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民族自治区的汉族人是什么体验?
- 9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诬蔑民族区域自治是“搞分裂”、“搞独立王国”。
在他们的极“左”路线的支配下,有些民族自治地方竟然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被撤消,有的被肢解,有的被代管。
1967年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被普遍夺权。
林彪、“四人帮”及其一伙在各民族自治地方搞夺权,撤消自治机关,使绝大多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陷于瘫痪,根本无法行使自治权利。
1975年宪法中删去了自治权的具体规定,使民族区域自治失去了实际内容。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边疆的汉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编辑于 2025-01-02 13:39・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延中国生人之气 - 85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都已经跑路了,毕竟让你明面上当“X等人”
先说高考
我高考,裸分排名800多,加完分1000多,排名直接影响报考学校,莫名其妙就被200多人超过了
少数民族还可以报考预科班,多上一年预科,名校直降100分,我那一届的班长高考50X分预科上武大,汉族考生跟他一个学校至少620
还有省内的高校,会说民族语言横行霸道的“X生”,欺负所有不会民族语言的同龄人,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再说考公
我小姨,考公2次,每次都入围,都因为民族加分政策给挤掉了,然后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企业,现在也跑到北京了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考公几乎是最好的出路了,可是
每一个市县的书记和市县长,必须其中一人是少数民族,也就是说,汉族人本地当官,几万出一个,少数民族本地当官,几百人出一个,这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难度
最后说对底层人的保护
少数民族把所有草地都分了,各家都有自己的牧场,放牧的话,每家每户牛羊若干,牛羊多少钱一头自己可以查查,牧民开路虎不是一句玩笑话
汉族人呢?啥也没有
最离谱的是,我们这个地方原本不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被硬划过来的,就是说我们这些人莫名其妙的在自己的土地上变成了“X等人”
所以不跑路还能怎么办呢?即便在高贵的一线城市,我们依旧是“臭外地的”,可是这里起码能保证相对的公平,这已经是比较好的出路了
有的小伙伴跑路出了国,成了别的国家的“少数民族”,然后继续感受被欺负被歧视,非常酸爽
后来我想,原来无论在哪里,无论占多数还是少数,汉人都是最低等的啊,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编辑于 2025-01-02 11: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Skyline - 56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就把地标标出来,我人生前十八年生活在青海省大通县,回族土族自治县,不过土族没什么存在感,另外一个嘛,这么说吧,当时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所有汉族同学默认在回族同学面前不能说猪这个字,不小心说了要道歉,更不能在教室吃猪肉,一次有几个回民同学怀疑一个汉民同学吃猪肉,直接上前质问,我那个同学只敢唯唯诺诺地把饭盒推到回民面前,说:“你们看撒,不是猪肉们……”
那几个回民同学才心满意足且趾高气昂地离开,我当时在旁边围观,甚至暗自庆幸那个同学吃的不是猪肉,因为她跟我是一个村的。
如果我哪天带的饭里有点猪肉丝,我甚至吃饭时会端着饭盒去教室外面,蹲在花坛外面吃,要知道那时候能吃猪肉的时候基本都是在过年前,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蹲外面吃饭,我现在想想都想抽自己几巴掌,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特“文明”。
甚至我们的历史老师第一次上课,自我介绍说:“我姓马,姓马的十个有八个是回回,你们知道该怎么尊重我了吧?”
是的,每一个汉民都知道要怎么尊重回民,约定俗成了都……
当时,从同学到老师,我没觉得她们的行为有任何问题,现在想来,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洗脑啊,因为在那个地方,被尊重的主体只有回民,而真正的尊重难道不应该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互不干涉吗?汉民在回民面前“猪肉”两个字都不能提,好好地猪肉都成了敏感词,满大街的汉民饭馆直接改名“大肉饭馆”,反过来回民可以当着汉民的面直接说:“吃猪肉靡死了!”
靡死,青海方言,脏死了的意思,谁现在要是当着我的面说我吃的食物脏死了我直接掀桌。
所以,后来我就成了知乎有名的穆黑,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真的接触过大量&#¥。
哦,对了,那些同学每天跟我们在一样的教室上课,高考加20分,对,用的也是汉语,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你要是日喀则地区连汉语都听不懂的藏民同学你不要说加二十分,加五十分我也没意见,可他们凭啥?
还有,因为我现在在网上这点知名度,我爸老是给我说:“你在网上不该说的不要说啊,你也别骂人家回民。”
我说:“我没骂啊,我就是把他们做的事说了说。”
我爸说:“那也说不得!”
说不得,我倒要看看怎么说不得?他们做得,我们说不得?那他们岂不是白做了?
编辑于 2025-01-01 18:21・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陈兰香 - 42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紫月 - 12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别说生活在民族自治区,就是三千年汉地的洛阳,汉族人体验都很不好。
当然现在是好多了,据我感觉是2020年之后慢慢好起来了。
我有直接体验和发言权。
洛阳有一个瀍河回族自治区,就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面,是洛阳位置最好、最繁华的几个地方之一。
大马路两旁都是回民街,地铁也从这里通过,地铁站就在回民街街口。
当时我中考完,放假,准高一(以下称高一),15岁。
我在路上闲逛,买了烤肠吃。
结果从旁边店里冲出两个三四十岁的回回,夺走我的烤肠,扔在地上,然后打我。
我是拼命反抗的,但肯定打不过嘛。
最后都被晶带走,然后那俩人转头就被放了。
我被留下批评教育,说是我伤害了他们,还要我去赔礼道歉。
可能一开始以为我是混混,他们还威胁我说,像你这样的都要蹲监狱。
后来我边哭边闹,J可能看出来我不是混混,就问了我,得知我15岁,高一。
又说这些你们学校都没教吗?还说我不去道歉就找到我学校把我开除。
我哭闹的更厉害,还要往街上跑,喊着是他们两个三十多的成年人打了我这个未成年,为什么要罚我?
可能是害怕事情闹大,才没有强制我去赔礼道歉,最后说让我不准到处乱说。
这可是洛阳啊,从周朝开始就是汉人城市,汉、唐都做过都城,但14、15年在这里汉人就是这样的地位。
要不是我当时就15岁,真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
我也是担心这事对我有影响,在大学毕业前一直没跟周围人说这事儿,我爸妈都不知道。
但我绝对会记一辈子。
现在我每每想到,都觉得伤心、悲愤,有时候也为当时的自己掉眼泪。
不过令我欣慰的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妥协、忍让,尽自己所能反抗了,不然真的是一辈子的阴影。
现在洛阳一直在搞汉服,我记忆中是从2020年开始的,也就是那个时候起,觉得情况好了不少。
所以我一直很支持汉服复兴,自己也很喜欢背古诗词,觉得可以从中疗愈自己。
也不知道同为几千年汉地、更靠近西北的长安那边情况怎么样,求个长安兄弟姐妹回答。
发布于 2025-01-01 16:0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嘻嘻 - 11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生活在汉族人口占一半的地方,汉族完全是隐身状态,政府官方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少数民族文化展,街上的建筑风格也是少数民族风格,网上宣传的也少数民族
反正汉族基本上没有存在感
街上到处贴的“民族团结”“石榴籽”
再说下大家感受最明显的加分,我这里少数民族上二本+50分,汉族+20,上一本少数民族+25,汉族+10。不管怎么样,少数民族都比汉族多加了几十分,还有预科,拿着大专的分上一本,研究生也有少数民族专项
有一点特殊的强调一下,这里的少数民族加分不是xx族自治州这个xx族加分,是所有少数民族,比如说一个汉族人和一个满族的,从外地来这边工作,满族的后代就比汉族后代多几十分
底层逻辑似乎是团结所有少数民族一起压迫汉族
就这样,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干部私自出国去印度朝拜,每年一到某些时间节点政府上下就紧张的不得了
发布于 2025-01-02 17:1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Kazaklar - 9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少数民族中考加分+60!乱七八糟的中考加分加到总分高于上限,加分加溢出了的大家见过没?
写在最前:大概20年前,东北某边境老远边穷地级市,中考文化课660,体育15分,满分总计675分:
1.学俄语的中考直接加15分,就算你交白卷,俄语这门也是15分,意思是这15分可以和其他加分叠加,顺便一提中考俄语难度和英语差的非常多,只要学了的,几乎全员满分。英语117全市最高,俄语班上百人,人人120满分(成绩记作135)
2.少数民族里面加分最少得是满族,+5分;鄂伦春还是鄂温克最高+60,达斡尔、柯尔克孜、蒙古、赫哲、锡伯这些同学居中,N年前的政策,具体多少忘了,现在应该改了,分太多,对排名影响太大。
3.军人/教师子女+20分,其中爹妈一个老师一个军人,不可重复加分。
我什么加分项都没有,最终排名直接没影了,最终只拿了个化学和英语市单科状元奖金。总分状元是个学俄语的,她父亲是所在初中的校长(也是老师所以有加分),哪个名族不知道,buff叠满,最终分数686,比满分还溢出11分。
在我之前的几届中考题难,都是汉族学霸碾压式领先,有加分的同学基本都学习一般,我这届题简单,一帮人靠加分上来,恐怖如斯。
对我的影响就是高中的待遇滑坡严重。去了另外一个靠全省掐尖挖老师学生出名的城市读高中,据说省教育局开会的时候其他城市市局书记还是局长直接当场拍桌骂人。这个高中当时厉害在哪儿呢?每年小50个清北,各地初中都有眼线,还没中考就约出来谈条件。各地中考的状元挖来,免费住,住的还是教师公寓,每月饭卡打钱,够吃甚至还能套现(让同学给现金,你帮同学打饭)。家庭条件不好的能给陪读的父母安排在食堂工作。各地特教高教老师挖过来给钱、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读书高一分班不看成绩直接进好班(差生班、一般班、英才班,当然没叫的这么刺骨)。中考前本来都和招生老师谈好了各项待遇,因为中考名落孙山待遇全没了,就像普通考进去的学生一样,没奖励。
对了,那个686加冒了的状元也来了这所高中,这高中有俄语老师,其他课一起上,英语课的时候,单独一个教室,三个学生~
对了,那个女朋友北航去北航打人的清华男拳也是这所高中的,嘻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3日新增
哦对,评论区有朋友提到了高考少数民族没有加分的问题,难道认为高考少数民族就没更好的待遇了?不不不,这些知友可知道,北京某大学附中,非京籍的少数民族也能上!然后就水灵灵的变成了可以在北京高考的考生!哥哥姐姐们,尤其是山河四省的朋友,这对高考生意味着什么???!!!
编辑于 2025-01-03 13:2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和平伞 - 1540 个点赞 👍
我就把地标标出来,我人生前十八年生活在青海省大通县,回族土族自治县,不过土族没什么存在感,另外一个嘛,这么说吧,当时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所有汉族同学默认在回族同学面前不能说猪这个字,不小心说了要道歉,更不能在教室吃猪肉,一次有几个回民同学怀疑一个汉民同学吃猪肉,直接上前质问,我那个同学只敢唯唯诺诺地把饭盒推到回民面前,说:“你们看撒,不是猪肉们……”
那几个回民同学才心满意足且趾高气昂地离开,我当时在旁边围观,甚至暗自庆幸那个同学吃的不是猪肉,因为她跟我是一个村的。
如果我哪天带的饭里有点猪肉丝,我甚至吃饭时会端着饭盒去教室外面,蹲在花坛外面吃,要知道那时候能吃猪肉的时候基本都是在过年前,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蹲外面吃饭,我现在想想都想抽自己几巴掌,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特“文明”。
甚至我们的历史老师第一次上课,自我介绍说:“我姓马,姓马的十个有八个是回回,你们知道该怎么尊重我了吧?”
是的,每一个汉民都知道要怎么尊重回民,约定俗成了都……
当时,从同学到老师,我没觉得她们的行为有任何问题,现在
查看全文>>
陈兰香 - 1332 个点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只能时刻提醒自己杀人犯法
查看全文>>
比企谷八幡 - 1064 个点赞 👍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诬蔑民族区域自治是“搞分裂”、“搞独立王国”。
在他们的极“左”路线的支配下,有些民族自治地方竟然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被撤消,有的被肢解,有的被代管。
1967年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被普遍夺权。
林彪、“四人帮”及其一伙在各民族自治地方搞夺权,撤消自治机关,使绝大多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陷于瘫痪,根本无法行使自治权利。
1975年宪法中删去了自治权的具体规定,使民族区域自治失去了实际内容。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边疆的汉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查看全文>>
延中国生人之气 - 1048 个点赞 👍
看到回答,总算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满人想把我们这变成自治区了
查看全文>>
漢保王 - 546 个点赞 👍
比非自治区汉族,更能体验到啥叫国家指定憋屈人儿
查看全文>>
流浪的蛤蟆 - 464 个点赞 👍
问问宁夏的汉人比较好。
查看全文>>
南雲 - 456 个点赞 👍
2018贵州理科高考
查看全文>>
陆小嗣 - 295 个点赞 👍
如果说刚开始学习苏联是因为没经验,那没太大问题。但现在如果还在搞前苏联那一套的话,难道还没有感觉到是在埋下祸患和危机吗?
查看全文>>
大魔棒 - 220 个点赞 👍
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骗人。几次人口普查的自治区民族比例查查就好
查看全文>>
阿呆2 - 181 个点赞 👍
智人被直立人包围是什么体验?
查看全文>>
sjxjxjxjjx - 150 个点赞 👍
一切的不公就来源于源自于执法的不公,政策的不公。如果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加分,那么汉族也要同样加分,那么在内地的汉族不加分,少数民族也同样不加分,因为学习环境是一样的,你不能急于身份政治给某些人,抬高某些人的地点,而打开某些人。
就像你尊重某些人吃肉的权利,也要尊重某些人不吃肉的权利。比如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不吃肉的,一定要他们,严格遵守不知吃肉。
查看全文>>
麒钰麟 - 141 个点赞 👍
如果俄罗斯人一想到苏联的版图就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永远沉迷于苏联的宏大叙事,那这个问题就无解。
查看全文>>
跺脚的菲菲 - 140 个点赞 👍
少数民族的经济劣势,主要是地域分布问题。
如果将地域分布作为控制变量,比如,上海的少数民族对汉族,贵州的少数民族对汉族,那么少数民族对汉族是有经济优势的。因此,应该进行地域扶贫,而非民族扶贫。或者增加富裕地区的常住人口占比。
这么些年,无数的人写了无数的文章要证明这点,改变这个趋势,完全无用,就像2010年代讨论计划生育政策一样。
有时候,深感绝望。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00 个点赞 👍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心里五味杂陈。
等到我放假了,我带头打12345吧,实名反映少数地区高考加分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们的12345是分省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贵州省。到时候打天津的12345,转到贵州的省份,实名去反映贵州因高考加分产生的政治影响。虽然不一定有用(可能接线员本身都是少数民族),但这是我们底层小民唯一的办法了。
我的身份,是河北省的汉民。我的命运,与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牢牢的绑定。从利益群体上来讲,我是最不希望国家发生问题的底层人民。
兄弟们,电话我打了。诉求内容是,贵州省因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存在歧视汉族的情况。
那边给出来我的反馈是:这个高考加分的制度不是贵州省制定的,是国家制定的。如果我想要反馈的话,我需要自行找相关的部门去反馈。
大家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不可分裂,永远会繁荣昌盛!
查看全文>>
momo - 97 个点赞 👍
内蒙古人,其实我更想叫自己九原人....我家在巴彦淖尔市,这里的话没有感觉出来太大的名族差异,不像呼市包头这些地方少民天天闹事,感觉还凑合吧。
查看全文>>
樊二哈 - 69 个点赞 👍
想家
想回家
想回家吃正宗的肥肠粉 火锅等
想听别人说 哎呀,好大个事嘛,好大个烟锅巴踩不灭嘛
我知道他们知道我知道他们心里其实并不欢迎我们。
表面客气就好。
各玩各的。
他们有的年轻一代思想非常危险。
曾经有个理智的他们的长者跟我探讨过这个问题。
让我意外的是,长者说,如果那啥了,可能还不如外蒙古。
可是年轻人不明白。
就跟我们这边的一些傻逼一样。
总认为回到民国,自己就是那官家的阔太。
只有少数人,才觉得可能会变成阿姐鼓。
之前各乡镇牧区都去过。
老一辈是真感恩主席。
都挂着年代久远的教员像,上面有洁白的哈达。
但是年轻人不这样想。
很极端,很危险。
已经很久没听到有人给我说
向毛主席发誓了。
查看全文>>
飞翔的小猪猪 - 47 个点赞 👍
想起一个段子
俩女的在美国逛街,路上遇到一老美,她们讨论『这老外不好看』
然后人老美来了一句『这里是美国,你才是老外』
在民族自治区,汉族才是少数民族
查看全文>>
Shiro - 39 个点赞 👍
没有民族的自治,就没有民族的一切。
查看全文>>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 37 个点赞 👍
截至2025年1月2日15时,该问题下共有197个回答,实际可见142个,其ip属地统计如下:
广东 12
江苏 12
广西 9
新疆 9
内蒙古 9
山东 9
北京 8
上海 7
河南 6
云南 6
陕西 5
四川 5
江西 4
宁夏 4
天津 4
湖南 4
河北 4
贵州 3
安徽 3
重庆 3
湖北 3
黑龙江 2
吉林 2
浙江 2
山西 2
辽宁 2
海南 1
新加坡(?) 1
甘肃 1
所以说,在一个名为“生活在民族自治区的汉族人是什么体验”的问题下面,吸引来一众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的朋友来作答。真正来自民族自治区或少数民族较多的省的,只有40个回答,占比28.17%。
当然,这么统计并不严谨,也不排除广东ip的来自连山、连南、乳源三个自治县,河南ip的来自管城回族区,四川ip的来自甘阿凉三州,湖南ip的来自湘西州之类的可能。
在以上非民族自治区ip的诸回答当中,
明确表示自己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现居外地,或明确表示自己在该省自治州县的 13
疑似来自该省自治州县 2
单纯输出观点 64
列举了一些真实事件或现象,例如加分名单,还有火葬土
查看全文>>
偏离者 - 25 个点赞 👍
非常不友好。
以前我上小学时,每天都要踩着土路自己去上学,到了冬天因为时间差的原因,每天早上是七八点需要冒着风雪严寒,带着手电筒顶着黑夜看路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远一点的同学他们需要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因此时不时会传出来谁又摔着了,谁又被农机碾了。后来发生了很不友好的事情,我们地区陷入了长时间的断网,唯一接触电脑的微机课程也成为了摆设。老师们受过教育的水平很低,基本上是省内一些临时开办的中专,大专毕业的,大学毕业的老师基本上看不见。
到了中学时,赶上了互联网网购发展、大基建的高峰期,但有什么用呢,这个地方根本不包邮,高铁也不会在这里大规模修建,到中考的时候,身边很普通的一个同学,硬是从加了八十分加到了最好的班级,为什么会加分呢?因为他们到了高考还会有加分,很多中学喜欢录取他们加分的,上个大学也非常容易,后来改成了单列,单列更为逆天,像我所在大学的北京校区,只需要400分出头就可以去北京校区,事实上不止我这个大学是这样。这种优待不仅仅在这些,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后来迷迷糊糊过了高中,误
查看全文>>
人生如朝露 - 21 个点赞 👍
我只能说某些人想象太多而生活太少……
某种程度上说,手机自媒体成了新时代的阿訇,看得越多,越宗教化。从这点说,某些汉族跟他们激烈反对的人没啥不一样。我觉得称一句“新回民”也不为过。或者叫“自媒民”?总之应该有一个类似MAGA之类的特殊称呼。
在内蒙的感觉就是牧民/拉面帮这种群体比较封闭,因为牧民平时住牧区,来城里会有一种进入陌生环境的感觉,警惕心和防卫心比较重;拉面帮则是社交圈只有自己的拉面帮和周围一些邻居,他们跟回民还不完全一样,回民女性不戴头巾。
简单的说,你在一个社区里,“自己人”越少,就越不安,民族意识越强。在新疆的汉族,在海外的汉族,在被少民包围区域的汉族会感到不安我是理解的,因为你会时刻意识到自己不属于这里。
(这里我要说句不好听的:有人抱怨自己学校里全是加分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地方汉族这么少呢?你总不能既在中国版图为什么这么大的问题下非常自豪,又在加分话题下抱怨自己周围的人都加分吧?)
但住在汉族核心区的人,说实在的,民族意识太强就完全来自想象了。我的建议是你们少
查看全文>>
元锡损 - 21 个点赞 👍
很多人同情云南那位,他没跟你们说的是民族加分政策也照顾了他,他高考加了20分又把多少人踩下去?
他本身就是政策的受益者,是的,应该把所有好处都给他才叫公平。
就像你们班的某个同学
大一大二没拿到助学金,他喷政策不公平;
大三大四拿了助学金但他不说,继续喷大一大二不公平。
是的,应该把大学四年的助学金都发给他才叫公平。
补充一些被人选择性抹去的事实
云南那位高考加了20分,即使去年参加高考也能加10分。
不过,提不提高考加20分的事是其个人自由,我们不评论。不过估计提了高考加20分就不会有多少人跟着愤怒了。
你可能会问同样是汉人,为什么别人高考有20分加分而你却没有?
大家也没必要因为这20分心里不来账。
这是人家应得的,是守土卫疆换来的,你去云南边疆落户云南省也给你加分。但是你愿意去边疆吗?
说回你们意见很大的高考加分,
按云南2024的高考政策,边疆汉人可以加10,2023可以加20分。
即使你觉得边疆高中不行,跑去内地读高中也给你加5分,之前加10分。
就这加分,比很多云南非边疆的少民都多了5分,国家没
查看全文>>
成蓄元 - 20 个点赞 👍
最应该优待的反而是边疆漢民,如果加分转移支付真给了边疆漢民,内地沿海也不会这么大怨气,结果全给了外国人和反漢族群,这才是我从粉红变成皇罗的原因
查看全文>>
发丘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