部爱疯”的小米8,销量比小米6还高,对比su7,雷军就是复刻当年的操作。
4:小米没技术
有一说一,这么多新能源,除了BYD是真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其他有一个算一个,谁有真技术?纯粹是为了卖点硬凹出来的。
小鹏有技术吗?哪吒有技术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买车,看的都是颜值、价格、功能实用性,特别是新能源车,充电快不快,外观帅不帅,跑得远不远,才是硬道理。
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小米的配置和外观已经摆在这里了,算不上独一无二也绝对够优秀的水平。
举个例子,我想知道那些买高端旗舰机的,有多少人会真正高频率用到那些“独一无二”的拍照功能,比如当望远镜,当放大镜用,大部分人还是以实用性为主,屏幕怎么样,性能强不强,内存大不大,电池够不够,如果这些都很优秀,再加上一个能打的外观,就会卖爆,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点。
所以,雷军目前已经万事俱备,就差一个不离谱的价格,不一定要很便宜,定位中高端的车子,价格处在普通人需要垫脚,但够得着的程度,su7就死不了。
预测雷军会出几个版本,入门款25w以内,顶配款35w以内,su7败不了。
预计就是这个月底,我们到时候再看,欢迎来打我脸
二编:
阴阳怪气的收收味,我记得知乎没这么多杠精来着。
线下已经可以看车了,去看看或者等发布,比在我这撒泼强,起码会保住个人素质。
作为小米的第一辆车,做SUV的太多了,低价走量市场呢,产能和成本都不可能跟BYD拼。
新能源车市场早就不是增量市场了,随随便便进来都能有销量的时代早过去了,现在是残酷的整合期,很快就会进入存量残杀的市场。
理想被p图,遭遇危机
小鹏销量下滑,颓势已经显现
存量市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下桌,活到最后就能盆满钵满。
做轿跑,错位竞争,定个小贵的价格,出货量无所谓,重要的是站稳脚跟,免得走手机的老路,一旦被人打上廉价、低端的标签,对小米汽车来说就是死路一条。
产能跟不上,没有规模效应,用户会骂死你,出货量不够也没有利润发展,小米只有精致路线可以走了。
su7这个外观和配置,低于20w我都觉得不人道,但是因为它来自小米,所以就要被贱卖。
这配置这颜值,真低价了反而不舒服,就像身材火辣的年轻圣女,作践自己自愿恶堕哥布林巢穴。
小米汽车需要品牌效应,才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