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看待 vivo X100 系列首销超 10 亿?打破 vivo 历史所有新机销售记录?

小源同学
92个点赞 👍

vivo X100首销的10亿元销售金额,大概需要售出多少台产品呢?

X100 是3999元起,X100 Pro是4999元起,综合均价大概是4500元。但这两个定价都是12+256G的版本,现在的主力出货规格已经提升到以512G为主,所以我们将首销均价提升到5000元来估算,应该有20万台以上。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没啥,毕竟最近首销台数成绩还有比这更好的。但我想给大家提供两个观点供参考:

第一点:后智能机时代,销售额和利润率是比台数更为重要的生命线。这不是说台数不重要,台数是1,销售额和利润是0,台数是基础,是下限,销售额和利润是增长点,是上限。vivo在屏幕、影像方面堆料这么狠的同时,两个机型的同内存规格还比上一代便宜了500元。那基本可以推理出X100系列是得到了联发科的鼎力支持,其利润空间好于另外一个平台方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对厂商来说,台数是面子,利润才是里子。

第二点:均价5000元是vivo乃至国产品牌(除了华为之外)一直很难大规模进入并持续停留的高定价区间。国内市场通常将均价600美元以上称之为高端机档位,这个市场是TOP2品牌的绝对优势区间。不用扯远了,即使放在一年前,你要说vivo能在这个价位区间首销出货达到这个量级,也是不太让人相信的,但vivo这次就真做到了。

同时我还想提醒各位,vivo渠道是典型的线下主导,销售曲线更为平缓,生命周期也更长。据说X90和X90s到目前为止的总量是300万台以上,那如果这次X100系列在生命周期内能将总量冲刺到400万台甚至更高,那vivo就可以宣布自己成功在高端机价位档站稳了。

10亿销售额是一个宏观的大数据,而且这种战报经常被怀疑。为了接近真相,我特地去了解了我们当地vivo X100系列的首销情况。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X100系列的首销比上一代X90系列提升了4倍多,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你们还是片面了,这个成绩放到全国范围内,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对于X100系列这次为什么能打一个如此漂亮的翻身仗,销售人员觉得还是在于产品力的全面崛起:影像、性能、外观都能打,而且价格还很香。

一句话,大家都觉得vivo终于支棱起来了!

中式传统哲学对事物变化的观察一直强调“势”,用当代人的语境来翻译一下,就是不要盯着眼前的得失,而是要去看未来的走向和变化。而对于vivo的X系列而言,我们如果把视野拉回到一个更广阔的时间线去,从X60系列开始逐代往后推,就会发现从产品力到口碑、到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都是一直在往上走的。而到了X100这一代,产品势能已经达到了质变的新高度。

如果你要问X100系列的这份成绩单是如何获得的?

我认为第一是这三年来一直在同一个方向上持续努力,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的四条产品长赛道上,既定目标一直没有动摇和放弃,特别是vivo的影像力,犹如滚雪球一样在进步。第二是vivo X系列这三年五代产品,以前面提到的四个维度来逐项检阅,不能说都做得特别优秀,但至少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战略和战术失误。

棋局下半场,比起开大招来,守得住胜利果实才更为重要。同时还能日拱一卒,那就堪称是人生赢家了。

当然,一味的守势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会失去很多机会点。向来强调本分的vivo,其实也已经因为这样的经营理念错失过一些发展机遇。但2023年11月,vivo完成了一次非常完整和高能量的技术升维大作战。

整个11月的上半月,vivo承包了机圈的全部版面:

  • 11月1日,vivo开发者大会。
  • 11月7日,iQOO 12发布会。
  • 11月13日,vivo X100发布。

中间还有一个11月6日的天玑9300发布会,主办方虽然是联发科,但C位主角锁定在了一周后首发天玑9300的X100系列。

这一套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下来,vivo所释放出的产品声量达到了空前的高能量。10亿元战报的文案里说X100系列首销是“打破vivo历史所有新机销售记录”,这背后的强有力底座其实是“vivo历史以来最强技术组合”。

其他行业的TOP品牌还有通过营销来出奇制胜的可能性,但智能手机通往销量和品牌的王座的唯一道路只有——技术。这个千亿级的市场不可谓不大,但幸存的玩家却寥寥无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太卷了,技术的门槛越筑越高,投机主义者的机会完全丧失。

那vivo是如何幸运留在了牌局内,甚至挤入了难度指数更高的高端局呢?

X100系列的身上分明写着四个大字的答案——大开大合。否则无法做到在智能手机的下半场还能破局高端。

影像和性能是智能手机第一个阶段最为核心的产品力,vivo在这两个方面打好了两张牌。

vivo从X60开始与蔡司联合研发,将蔡司专业影像的T*镀膜、蔡司自然色等软硬件技术引入到了移动影像的平台上来。及至X100这一代,硬件水平和影像调校达到了业内领先的极高水准。

1英寸大底主摄通过提前矫正补偿偏移光线的光学调校动作,清晰度提升20%以上,画质越发纯净通透。蔡司APO超级长焦引入了殿堂级的色差控制能力,同时将长焦模组进光量提升近1倍,在潜望长焦+小底sensor这样“难上加难”的硬件基础上,将长焦拍摄的画面实现了无差别级的色彩生动还原。

V系列自研影像芯片进化到第三代,制程工艺、能效比、架构都全面提升,也让vivo有了攻克视频拍摄的底气和实力。4K 30fps的极限高清拍摄参数下,还能兼顾电影级的景深虚化和质感人像。X100 Pro用自己的实际表现为自己和Android手机正名,拍视频并不是某个品牌的独占优势。

我一位朋友是国内有名的摄影师,合作过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和影像器材品牌,他对移动影像的全面了解和高标准挑剔也是人尽皆知。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vivo X100 Pro拍摄的照片,并且给出了“就,感觉新时代来了”的高度评价。

从我自己的拍摄体验来分享,今天不说什么影调、色准、分辨率这些枯燥无味的专业名词。我只想告诉你用X100 Pro拍照的感觉就是——越拍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而且我一个对摄影一窍不通的同学,看到我用X100 Pro拍摄的照片后,也凭直觉评价说“感觉特别清晰”。


用户可能不懂技术,但他还是能看懂好坏。一部好的手机,也不用过多强调自己如何厉害,只需要让你体验过后,就足以让你心服口服。

4+4全大核设计的天玑9300无疑是X100系列的性能向“王炸”,不仅在游戏、大模型运行、影像支撑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而且在高负载场景下的能耗比也没有“翻车”。

但在发布之前,vivo的这个选择可被外界评价为不顾死活的“冒险”。

vivo和联发科,都对破局高端有着一样的执着和坚持。从X70开始的深度合作,一路走来也是颇为不易。“如果将MTK芯片换成其他芯片会更好的”的外界杂音一直不绝于耳,但vivo认准的路一直不曾动摇。“发哥调校看蓝厂”是如今功成名就收获的赞誉,但对此前批评和嘲讽的屏蔽,才是vivo最应该被外界所看到的定力。

说起大模型,跳过复读那些参数,回到用户视角,来听听我一个“某手机品牌粉”朋友对vivo X100的评价:

现在手机都是在拼性能,拼影像,拼游戏,拼充电。这些同质化功能,没有什么值得比较的。对于未来生活的改善,还有对工作的帮助,暂时只有这个AI大模型功能让vivo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我理想中的AI大模型是帮助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好好拍照、好好玩游戏,好好感受生活,为工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大模型直接接入手机系统,希望可以在某些场景下实现手机内部的信息管理和内容调取,甚至做到信息内外结合。

当我们在质疑用户不懂产品时,也许不是他不懂,而是正因为他懂了,所以觉得你不足以让他心动。而路人转粉,则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无声无息转变过程。

当vivo的蓝心大模型站到了舞台的中央,当用户看到了大模型接入手机后所悄然推动的技术环境巨变,他们的兴奋程度和对新技术的渴望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X100系列首销的抢购用户中,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是为这个蓝心大模型而来。

vivo X100系列的10亿元首销成绩创造了历史,这个创纪录的时间点是在智能手机进入平台期,大盘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下,可谓是来之不易,逆风高飞。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X100系列的营销执行中,不蹭热度,不搞捆绑,依旧坚守了蓝厂的本心和本色。在这个不放弃任何一个热榜机会的时代,显得有些“过时”的蓝厂可能不那么激进,但却是让人发自内心喜欢的品牌。

蓝心大模型、蔡司影像、天玑9300——是拉动X100系列首销大卖的三驾马车,也是蓝厂历经数载“埋头种因”所收获的硕果。2023年,vivo将“蓝”字做了很多的技术品牌延伸,包括电池的“蓝海续航系统”、AI大模型的“蓝心小V”、自研操作系统的“蓝河BlueOS”等等。蓝厂vivo,正在越来越“蓝”,但通往高端的前行道路,却正在由难变易。

一切的成绩,在达成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历史。而继续创造新的高度,不断超越历史,注定是胸怀伟大梦想的团队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历史的发展轨迹,通常都是以螺旋状艰难而缓慢地上升,这个漫长又未知的过程总是让人煎熬和痛苦。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才让成功的价值分外珍贵。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对vivo X系列十年大成和X100系列首销成功的赞扬,也是对我自己的鼓励。

发布于 2023-11-22 14:29・IP 属地贵州
吴师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