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回答一下甲骨文和文字狱的关系,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
由于文字狱的存在,一个古老的学科——“小学”在满清兴盛起来,因为钻到故纸堆里研究古代文献相对安全一些。
小学并不是现在小学的意思,而是从汉代开始出现的研究汉语字形、字音、字义的学科,分别对应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者合称“小学。由于是作为研究儒家经典的辅助性学科,为了显示其辅助性,因此冠名“小”。
由于小学的兴起,满清许多文人都是古文字学的高手,因此某些文人看到中药“龙骨”上的刻蚀时才会认为这是一种文字。实际上龙骨作为一种中药一般是埋在地下很多年的动物骨头,只是到了清代才有一些精通古文字的人恰好接触到恰好刻有甲骨文的深埋地下很多年的牛骨。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小概率的事件。谁能想到帮助甲骨文重现世间的居然是与其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医、文字狱和一帮害怕文字狱的满清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