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甲骨文是王懿荣伪造的吗?

想上分的木乃伊
33个点赞 👍

王懿荣高价收购甲骨的前一年,古董商即已将甲骨带去天津售与王襄、孟定生,王懿荣是中途介入,并将甲骨文带入学界,是最关键的推手,是甲骨文发现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最早看到甲骨文的是小屯村农民。他们掘得这些宝贝但不识为何物,于是随手扔掉,或填塞枯井,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则把它们当作“龙骨”卖给中药铺。小屯村有个剃头匠叫李成,爱干此事。每逢庙会,李成还把“龙骨粉”当止血的“刀尖药”去卖。“龙骨”本当天成,因而带字的甲骨药铺是不收的,在出卖时,还需要将上面所刻文字刮去,相当麻烦,况且药铺收购“龙骨”的出价极低,每斤才制钱六文,所以一直没有人下大力气搜求此物。
光绪二十四年,山东潍县(今属潍坊)的古董商范寿轩跑到小屯收购文物。当时金石之学大盛,凡古物以有铭文者为贵,所以范注意询问地里有没有出带字的东西,当问及李成时,李将带字的甲骨拿出来给他看。这是陈梦家1953年到小屯时,亲访李成的儿子李全福及村中老人何金生(即何三,72岁)所得口述史料(《综述》第2页)。
范寿轩初不识甲骨为何物,故未收购。当年冬天,他到天津一名老主顾王襄家里,言及此事。在座的书法家孟广慧(字定生)听范所述,认为当是古代简策,促他速去访求。第二年(1899)秋天,范携所获“龙骨”到天津出售。这是甲骨的首次正式面世,也是学者与甲骨文的首次接触。据考证,交易地点在一家名为“马家店”的大车店,位于今天津红桥区春德街、韦驼庙大街附近的南小道子85号。
因范寿轩索价较高,孟定生和王襄等人财力有限,所购不多,范寿轩遂携至北京,售予王懿荣。第二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王氏以国子监祭酒任团练大臣,城陷后投井殉国,所藏甲骨后多归《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
1903年,刘鹗采纳罗振玉的建议,将购自王懿荣旧藏并他途所得甲骨共5000余片加以整理,精选1000余片,墨拓石印,名之《铁云藏龟》,是为甲骨文著录之滥觞。甲骨文由此才广为人知,甲骨学亦终在学术界蔚成大国。

针对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是个热点,研究重点是王懿荣是否是甲骨文发现的第一人,王懿荣与甲骨文相关材料也逐渐增多,基本否定了题主所提出王懿荣伪造甲骨文的猜想。

20世纪末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若干争议,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一、甲骨文是否由王懿荣首先发现?
二、王懿荣怎样发现了甲骨文?
三、发现甲骨文是哪一年?
四、王懿荣对甲骨文做了什么样的研究?

1980年孟世凯在《殷墟甲骨文简述》中指出,在王懿荣高价收购甲骨的前一年,古董商即已将甲骨带去天津售与王襄、孟定生。
1982年《历史教学》发表的王襄所著《簠室殷契》成为直接的导火索,后续不断有天津学者发文为“孟王之说”申诉。
总结起来,此“新说”的三个主要观点为:
一、孟王发现及收藏甲骨文比王懿荣早三个季度;
二、王懿荣不可能在甲骨上发现文字;
三、孟王收购在先,他们不要了才售与王懿荣。

天津学者同时指出了“王懿荣说”的五个主要疑点。然此说所持证据皆为王襄自述,此中矛盾、讹误颇多,不足为训。持“王懿荣说”的,则不断将文献与研究推向深处,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细节也不断浮出水面。王宇信《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1984)一文导其先路,从“发现”的定义入手,着重梳理、对比了王襄不同时期的说法,指出其矛盾之处,最终确认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不应“人为”提前至1898年。

胡厚宣《再论甲骨文发现》(1997)就其早年关于两说的观点被后人“矫枉过正”进行发文澄清。
此外,徐义华《也谈甲骨文发现的“旧说”》(1997)等文章则多从两派所持文献找出孟王之说的漏洞所在,并指出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条件,然于研究方法和材料上并无创见。值得注意的是,邓实《关于甲骨文发现的一段疑案》一文从“范估”的角度切入,通过实地考察,三访范氏故地并查阅大量史料,披露了估人范维清的身份及其与王懿荣相识、售卖的过程,为此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后又在《甲骨文发现史上的另一桩公案》中通过考证,厘清了售卖甲骨给王懿荣的范维清和王襄所说的范寿轩,为同村同族的商贾,并从物价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推断出范寿轩出售给王襄的时间在范维清与王懿荣交易之后。

马如森、马因《再论王懿荣是发现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则引用了首见于1899年王懿荣生前接见孙秋颿留下的遗言,解决了王懿荣是如何发现甲骨以及怎样考释甲骨文字的细节。
除此两说(王懿荣说、孟王说)外,学界还有刘鹗说、陈介祺说、陈寅生说、“刘王联合发现说”等观点,但诸说在材料和逻辑上皆有失偏颇。

除了从微观层面罗列证据并“站队”之外,朱彦民站在相对公允的角度看待两说之争,其《论甲骨文发现之初的甲骨学家——王懿荣、孟定生、王襄之交往与关系》提出甲骨发现的争端,并非早期甲骨学者的本意,实乃后人争夺名利的表现,并指出双方所引材料的抵牾处,实为消息闭塞所致。
还有学者从宏观层面对此现象与学术史写作提出批评和反思。

徐坚《发现甲骨:考古学史的视角和写法》辨析了甲骨发现的若干误解,并对甲骨学学术史及中国考古学史的写作进行反思:一是矫正了甲骨发现的研究应着眼于认知意义上的发现,而非行为意义上的发现;二是认为应给予边缘化人群足够的关注,肯定了古董商在甲骨文早期流布和收藏中的地位,提出甲骨的收藏存在一个“前甲骨学时代”之说。

以上,从多角度展现了王懿荣与甲骨文的关联,不仅坐实了王懿荣“甲骨第一人”的地位,彻底否定伪造猜想。

发布于 2023-11-24 13:40・IP 属地山东
我是妖怪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