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重要也是很多人忽视的一点,美国这次想参与的是“第七批月球样品借用申请”,即这一批样本在研究完成后是需要归还的,因此美国无法永远获得任何一点的嫦娥五号样品。

由于嫦娥五号的样品采集自吕姆克山附近的年轻地质单元,样品寿命比冷战时期获得的样品要低8亿年左右。这一时期被认为月球已经没有活跃的岩浆活动,如何产生如此低寿命的月球岩石是一个目前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嫦娥五号采回的月球样品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美国的行星地质学家自从嫦娥五号着陆地球开始,就对这一份样品保持了很强的好奇,并督促NASA与中国达成某些协议以获得研究样本的机会。但这一时期的NASA局长刚好是一位冷战思维入脑的纯政客Nelson,他在公开场合上不断贬低中国航天,譬如“中国空间站基本都是抄袭的”“中国与美国不能航天合作责任全在中方”等等,将中国与美国目前的航天关系比作冷战竞争,同时对月壤合作主要的方式是PUA:“中国如果想和美国合作的话,必须主动赠送月壤”等等。在这样英明神武的局长领导下,月壤合作不说是情投意合吧,至少也是鸡同鸭讲。
即使到这一次,美国只不过是自己免除了自己的禁令,允许其研究者申请嫦娥五号样本。但同时严格限制合作边界,并没有同等向中国研究者提供诸如申请冥王号小行星样本的机会。这样的行为,诚意是基本没有的。
有些人可能会提到上世纪美国赠与中国的1克月壤,说要还礼1克。首先抛开中美蜜月期和现在这天差地别的两国关系,单纯从样品价值上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首先,嫦娥五号和冷战时期的采样样品一样,对样品分为科研样品、展示样品、保存样品等等。科研样品是短期内会进行研究的样品,在不研究的时候会进行最高规格的保护;保存样品是保存留给后人进行研究的样品,同样进行最高规格的保护,随时间逐步解封;展示样品就是挑选出来价值相对较低的样品,主要目的是进行博物馆展示等,保存级别较低,月壤的部分理化性质可能已经被破坏或污染。

上世纪美国赠与中国的1克月壤正是展示样品,保存条件不高,已经没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因此哪怕使用类似的形式“赠与”美国,也应该送一份展示样品而非科研样品,赠送科研样品是完全不合适的。
最后回到科研样品上,如果NASA真的想永久获得一份科研级别的嫦娥五号样本,那么至少应该拿出相当价值的科研样本来进行交换,或是给出极高的合作诚意。目前,嫦娥五号的科研级样本是赠与了法国和俄罗斯各1.5克,本身中法和中俄的航天合作就已经持续了很久,有相当高的合作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法国提供载荷参与后续的中国探月任务,俄罗斯回赠了1.5克来自Luna-24的科研级月球样本。NASA如果想获得相似的样本,那么至少也应拿出相似的合作诚意。
反正总结的话,NASA这波无非就是自己免除了自己的禁令,允许美国的研究者向中国提供研究申请。到底能不能通过,那么至少也得看美国的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够不够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