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帖子居然被删了。我写的东西:现在新的物证出来了,检测朱令掉落的毛发,推断中毒过程。见上图。这篇文章就是说的朱令,致谢里有"the Help Zhu Ling Foundation for logistic assistances"。
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因为找到了Pb的信号。为什么有很强的铅的信号呢?这不是专门下了铅毒,而是铊盐里最常见的杂质就是铅。或者说,制备铊盐的常见方式就是从硫酸铅或者硝酸铅的废料中做提纯。
明显是五个阶段的样品,纯度不一;嫌疑人明显掌握提纯Tl盐的技巧,至少用了四个批次的样品,且反复日常投毒。不是什么人随便去实验室偷一瓶铊盐、或者买老鼠药来害人这种,因为这样的话Pb/Tl的比不会波动这么大。这也洗脱了指责贝志城和什么受害人男友的无稽之谈,这些人不会提纯Tl盐。
阶段0,有Pb也有Tl,但是没有峰。文章里说是通过隐形眼镜浸泡液微凉摄入。这个阶段的数据也反驳了中药说。如果中药摄入的话这个阶段应该也有峰。
阶段1,有Pb也有Tl,但是Pb远高于Tl,也就是峰1 到峰11,基本上二者的峰伴随出现。注意Pb的单位是Tl的一千倍。也就是这个图里看起来Pb的峰低,但是实际上Pb的含量很高。
阶段2,没有Pb只有Tl,样品非常纯。两个月才学会提纯?当然,毒药不需要很纯。对应连续出现峰值的部分。
阶段3,又突然出现了很强的Pb信号,伴随着稍微延后的Tl峰,对应着受害人第一次掉光头发住院。
阶段4,受害人重新回到学校。嫌疑人一看朱令又回来了,情绪化急火攻心,又下了没有经过提纯的毒。而且这次下毒,体现出Pb比Tl峰高,这次真的漏了马脚。Pb的含量是Tl的300倍,所以这应该是下的可能是未提纯的原料。随后,Tl的含量渐渐上升,体现了样品质量的提高。估计是寒假结束进了实验室可以好好做实验提纯样品了,符合中国学生的求学规律。
所以,现在可以去问问当年实验室走的技术路线是不是需要从Pb盐中提纯Tl盐。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资料,孙某加入的是个分析化学实验室,用硝酸铊的原因是需要铊粒子做荧光显示剂。目前的研究条件下,这种测试一般是直接买高纯度样品的,不需要进一步提纯——因此我有点怀疑是否孙某真的是凶手了。但是三十年前的实验室,也许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直接买高纯度样品,因此不好说。简单说:如果当年就不需要的话,孙某就不是嫌疑人。如果孙某在的实验室需要提纯,那就是她没别人了。
一般大学里老师,尤其是一个系的,课题会尽量避免做的重合。我觉得简单查查当年的中文文献,或者问问当年的毕业生和老师,就会知道哪个课题组需要花大力气提纯Tl盐,或者要鉴定Tl,就知道毒物是从哪里来的了。
感谢这篇文章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我是不方便查国内的文献,有心人可以查一下当年清华发表的论文,从技术路线推测毒物来自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