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的资源枯竭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就开始显露苗头了。
在1933年6月1日开始的“查田运动”里,就成功的从老区群众中又挖掘出来13918户“隐藏的地主和富农”。
但事实上,这些人几乎全是屈打成招的结果,甚至还出现了挖“地主根”挖到祖宗七代的奇闻。这方面最好的证据便是对这些“地富分子”抄家的成果:平均下来每户只抄掠出了现金44.6元、土地22.4亩。
由于当时对查田运动中被发现的“地主”采取了不分田、不给生活出路的政策,凡是被划为地主的,一律把人抓起来没收其家产。轻则公开审判,强迫劳动或送往劳役队,重则直接杀掉。
而“富农”的处境也类似,当时许多地区都把富农分子当作地主,没收了他们的全部家产的:
……万泰所有查出富农分子好田的谷子便完全没收,博生戴坊区查出有富农,便不管他愿不愿意捐款,即捆起来施予肉刑……在闽西即三亩五亩小地主土地财产也没收,连被没收后以自己劳动生产的如猪牛羊等也接二连三地没收,引起了全体农民说“太厉害”。
这些行为自然在乡村里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大批人口尤其是壮年男子开始选择逃亡:
……小溪等地发生几百人跑往白区。万泰县本来群众逃跑在万泰不限于边区,中心区如砂村区亦有群众逃跑,但以边区为更严重,在塘上区有群众约六千人,逃跑的在二千人以上。一说二千三百人,县委报告是一千八百人。
人口的逃亡不仅加剧了苏区的人力资源危机,这其中还有不少人或是就地上山为匪,或者逃亡白区为国民党军队带路,甚至组成了“铲共团”一类反动组织,给苏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而即便是没有受到波及的“贫农”与“中下农”们也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因为害怕被打成“破产地主”,许多地区的贫农都开始逃亡,留下来的人也不敢继续生产,而是选择大吃大喝,唯恐自己被运动波及。
而且查田运动还波及到了红军自身,当时由于号召要清除干部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和坏分子。在清查中大搞“唯成分论”,一旦被查出是地主富农出身,一律被当做阶级异己分子,成为被清除的对象,轻则开除公职,重则被杀掉,一大批红军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波及。当时长汀有个中农,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参加了红军,结果他后来在查田运动中被划为地主,三个儿子全部被清洗,剩下一个上吊自杀。
编辑于 2023-12-02 23:19・IP 属地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