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整个隋唐100多年的时间里,关中动不动就饥荒乏粮,就食洛阳,来回往反,为何不直接迁都洛阳?

小倾凤
2个点赞 👍

因为长安是西汉正都和东汉陪都,对后世的影响力太大,让隋唐的皇帝没有魄力放弃长安,总搞个两京制出来。

隋朝: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没有废除大兴(长安)的都城地位,最后在江都被思念家乡的关中人杀害。

如果当初把大部分大兴居民迁到洛阳,以关中人为主的禁军或许就不会那么思念家乡,毕竟隋唐大运河另一头就是家。

唐朝:

唐高宗立洛阳为东都,正式宣告唐朝两京制的建立。但是保留了长安的都城地位,此后皇帝们频繁地在两地奔波,浪费了大量财力人力和时间。

唐玄宗时期解决了向关中运粮的漕运问题,不再去洛阳,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结果粮食运输和两京制运行成本过大,耗费了国力,引发民怨,很快就爆发安史之乱,盛唐不再。

后面的皇帝仍以长安为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最终唐朝只能玩儿完。

一步错,步步错。

如果刘邦能够坚持主见,继续以洛阳为都。凭借周朝和汉朝都城的历史遗产,洛阳会一直是后代的都城。这就避免了国力的无谓消耗,中国历史又会是另一个局面。

编辑于 2023-11-30 12:55・IP 属地广东
顺风顺水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