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的最大问题,就是主创团队压根就不相信理想主义者的存在。
一个理想主义者必定是有信仰的。但这部电影自作聪明、画蛇添足,不在精神信仰上找支撑,偏偏要在世俗情感上找支撑。把一部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史,改成了亡夫回忆录。
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定是慈祥、平和,柔中带刚。但在电影中我只看到偏激、执拗、冷漠无情。这不是有温度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冰冷的教育机器。
作为一部传记片,踏踏实实去讲张校长如果何办学校的细节,就足够能打动人。但电影偏偏要用刻意的镜头语言,猎奇的矛盾冲突,去往商业电影的模板上去套。海清卖力的表演两个小时,都不如结尾出现的一分多钟真实的纪录片能打动人。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部电影,那就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