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评价B站UP主曾大力呀「男性编纂的理科教材并不适合女生学习」的观点?

Well
22个点赞 👍

胭脂井,清华毕业。发过NeuroImage。这个女博主的学历是非常豪华的。

男性编纂的理科教材并不适合女生学习

我认为不准,部分教材,男性也不合适。

我认为教材分为两种,培养学生和筛选天才。

1.一种是惯着你,举一堆例子让你明白的。这种好学,但是无法锻炼脑子。

2.比如说同济线性代数这本书,他就完全不惯着你,你要是能用这本书学会代数,你的天赋显然不会太差。

有的人学不会同济这本,但是换一本他说不定就学得会。这就起到了筛选作用。

3.国内大多数的教科书,都是筛选式的。

你偷拿家里钱去上网,被妈妈抓到了就要挨打。

1.核聚变的特点是贫能量富中子。

比如说氘氚核聚变每释放17.6 MeV能量就产生一个中子(14.1 MeV),相比于核裂变每释放200 MeV能量才产生2~3个中子(约2 MeV),同功率下,核聚变的辐射产出比更高。”即,贫能量富中子。

2.核裂变快堆的特点是富能量贫中子。

3.核裂变热堆的特点是富能量贫中子,且中子杀伤力小。

4.火电站的特点是富能量,无中子。

5.光伏电站的特点是能量密度低,且不稳定。优点是不用铀矿,不用烧煤。

设计发电装置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多获得能量,少被中子杀伤。多偷家里钱上网,少被妈妈打。

同等技术条件下,你的肉体,也就是装置耐久,是有限的,你得尽量选择少挨打多拿钱的模式。

这是不是弱智都能理解。但是有的教科书就是要说的非常难。

DPA(displacement per atom),物理概念,是指原子平均离位,是材料辐照损伤的单位,定义为在给定注量下每个原子平均的离位次数。

他是一个衡量材料辐照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它表示晶格上的原子被粒子轰击离开原始位置的次数与晶格上的原子数量之比。例如,10dpa表示材料中每个原子被平均离开原始位置10次。

材料科学中的用语,表示每个原子对应的移位比例。在可控核聚变中(托卡马克)会产生高能粒子 ,轰击到器壁(钨材料)导致钨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原子发生错位或者产生缺陷,dpa可以用来表示发生错位的原子的比例。

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多学弟学妹傻傻的不理解DPA和器壁损坏到底有毛关系。

我就买了一块猪肉200克。让他们拿小钢锤砸,每次砸一次猪肉发生离位,砸半小时后就变成猪肉泥了。器壁会损坏就是这个原因,明白了吗宝子。粒子轰击就好比小钢锤砸肉。一直轰击器壁就变成猪肉泥了。当然不能再用了。

轻轻砸dpa就低,重砸dpa就高。

你要研究的就是,合成肉,被钢锤锤了很多次后,依旧不会变肉泥。

但是有的教授就是能教学生一个星期,学生还是不明白。

激光抛光法,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

工件同时受到高速气流的打磨以及激光的侵蚀。工件精度主要取决于电磁辐射波长,以及气流速度。

假设激光每秒蚀掉1厘米,而每0.1秒高速气流能把熔融物质吹除,那么他的精度大概就是0.1厘米作用。假设高速气流能在激光蚀掉0,0001厘米的时候,就把熔融物质吹除,那么激光精度自然进一步提升。(因为熔融物质掉落后,激光就无法通过熔融物把能量传递给物质主体,自然精度高了)

同样是光的同轴高速气流,漩涡光束的高速气流往往速度更快。去除杂质的效果更好。(漩涡某种意义上好比枪的膛线。让子弹在枪膛里飞速旋转。)

传统高速气流好比用钻头捅,而漩涡本身好比启动的电钻。效率自然可想而知。

那么接下来,就是电钻的瞄准工作。

如果使用一套超导系统,用磁场固定好工件后,你就可以利用其同步特性,自动加工超高精度的工件了。

实际上只要大概开门见山的做一下介绍,添加一些比喻,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然后在教专业知识的时候添加一些例子。

我认为筛选性的教材有筛选性的好,但是应该给学生第二次机会,他如果看不懂第一版,就看第二版。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男生理解能力一般会比较强一点。这个和社会环境有一点关系我感觉。

如果没有外源性辅导,大多数课本,不论男女,都有百分95以上的人看不懂。

这个数可能还保守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导师只会直接带博士生,同时让博士生去带一堆本科生。因为当时本科生学校会给3万块钱补贴,完成成就在给2万。同时本科生还是优质的免费劳动力。

导致祖师爷非常喜欢无限招募本科生,塞给下面的小组消化。

我当时接触的本科生没有一个可以自学教材的,全部都得人工辅导。包括我以前也是笨笨的需要人反复教。

最尴尬的是有的问题没有准确答案,导师也不懂。只能给我一个模糊的比喻。

发布于 2023-11-19 16:37・IP 属地福建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绮风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