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看待半月谈文章【1个正式工背后1.8个临时工:一个欠发达县的临聘人员之困】?

1870263
5个点赞 👍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每1个在职人员身后有1.8个临聘人员,且在职人员平均年收入是临聘人员近8倍,而临聘人员月收入仅为1300余元。

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持续扩增,给县级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半月谈记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穷财政富养人”。

以这个县为例,县级财政已经穷困到靠净输血维持的地步。2022年,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14亿元,同年上级补助收入42.3亿元。

直白地说,县里连吃饭养人的能力都没有,只能靠上级补助转移。

怎么解决穷财政、富养人的问题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可建议,采取劳务派遣、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解决基层实际用工需求,防止一些部门大包大揽带来临聘人员“能进不能出”问题。

劳务派遣与购买服务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只不过是变了个花样而已,很难从本质上减轻财政负担,甚至会反过来增加开支和用人成本。

半月谈调研的这个县县长讲出了问题的本质,他说:“上级政府要么不要出台政策,出台政策就要根据事权划分配备足额资金,明确资金来源,否则最终都由县级财政承压,矛盾全部汇聚在基层。”

还是那句话,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减少财政开支的根本出路在于简政放权,一方面把财权、事权还给基层政府,另一方面从减和尚变成拆庙,从上面开始削减一些给下面添乱的部门和工作。

下面为什么养那么多人,为什么人越多越忙忙碌碌,如果都在服务老百姓倒也挺好,实际很多人是在迎合和落实上面的工作,是在进行自我循环、自我服务,这是导致人员膨胀的根本原因所在。

行政机构的特点在于,一旦设置就会占有和消耗公共资源,同时不断想方设法体现并不断强化权力存在,指望权力自觉收敛是不现实的,唯一办法就是裁减,只有拆掉寺庙才能赶走和尚。

这也是精兵简政的梗阻所在,只减人不减事,只减下面不减上面,就永远无法破局。

比如,上面只要减少一项评比,下面就会相应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财政开支,上面只要少索要一张报表,下面就能压减一部分不必要人员。

实践反复证明,减人只是徒劳无益的治标之策,治本之策在于从上开始减事减机构,少开会、少发文件、少做规划、少搞评比,那么下面就没有增人的理由和动力了。

管得越多,统得越死,疙瘩就越难解开。

切记,官不扰民民自富,上不扰下下自安。

发布于 2023-12-05 13:09・IP 属地江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燕梳楼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