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把抗疫比作抗日。
即便要比,也不能把今天的乙管比作投降,只能说是我们换了一种战斗方式。
14 年抗战,我们中国东北有不敢跟鬼子硬碰硬的张学良,有甘作傀儡的溥仪,但我们也有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
对抗新冠病毒的战争中,我们既有张文宏、金冬雁,也有吴尊友。
曾经,我们采取动态清零,是少数人负重前行,如今,我们采取乙类乙管,是多数人与新冠贴身肉搏。
这就像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就像阵地战和游击战,各有各的打法。
只不过现在是集中领导、全国一盘棋,而抗战时的中国则是四分五裂。
再者说了,当年张学良一走了之,溥仪甘作鬼子的傀儡,就可以看作东北人放弃抗战了吗?不能!
清零那三年,多数人被保护得很好,根本就没机会和病毒正面遭遇,感染了之后会怎样,大家都没有切实的体会,于是让“90% 无症状”“小感冒”有了可乘之机。
经过将近一年多的乙管,人们不但切实感受了新冠,还深切感受了新冠的盟友,也就是流感、支原体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威力,跟新冠反复近身肉搏的中国人将不会再相信“小感冒”一样的论调,其他淡化新冠危害、为新冠辩护的言论也将破产。
和人觉得,两三年以后,中国和新冠斗争的方式还将一变。清零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乙管是以治为主,以防为辅,将来可能是防在治先,防治结合。
查验健康码、核酸证明的影响通行效率的做法未必回归,但进出场所自动测温、高峰期佩戴口罩、重点场所佩戴口罩的方式会回归,发热门诊、便捷核酸会回归,血常规、抗体检测可能会前置到面诊之前,个体感染之后隔离、停工停课将成为常态。
然后再过一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幅提升,国际话语权大大提升,才有可能重回清零,那时候就不是单一国度的重回清零,而是全世界有序地开展清零,并最终将新冠乃至流感从人类日常生活驱逐出去。
发布于 2023-12-04 10:41・IP 属地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