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张桂梅校长拯救了大山里的女孩,那大山里的男孩怎么办,他们如何走出大山呢?

知乎用户qqtG1U
711个点赞 👍

你能不能先去看一下纪录片再来提这样的问题啊?

张桂梅校长办女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地很多家庭只给儿子读书,不给女儿读书,女儿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要早早去辍学嫁人。

或者是有儿有女的家庭,家长对于女儿读书完全不重视,但是对于儿子读书又非常重视。

我自己对纪录片当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例子就是:姐姐在读高三,马上要高考了,家里不闻不问一毛不拔,弟弟在读初中还是小学,家里花大价钱把弟弟送到县城去补课。

还有华坪女高最早的一批学生,你知道张校长是怎么弄来的吗?她是挨家挨户捞回来的。

如果没有张校长,这些女生本来是读不下去的,为什么读不下去?因为家里没钱(华坪女高是免费的)。是完全没钱,供不起一个孩子读书吗?也不是。但是家里的钱要紧着男孩子,供男孩子读书。

补充:

针对评论区“要教育资源公平,当地发展男女统招”的评论,我的回复消失了,所以贴在这里:

教育资源公平化最基本的前提是:每个家庭有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给男女平均分配。如果没有张桂梅老师,那个地方今天还是有任何教育资源都紧着男生,很多家庭不让女生去读书。

如果你没有去看纪录片,就赶紧去看,纪录片当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当地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张桂梅一走访,都辍学准备嫁人去了。

当地男生不是没有教育资源,相反,当地其他高中都是招男生的。而且当地的家长能够同时做到“让女孩早早辍学嫁人”和“砸锅卖铁供儿子去县城补课”。

如果把华坪女高取消或者华坪女高改成男女统招的高中,那个地方又要回到所有资源都紧着男生、很多家庭不让女生读书或者只让女生读初中的怪圈当中去。当地重男轻女的底色是没有改掉的,只不过华坪女高给这种环境打了一个补丁,让当地即使重男轻女,女生也能获得读高中的机会。

那个地方男生要读高中很容易的,只要他们自己努点力,当地其他所有高中都是招收男生的,而且只要他们愿意,家里所有的资源都要供他们读书的,家里是愿意砸锅卖铁以及卖姐姐换彩礼供他们读高中的。

那个地方女生被剥夺了学习机会几十年,没见你出来呼吁要教育资源公平,现在华坪女高在张校长以及老师的努力下见到起色了,当地女生的本科率上来了,你马上就开始呼吁教育公平了。

你要把华坪女高取消掉,或者改成男女统招的学校,你去当地呼吁啊,你有本事的话甚至可以去筹款建一所男校。一旦你的这个梦想实现,因为当地的老百姓观念并没有变,当地也不过变成“多了一所教育质量还不错的高中”而已,老百姓又会回到“砸锅卖铁让女儿早早辍学结婚供儿子读书”的怪圈当中去了。


P.S. 有些人逻辑真的很奇怪哈:

当地很多家庭几十年来都是让女儿早早辍学结婚收彩礼供儿子读书的,没见你呼吁教育要公平。

这么多师范类外语类的专业女生必须高几十甚至上百分才能录取,也没有见你呼吁教育要公平。(评论区有喷我说师范类没有不公平的,我把一些师范类专科院校定向录取的分数线以及教师招聘分数线也回复在评论区了,顺便也回复了外语类和公安类的,我本来贴在这个人的评论下面,结果这个人的评论消失了。但是评论区有另外一位学小语种的姑娘分享了外语类专业男女不同录取线的情况,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也可以上网搜一下)。

现在出了一个张桂梅老师,建了一所华坪女高,终于让当地的女生有了除“早早辍学结婚嫁人供弟弟读书”外的第二个选择,突然这些“正义人士”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蹦出来,开始大声疾呼:“教育要公平!要男女统招!”了。

这些人口中的公平,还真挺薛定谔的呢。


P.P.S. 有人在评论区说,张桂梅校长捞回来的女生有的基础太差(有的女生入学时数学只能考6分),根本不应该读高中。

但是请你们想想,这些基础很差的女同学(有些入学时甚至连小学毕业的水平都没有),经过三年高中学习,最后绝大多数考上本科,也不乏考上985甚至C9的,说明什么?

或者换言之,这些说“女生基础太差不适合读高中”的人,给你们和这些你们口中“不应该读高中”的女生一样的基础,让你们去读三年高中,你们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我可以100%肯定,你们如果是这样的基础,给三年时间,你们这些口口声声说“这些女生不应该读高中”的人,连大专都不一定考得上。

为什么这些女生能以这么差的基础通过仅仅三年的学习就考上本科甚至985211?努力和天赋缺一不可。她们不笨,其中有些人很聪明,并且她们都极其刻苦(可以看看纪录片当中,她们早起晚睡的作息时间以及堆成小山一样的书)。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她们是一群聪明且极努力的人,为什么在入学的时候基础会那么差?

相信除了个别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以外,其他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因为她们的家庭不希望她们继续读下去。

当家里砸锅卖铁供弟弟去县城补课的时候,这些姐姐们正在为学费发愁(这也是张桂梅校长坚持女校免费的重要原因,因为当地很多家庭普遍不愿意在女孩的教育上投入钱和资源,如果女校收费,很多女孩又会面临辍学)。

当她们的弟弟可以把全身心都投入在学习上的时候,她们面临的则是“女孩子不要读太多书”“赶紧嫁人”的洗脑和家务对时间精力的耗费。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的基础能不受影响吗?

甚至发表“这些女孩基础太差不应该读高中”的诛心之论的人,你甚至都不否认她们是被张桂梅“捞”回来的。

为什么需要被“捞”回来?

她们如果不被“捞”回来,将面临什么?

但凡你看过一点点有关张桂梅的报道,都该知道,她们面临的是早早辍学嫁人,换彩礼,供弟弟读书。

正是因为有了张桂梅校长,这群既不缺天赋也不缺努力的女孩,这群本来就配得上高等教育的女孩,才没有因为家庭的影响而明珠蒙尘。

她们最终成了教师,医生,警察,人民子弟兵,把希望代代传递下去。

如果没有张桂梅,她们无非就和她们的母亲一样,成为一群半文盲的主妇,在愚昧和绝望中度过余生。她们的女儿也将传承她们绝望的命运,如此循环往复。


这群呼喊着“女孩们基础太差所以不应该读高中”的人,你们陷入了一个逻辑怪圈,一个死锁。

因为这些女孩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最早那批女孩,如果没有张桂梅捞她们,最好的也不过是勉强读完初中然后被迫嫁人),所以基础差。

因为这些女孩基础差,所以你们号召要进一步剥夺她们受教育的机会。

那请你们回答,她们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从一开始她们耳濡目染接受到的熏陶就是“你只能读完初中/你连初中都不能读完,然后你就必须嫁人换彩礼”,请问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怎么让她们的基础变好呢?


张桂梅校长正是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的人。



而这些姑娘也通过她们在高考、在大学、在工作当中的表现,证明了张校长做得对。证明了她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证明了她们是高山而非溪流。


而你们这群呼喊着“这群女生基础太差不应该读高中”的人,不过是想再把这群好不容易看到希望的女孩子,把这群既聪明又刻苦只是缺少机会的女孩子,把她们唯一的机会剥夺掉,然后将她们赶回家,早早嫁人换彩礼生娃而已。

你们口口声声呼唤“公平”,其实你们要的才不是什么公平。你们只是看不得社会进步,看不得扶贫攻坚阶段的工作成果而已。

就好像那个一上来就以所谓的“公平”对我挑衅的评论一样,点开历史发言一看,第一条赫然写着怎样做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剥夺女性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应该把她们统统赶回家生孩子。

再比如另一个质疑“这些女生基础太差不应该读高中”的回帖者,他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把这些山里的女生视作性资源,认为张桂梅校长是在替城市男性抢夺山村男性的性资源。

所以拜托这些人,再大声以所谓的“公平”为由试图把这些女孩赶回家,你们的历史发言也暴露了你们的真正动机,不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P.P.P.S. 评论区有的一上来就挑衅的ID,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浪费时间辩论一下,结果看了一下历史发言记录,居然没有任何一条是不仇女的,一上来就是号召国家剥夺女性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把女人赶回家生孩子,每一条发言都在挑动男女对立,这种我就不浪费时间跟他辩论了,直接拉黑了事。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后面那个历史发言把女生比作性资源的,还有历史发言在判女生胜诉的性侵案新闻下面评论要“开泥头车创死法官”的),我也是直接拉黑哈。

不是每一条发言都值得回复的,有的ID,多给一个眼神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次补充:


小半天没有上知乎,进来一看,评论区果然又很多人来团建,试图拿如今当地女孩入学率高来证明当地没有重男轻女,女校不应该存在。点进历史发言一看,果然没有令我失望。从这些人的历史发言看,基本上女孩选择读书而不是早早辍学留在大山生孩子,都会让这些人痛恨(毕竟是一群把女生视作性资源,号召剥夺女人受教育和工作权利,痛恨张桂梅“帮城市男人把山村男人的性资源抢走”的清朝人)。


正常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都能看出这群人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的倒果为因:


当年没有华坪女高,女孩们看不到希望,被早早剥夺了教育机会,在本该读高中的年纪被迫辍学嫁人,因此基础很差—>而这些人因此得出结论“这些女孩基础太差了,根本不应该读高中,应该公平竞争,把机会留给基础更好的男孩”。

如今在张桂梅和老师们十五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在当地女生顽强不息的奋斗下,华坪女高每年高考都出佳绩,当地的女孩终于看到了希望,跳出了“辍学嫁人生孩子换彩礼供弟弟读书”的恶性循环—>而这些人因此得出结论“现在当地女生高中和本科就读率根本不低,应该公平竞争,把读高中和读大学的机会留给男孩”。

哪怕华坪女高只是制造了更多机会,让更多人能读上高中,而并没有把读高中的机会从其他其他高中手里抢走(其他高中的录取名额并不会因为华坪女高而减少),而且读大学的机会更是这些女生一分一分考出来的。但是这些清朝人是不会讲道理的,一旦看到女生的升学率上来,他们就急眼了,才不讲什么逻辑呢,“现在女孩升学率这么高,都怪你们把男孩的机会抢走了!”

发现问题没有:

女孩当年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觉得是女孩的问题,怪女孩菜,觉得女孩不配拥有机会。

女孩如今有了机会,并且把握住了机会,他们觉得是张桂梅的问题,哪怕华坪女高的设立并没有减少其他高中的录取名额,哪怕高考大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们还是坚持认为张桂梅“把升学机会和性资源都从当地男孩手里夺走了”。

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精力一一掰扯,评论区这些倒果为因来胡搅蛮缠抬杠的清朝逻辑鬼才又确实吵得我脑仁疼,所以决定暂时开启评论筛选。虽然没工夫吵架,但我还是蛮喜欢欣赏那群清朝人无能狂怒的样子。

最后的最后,说点题外话:

虽然在张桂梅校长以及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社会有了很大进步。但从评论区一些人的历史发言也不难看出,裹脚布仍然在他们的脑子里,估计再过几十年,这些裹脚布都不一定能去掉。

看到这里的妹子,无论你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请你好好读书,努力工作。

无论你身在何地,处境如何,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想把你拉进地狱,试图剥夺你的学习机会和工作权利,让你成为他们的“性资源”。

在这些人眼里,女人只有一个归宿,就是“回家生孩子”。

如果你们的学习和工作不够好,他们会指着你嘲笑:“女人果然不适合读书/工作,应该把机会让给合适的人。”正如他们嘲笑当年刚入学的华坪女高学生那样。

如果你学习和工作都足够优秀,他们会指着你发怒:“女人把读书/工作的机会抢走了,应该把机会还回来。”正如他们指责如今的张桂梅和华坪女高那样。

宁愿做强者被他们指责,也不要做弱者被他们奚落。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也许做不到张校长这么高尚这么无私,但至少我们能做到不把这个世界让给清朝人,不让这个世界退回一百多年前那个丑恶的样子。

编辑于 2023-11-30 14:04・IP 属地上海
张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