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价是:活该
这是知乎今天的热榜第一的问题下的排名前几的回答:

这是同一话题下,我在“航天吧”随便找的一个帖子:

热榜第一,算法算出来的前几,讨论深度甚至不如贴吧随手发的一个随处可见的帖子。
几年前的知乎不是这样的,引经据典,内容专业详细。如下图:这是我收藏的一个18年的帖子,在“什么很高级的东西原理其实很初级”问题下。

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甚至配合QA,真正提高了见解。
知乎换了那么多人,都没搞清楚自己平台上到底忠实受众是谁,中坚力量是谁,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抖音快手基本盘是大众,中坚力量是随拍日常的普通人和拔高审美上限的部分头部主播,于是很自然的可以走通俗化路线。然后对观众卖货,对主播卖流量。
小红书的基本盘是有分享欲的精致女性,社交版的万物点评+经验分享。人家很自然的就走靠经验和信任的带货路线。
而现在的知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前些年时候,知乎的中坚力量是以理工男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和部分职场老鸟。价值在于这些人的富有逻辑的帖子和引经据典的学术惯性带来的有极高可信度的社区氛围。
在这个基础上,其实知乎完全可以瞄着“性价比”,“高功效”的路线去搞变现和卖流量。
以可信的,高质量的小众精英化社群为流量主体,直接面对企业获取订单。省钱并不是什么见不到人的事,拼多多在省钱上的成功证明这条路完全可行。高性价比或者高功效不代表低利润率,事实上知乎的理工男中很多其实更乐意为百分之一的性能提升多花百分之百的钱。
但知乎偏偏选了最竭泽而渔的做法。
聘了咪蒙主编后,有段时间强推男女关系帖子,打开主页就是“我被绿了怎么办”,盯着裤裆里那些破事,开恰对立流量烂钱。
但搞笑的是知乎用户还是讲逻辑的,无论男女。导致类似帖子下的回答是一边倒的嘲讽而非对立的互喷。不但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获得了“性别对立叙事”所瞄准的主要消费群体“独立女性”的一片骂声,让知乎的外号从“理客中,利益相关”变成了“男厕所”。
发现对立无法变现后,开始自营卖货,但还偏偏都是毫无技术含量卖“情怀”的低性价比玩意儿,这些放小红书都不一定卖的出去的东西,这让知乎的商业化路径更加失败。反复的神操作,使得知乎大批骨干力量退乎,换来的是更大批的“低质流量”。
到现在,回答里能有真正干货的极少,真有干货的也被“低质流量”拖累,哪怕在开头写上自己花了很大心血,也无法扭转知乎算法的不给流量。
因为知乎已经变成还不如抖音的消遣平台了,惯性麻木的读者已经被调教的不习惯阅读“无聊的”专业长文了。
只剩下“不要抬头看月亮”的这种菜鸡小说,“我用我几年的医生生涯担保”的无营养带货贴,关键小说写的不如七猫,带货贴写的不如小红书可信。搞笑不如皮皮虾。
现在连正儿八经的讨论也都不如贴吧了。
知乎疯狂的拿自己的基本盘恰烂流量,恰到最后,真正有价值的老玩家走了,或者没走但发现费半天劲写个大篇,还不如抖个机灵来的流量高,自然不愿意写大篇了。来找中立答案的,搜索一下十个问题里九个带货一个抖机灵,也走了。
积重难返,跌到0.65算什么,再跌百分之九十我觉得才是现在该有的价值。
说句题外话,知乎花那么多钱请各种履历丰富的CEO,我觉得还不如请我。起码我在知乎看文章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比他们希望知乎正儿八经把产品干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