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客观地说,《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太一
564个点赞 👍

来给大家看一段记录张桂梅校长的视频截图

起因是一名来自其他学校的贫困女学生,因为父亲有精神分裂症,家里支付不起学费和父亲的治疗费,孩子面临辍学的风险,最终选择找到华坪女中(因为可以免费读书)

我们就从这段看看日常生活中的张校长是怎样的

知道女生找自己,没有立刻表明身份,而是先摸清楚情况是否属实














想问问编剧和导演们,这样的小姑娘,会像你们说的那样,去县城上网吧吃小吃吗?来这里上学的学生们不都是因为家里贫困吗




在核实了情况以后,才说出自己的身份,并且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学生原班主任进行沟通,毕竟学生转校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决定的。短短的几句话就能体现出张校长思路清晰,该做什么,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注意看张校长的表情,在面对同事的时候,一直都是笑脸,这是一种真诚的笑容,可以看出平时工作中张校长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但是到了电影中变成了同事对她不理解,背后给她起外号,骂她是“瘸子”这样的弱智剧情。





张桂梅这时候身上钱不够,第一时间就很自然想到了问身边的费老师借钱,注意看费老师的表情,很自然的在微笑,说明大家平时关系很和睦,很融洽,之前也有很多次互相借钱的经历,所以表现的就很自然,哪里是电影里描述的那种《甄嬛传》似的同事关系,大家各个把张桂梅当老巫婆看的那种情况。大家也可以联想一下生活中的朋友,什么样的人可以让你很自然,毫无顾忌的借点钱给自己,那自然是关系很好,很亲近的人才行吧






这个是费宝娜老师,华坪女中的支教老师,大家从她的脸上看到的是善良,温暖和清澈,当张校长向她借200元时,她脸上从头到尾没有一丝为难的表情出现,这个是装不出来的。这么伟大的教师,在剧中被刻画成了宫斗戏中小丑的形象了。


这才是真正的张桂梅校长,张桂梅先生,而不是剧中海清刻画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神经病角色,她温柔,细心,没有像剧中那样动不动对学生咆哮,说什么“你们必须给我考上教师护士医生公务员”这种打鸡血的营销话语。海清演的不是张桂梅,而是沧桑版的郭海萍,她出身优渥,永远不会理解张桂梅这种大爱的力量来自何处,毕竟她从内心就不会认同张桂梅先生的这种行为,让她来这里支教一天,她就会成为剧中阴阳怪气的同事,她想学贾樟柯,拍点中国人的凄惨故事去国际上拿大奖,可惜她选错了对象,张桂梅不是小武,也不是三明,因为张桂梅从来不是想告诉大家自己有多惨,多贫困,身上有多少种病,这个从前面她乐呵呵的问同事借钱给女孩吃饭剪头就能看出来。张桂梅是想告诉大家信仰的力量有多伟大。而这,是什么亡夫都无法替代的,你可以说张桂梅是因为亡夫,那费宝娜,还有旁边几位老师都是因为亡夫吗?

海清无法理解这种力量,所以她演的是她想象中的,夹杂着郭海萍,还有她之前演过那些家庭妇女的形象,认为张桂梅也就是一个小女人,只是在外人面前强装坚强,实际背地里也是哭哭啼啼的。

所以最后我再放一下这段视频的结尾


看到没有,张桂梅从来就没有强装坚强,她确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只不过不是海清理解的那种小女人,而是一位有着人间大爱的勇士,面对女孩的悲惨遭遇,但凡有着同情心的人看到她的上进心,觉得自己能帮助到她之后的欣慰,都会流泪的,只不过在编导眼里,又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编辑于 2023-11-25 15:24・IP 属地安徽
出走的切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