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衡阳 18 亿拍卖政务数据被叫停」?
官方带头售卖个人信息?这段时间,衡阳市政府官网上挂出的一则拍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11月10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以网上竞价的方式出让“衡阳市...
- 29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陈某人语冰 - 2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神楽坂綾奈Kana - 17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念之断人肠 - 12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拍卖的不是“政务数据”,而是老百姓的“信任”。老百姓的隐私不仅没有受到保护,反而成了贩卖的商品。
即使被叫停,可是破碎的信任,还能恢复如初吗?
发布于 2023-12-03 21:08・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红尘破劫 - 10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五个橘核 - 9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说什么信息泄露的真的想太多,说实话这种小地方的信息有根本没这18亿的价值。人家本来也没有想真的有人花这18亿现金。
人家的打法很简单:
1.设立一项价值18亿的数据拍卖
2.建立一个地方平台公司,拍得这18亿数据
3.平台公司用这18亿数据做抵押,向银行申请10-15亿的长期贷款。
总结,这些信息就是一个虚空的抵押凭证,本来就没想过真的要用。单纯的骗银行贷款。没想到事情搞大了,只能不了了之
发布于 2023-12-04 11:0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夏白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lilin00000 - 1446 个点赞 👍
你们没感觉自从手机号实名制以后骚扰电话明显增多么?
大家注意哈,本人评论区言论自由,没有进行任何筛选和删除操作,特此声明。-2023年12月6日修改
查看全文>>
James Bond - 5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国小汉子 - 399 个点赞 👍
难道你们不好奇这些数据里面包含了什么吗?
作为一个成本最少要18亿的数据,企业要以这些数据作为支撑赚回本的话,衡阳660万人,意味着要从每个人身上获取272块才能保本。如果要除去非劳动人口,剩余380万人口,人均473块。衡阳的小伙伴,你们准备好了吗?
编辑于 2023-12-03 21: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包子 - 3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龟缸该换水了 - 2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伟 - 2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yeP - 1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福藤 - 1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ansvast - 18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失名 - 1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剁椒鱼自有妙计 - 170 个点赞 👍
我记得疫情的时候,关于健康码我写过一个回答,里边有一句话
中国人习惯让渡一部分隐私来换取安全,结果发现自己既没有隐私也没有安全。
看来这句话疫情结束后,依然适用。
发布于 2023-12-04 08:2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南风西洲 - 1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吃百合的兔子 - 1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ames Bond - 134 个点赞 👍
衡阳十几年前就有官办福利院贩卖人口的恶劣行径,十几年过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又开始动歪脑筋贩卖人口数据。实在缺钱了可以让自己的母亲去做兼职接客,何必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
发布于 2023-12-04 09:0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七亢 - 8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崔松 - 80 个点赞 👍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这个数据不仅仅是身份证号码那么简单,应该是详细到你小孩就学信息,关键是这个信息真实到可怕………几乎不会有错漏…还可以互相验证
发布于 2023-12-04 10:4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寻裙记 - 6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三日月之舞 - 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K - 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克尔苏加德 - 47 个点赞 👍
资产货币化是地方最近十几年一直做得事情,未来也会一直做下去,典型的特征是虽然不是明面税,但本质都会增加当地居民的隐形压力,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土地的货币化,把集体的财富规划出来摆上货架变成商品,然后房企作为包税官先融资拍下,再尽快的在特色预售制下把债务压力转向居民端,这样便完成了土地的货币化,货币归于地方,而负债归于居民,地方又可以增加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做高政绩和完成财富的再分配。
然而,再愚蠢的人也知道靠透支居民负债的土地货币化不可持续,且逐渐的也玩出界了,房企作为包税官本身利润是不高的,但各个环节的分利和道德都不可能要求太高,只需要给土地财税负责,所以你能看到,即便都快现金流危机了,恒大依旧到处拿地扩张,层层都要分利,今天关于恒大到底过去十几年真正赚了多少钱,提前确定收入和虚增利润,从而完成特色预售制资金池的分红,把根本不存在的债务和预收款当利润花。
各种问题叠加导致土地货币化停滞,那么地方肯定会找钱,结果就是各类可能的集体资产货币化,比如公共经营权的外包,食堂、停车、公租房运营权等等,有地方甚至打包到未来30年去拍卖,拍卖不掉的可以先转给城投,把银行当成钱包,以此经营权去抵押贷款。
而数字经济自从提出来,也是一种资源,且信息越全,越值钱,比如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信息等等,这些办很多事情都是必须实名的。尤其是现代网络信息越发发达,各种大数据都是值钱的,谁又能比政府手里的信息更准确呢?这就导致了这些资源一旦流出,给地方居民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必然远远大于18亿,而买下这些数据的群体很难保证不会再转包,比如大公司还可能关注商誉,但“临时工、临时合作者”吃相未必就好看了,每层的防护可能都要弱一分,每层都要再赚一次,最后谁来承担?和房子一模一样的分利结构。
所以,地方债务和地方的财税,最好能做到节流,如果做不到节流,那就尽量提效,如果还做不到提效,那就把隐形税明面化,或者财政赤字货币化也行(永远不是最优先选择的),实在还做不到,加税都好过卖居民信息,因为你很难保证这些信息最后谁在居民身上割肉,相比于居民承担的风险,对政府信用的消耗,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编辑于 2023-12-04 19:49・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王克丹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行的贺兰山人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单·邢道荣 - 14 个点赞 👍
大家好,小狐为大家带来前方深度观察。
01:25官方带头售卖个人信息?这段时间,衡阳市政府官网上挂出的一则拍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11月10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以网上竞价的方式出让“衡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和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项目起始价为18亿元。11月15日,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再度发布公告,表示暂停该交易活动。
社会氛围普遍对个人隐私保护持悲观态度,这些年来,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已经被卖过多轮了,但是衡阳官方18亿拍卖政务数据的消息,还是让人大吃一惊,直呼离谱。
什么是政务数据?官方是这么定义的:
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图片、视频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各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数据权属归政府所有。
衡阳此前的公告,似乎是要把这些数据打包一口气卖出去,那问题就来了,这些政务数据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有没有个人隐私信息?比如,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方便民众网上办事的政务通小程序,实名认证的时候,通常会收集人脸信息,民众当然会担心,自己的人脸信息是不是也被卖了?
不少小区想安个人脸识别的门禁,居民都担心个人生物信息被泄露,政府部门收集的信息更广更全面,涉及的社保、医疗、婚育、住房、就业、交通位置等信息内容,桩桩件件都和个人利益紧密相关,若一股脑地向外出售,民众自然会恐慌。
如何防止数据泄露,杜绝个人隐私被侵害?又如何保证被售卖的政务信息能被正确利用,在这些问题没跟公众交代明白之前,就差点被拍卖,衡阳官方的做法也是让人出了一头冷汗。
现在衡阳虽然叫停了,却并不代表这个问题从此就被解决了。实际上,数据要素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专家直言各个省市为此都摩拳擦掌,衡阳被叫停,不代表日后不会重新启动,也不代表没有下一个地方这么做。
政务数据不是不能卖,只是出售之前,政府部门从法律到技术层面都要做好准备,让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落到实处。怕就怕,地方出于财政压力,着急赚钱,病急乱投医,在各种条件远未成熟的情况下,仓促将数据打包售卖。这样来钱自然很快,但与之而来隐患和风险,可能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范围。
不可否认,未来是AI的时代,就在这两天,三六零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一番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刚从美国硅谷归来不久,他在分享自己的硅谷见闻时说,“美国在赌人工智能这件事,整个投资体系、创业体系、大公司体系、传统公司体系都在全面拥抱AI”。他说见到的投资者对于没有AI概念、没有AI功能、没有AI成分的公司已不会考虑。
春江水暖鸭先知。周鸿祎的这番话,让人对社会发展AI的紧迫性,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企业要发展AI,训练模型,就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投喂,而政府部门手握的海量数据,是市场香饽饽,经济价值非常可观。不管公众愿不愿意接受,政府向企业共享政务信息等数据资产,无论是为了AI发展,还是财政创收,都很难阻挡。
衡阳这次的拍卖其实不止是政务数据,还包括“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有人猜测政务数据可能是这个“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数据支持,所谓的智慧城市项目也跑不起来。
衡阳的拍卖为何被叫停,目前没有公开更多的信息,但至少说明衡阳并没有做好准备。很多专家认为,除了保护个人信息、打消公众对隐私泄露的顾虑,政务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如何做到合法合规,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应该是政府层面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了衡阳这个前车之鉴,其他正在摩拳擦掌的省市也该长点心了。
搜狐《狐度》
文|和光
视频|庞珊
编辑于 2023-12-01 14:3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