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年」是否真的存在?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同发是「免疫债」吗?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
8个点赞 👍

免疫债(immunity debt),是2021年才出现的免疫概念产物,因此它不是一个医学术语。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没有它的参考资料;在PubMed 进行查询,也只有少数的搜索结果。

2021 年 5 月 ,首次在线发表出现在论文上,来自一位法国教授一作的文章,他叫罗伯特·科恩。

科恩最早原文类似于卫生假说,是针对儿童的概念,并非全年龄。

主要两点:

  1. 新冠大流行初期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限制了新冠传播,同时也减少了其他病原体的传播。
  2. 一些lockdown,居家隔离,延迟了儿童疫苗接种。

这两点,在非药物干预措施结束后,会造成一些病原体重新流行后的反弹。

然后,他把这个概念称之为“免疫债”。

我的观点是,非药物干预措施确实限制了一定量的其他病原体传播,措施结束后会重新恢复传播。

只是恢复传播,不会那么猛。

因为今年的一些呼吸道病原体,并非冬天才开始的。今年春天就已经开始恢复传播,比如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包病毒、诺如等。

如果你一直观察今年的流行情况,你应该看到春天开始已经恢复传播,人群接触各类病原体,建立免疫屏障,那么,到冬天,应该像往年类似的流行程度。

结束非药物干预措施,应该的样子是恢复往年的传播量,而不是猛到历年最高。

因为过去三年,虽然有非药物干预措施,但人也不是活在无菌的环境中,也不是三年间天天戴口罩,也不是三年间天天不出去,谁也不是关了三年,并非毫无接触微生物。

事实上,过去三年,很多时间人们正常生活,口罩也有很多时间不戴,很多人戴口罩不规范。

所以,结束非药物干预措施,并不能完全解释今年各类病原体横行的情况。

科恩教授论述免疫债,没有提供证据,而是引用一篇文章。

[47] 点进去,是来自一篇2020年标题为「训练有素的免疫:降低 SARS-CoV-2 感染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工具」的文献。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利用卡介疫苗与适当的微生物感染,刺激训练免疫系统,用来预防新冠。

这位作者认为卡介疫苗,可以训练免疫力,用来预防新冠。


除了卡介疫苗,他还认为微生物刺激也可以用来预防新冠。

然后,这篇文章被科恩引用,以用来说服免疫债。

也就是说,科恩认为疫苗与微生物感染的刺激,可以训练免疫系统,如果没有这样的刺激,孩子们就会欠下免疫债。

那么,这里的微生物指的是啥呢?

他又写了卫生学家的理论,也就是卫生假说:

卫生假说里接触的微生物,并非是刷病毒库还免疫债。

所谓的接触微生物用以锻炼免疫,是指特定的环境,说的是传统的农家环境塑造了农家孩子的免疫反应,然后发现这样环境下生长的儿童,喘息/哮喘或过敏降低。

也就是说,孩子在年幼时,应多与大自然接触,比如去乡下走走、在乡野间玩耍、在草地上奔跑,或者说爬山。

另一种方法,接触动物,比如养猫、养狗。

不是让孩子在传染病流行的孩子堆里刷病毒库,不断的反复感染。

因此,应该怎么做呢?

  • 补疫苗。疫苗接种,是合理的接触。
  • 去空旷有草有树有花,有自然的地方玩耍;
  • 可以考虑养个宠物,如果有精力有时间的话;
  • 个人层面,保留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在人多密集处戴口罩、做好手消等。

这样孩子们可以合理的接触微生物,而不用反复生病。

我不认同“免疫债”这个词,有点pua的味道,潜意识的煤气灯操控,用“债”这样的字眼,试图让人质疑公共卫生措施,颠倒公卫,会认为是公卫措施导致孩子们欠下债,公卫科学反成了不合理的东西。

以及对“免疫债”的滥用。

卫生假说指的是儿童,生命早期接触微生物,现在却面向全年龄,甭管大人小孩生病,都说是免疫债,大人也欠免疫债了。

这很可笑。

老大不小了,该接触的成年人都接触过了,免疫系统训练了十几年,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也说是免疫债。

现在生病的显然也不只是儿童,初中、高中、大学,包括社会成年人,皆出现多病的现象。

这是无法用“免疫债”解释的,因为卫生假说主要指儿童。

今年出生的婴儿,也在反复生病。


还有一点是,没有经历过过去三年防控,今年才出生的婴儿,也在不断生病。

这个年龄层同样无法用“免疫债”来解释,不可能说8个月的婴儿过去戴了三年的口罩,摘口罩后爱生病了。

当然,你可以认为婴幼儿就是爱生病,但是前面已经说了,多病的现象不分年龄层。







孩子大点就好了?

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到社会打工人,不分年龄层的感染。

这是无法用免疫债解释的。

编辑于 2023-11-28 23:20・IP 属地浙江
林步里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