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近日最火的乳腺侠,当属佘诗曼。

她在新剧《新闻女王》里的演技,让人高呼专注搞事业的TVB大女主终于又杀回来了。

姐的每一次出镜,都在夯实“新闻女王”这层身份的信服力,并把观众带入到Man姐的角色氛围中去。

由此诞生的最火的梗,不外乎在搞不定职场生存规则时被骂的那一句:“你找个男人嫁了吧。”

可以预料,佘诗曼再度掀起一股不搞玛丽苏、一心搞事业的职场女强风潮。

身为TVB当家花旦+公认劳模,姐能突出重围靠的从来都不是脸蛋。
客观说她的美既不精致又不够规整,可即便如此她仍能做到让不同时期的面孔特质与参演的每部剧都适配,并让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佘诗曼的长中庭和“嗲精”感也让很多网友联想到有同样特质的虞书欣。
奇怪的是,同样长中庭凸嘴,虞书欣的“嗲感”反而没有行至中年的佘诗曼更具特色。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娇嗲新风格可能性,让大家也不必“闻长中庭色变”,顺便看怎么在遵循自身自然的变化美时,找到风格破局新思路的。

当家花旦的蜕变路
作为香港TVB最高产的当家花旦,佘诗曼的辉煌是靠实绩推出来的。
永不言败的精神+敬业勤勉的实力才是她长红至今的核心。出道至今兢兢业业的26年间,她原生的颜值底色也随着角色变化呈现出风格质感的转移。

①轻熟期开端1997年-2001年
从瑞士国际酒店管理大学毕业后,97年22岁的佘诗曼就以港姐季军的身份出道。

很快,98年接下的两部作品让她在未来25年、古装现代大女主两条路上奠基。
第一部作品就在时装励志类电视剧《明天不一样》里饰演工程部主任麦婉仪。

紧接着就是《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

苗若兰作为金庸小说中少见的大家闺秀,她容貌秀丽之极、声音娇柔无伦,又天真善良,与彼时的嗲精阿佘刚好贴脸。
圆润饱满,娇憨典雅是她轻熟早期最大的特质。

②轻熟过渡期2001年-2011年
在女明星状态巅峰的26岁-36岁这十年,阿佘刚好赶上影视发展的辉煌阶段,两相加成诞生很多经典角色。
这一时期,她本身窄长成熟大气的构架+大比例圆钝五官各自发挥优势又巧妙融合,让她能驾驭有层次的、白切黑型人性复杂的角色。

《倚天屠龙记》2001 周芷若
同时位于中庭的强鼻开始瞩目、尤其是微上挑的鼻孔,与大多数女星相比并不够精致收敛,但为她后期的倔强杀伐感埋下伏笔。
饱满微凸的弓形唇,也强化了娇憨的倔强感。所以她的白切黑角色不仅不招人烦、还更惹人怜。


《金枝欲孽》2004 尔淳
迈过30+的门槛后,随着软组织的流失+嗲精属性慢慢减少,阿佘的质感就要更偏女强感。
且自2011年与TVB转签部头约、并转战内地市场这一转折点,不仅影响了她后期的戏路风格、也见证了贵圈影响力权重的交替。

③怒放的熟龄期2011年至今
36岁-48岁这十几年,阿佘在内娱发光发热的同时也在稳中求突破,面孔中的女强底色有更多的体现。
因为面孔本身并无改变,所以风格变化主要依靠发型变动。

对比之前感觉精致度上来了,主要原因就是自然衰老软组织+骨量双重流失后骨相美权重变大,少了几分饱满的肿泡感,也就更显清寡+气场强大。

在质感上类似武则天人设的刘嘉玲,帝后级别也完全撑得住。
深海的浓郁色彩就特别衬她在这一时期的气质,又冷又贵。

虽然随着衰老鼻翼缘退缩更明显(鼻孔更突出),但没有影响到她的整体美,更别说还有演技保驾护航。
特别是继后断发这场戏就十分震撼,让她这张与纤巧并不相关的脸,也有十足的凄清美。

《延禧攻略》2018 辉发那拉·淑慎
凭借这股气势也很自然的接到当家主母/豪门正妻类角色。

《鬓边不是海棠红》2020 范湘儿
48岁再次等到《新闻女王》的Man姐一角,又为中生代女星狠狠争光。
就好像让我们看到一个独立女性的不屈灵魂,从古代穿越至近现代、现代,逐渐走出自我、走向完善的过程。

《新闻女王》2023 文慧心(Man姐)
嗲精不同的嗲感风格
港媒口中的“嗲精”是福也是祸,喜欢的谓之天真纯然,不喜欢的就诟病成难登大雅之堂的“鸡仔声”。

而阿佘为了更有底气的演戏苦练普通话,综合业务能力上来后屡屡获奖就是后话了。

“嗲精”作为美名的部分倒是流传下来,这也为长中庭女星开辟了不同的风格新思路。
①成熟底色娇憨的嗲
这一风格下前有刘嘉玲、后有佘诗曼,都是窄长脸+长中庭+强鼻+凸嘴饱满唇的配置,为精明成熟的风格底色附上一层甜美的娇憨感。

佘诗曼的五官构架从小到大基本是等比放大,没有什么变化。不算顶美但整体的圆钝大比例美感也很和谐,很贴「嗲」这个字。

不用贴脸开大、角度好的时候,她的美也会更精致更有深度。

②成熟底色清纯的嗲
与阿佘略撞脸的宣萱就少了娇憨多了周正,因为她的面中更平整、下庭颌面也更清正,鼻子也要更细秀、鼻孔也更收敛,只是中庭比例类似。
所以她的嗲感自带一种成熟的清纯。

包括阿佘的TVB老搭档、这次女强联手cp感满满的李施嬅,她的五官锐度更高、骨相也更锋利清正,也就更有凛冽的纯美感。

纤细的高精度五官,让她年轻时很有一番娇嗲的清纯美。同理陈都灵,明明是细秀至极的小白花,可“嘟嘟”这个嗲称也不是白来的。

与阿佘出道相同,李施嬅凭借2003年最上镜港姐的身份征战TVB。
没看到前很难想象她这样一张成熟现代脸,反而是古装造型的嗲纯的气质更突出,很适合纯然善良、温婉似水的角色。


《宫心计》2009 贤妃
③偏幼构架+成熟比例的嗲
首先提名的就是嗲神林志玲。她的骨相构架有一点心形脸既视感、不是很窄细,同时眼睛占比大,这就为她的成熟底色添了一点幼态。
被小S亲自盖章像林志玲的二女儿情况类似,差异在于她的眼睛占比偏小,就更显成熟一点。但胜在年轻,整体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嗲感。


看身形构架+身高发育程度,很难相信15岁的她风格就已经如此成熟了。
志玲姐姐30+才开始征战贵圈的路,她早走了15年。

④圆幼构架下矛盾的嗲
选秀时期凭嗲出圈的还得看虞书欣。扁平圆脸的构架+长中庭的配置,让她在幼态可爱的基础上能包容一定的甜辣性感。
只是加上松垮的皮肉与突出的括号状法令纹后,才时不时给人又老又嫩的既视感。基于这种矛盾,她选择风格逐渐张元英化,去修正bug。
因为张元英的嗲感更具天然的幼态少女底色,且妆容风格无一不在强化这点,成功且有借鉴意义。

但这始终都是「术」的部分,就像嗲精感的精髓也并非只在发嗲的音色,更在顾盼之间的神态。
譬如明明长着一张女强底色脸的佘诗曼,她的哭戏可以是果断又决绝的斩情丝的泪。

或者是情不自禁的了然的泪。

甚至是伤痛欲绝的自怜的泪。

又惨又嗲,让人心疼。
总之,「术」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才是当下小花们最刚需的。明白这点,也就能摆脱演技空洞了。
长中庭破局的加减法
大众在意并试图改善长中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上到下、众所周知的齐刘海调整比例、低山根妆容、眼下腮红缩短中庭妆面等等,都是在做减法。

目的是减掉长中庭的特质,视觉上进一步缩短中庭。

单长中庭本身又不是不好,没必要非做减法,所以这里叔更想聊聊做加法。
就是在保留长中庭成熟特质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一种副属性风格。让风格走向不固化的多变,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单一“显老”的刻板印象。
①极致凛冽的艳美
绿娃这个中庭够长了,但不耽误人家美艳动人。

跟她情况类似的还有Maggie Q,主打一个既然追求成熟性感,那就要贯彻到底。
明明早期还能浅撞脸一下苏菲·玛索,但舍不得这点皮相饱满度就套不着狼,也没法获得后期更极致的成熟锋利美。

如果Maggie Q一味死磕饱满度,那现在大概率成为梅根2.0,但她没有。

类似她这种又窄又立体纤细的特质,可以考虑自然肤色/偏深肤色+低体脂率的紧致薄皮风格。
这时适当软组织充容更贴她早期的美艳感;软组织减容就更贴合她当下这种先锋时尚的都市感。

②极致柔和的静美
与锋利性感的进攻型风格相反,完全没攻击性的是韩系郑丽媛、日系苍井优代表的,进可都市感、退可森系美的邻家治愈系风格。

典型的东方皮相十分柔和,能包容一定程度的钝感、肉感,很有质素美,只需天然去修饰。
唯一需要强调的部分就是卧蚕,它是让素颜长中庭不显凶的关键。化妆也好、填充也罢,搞定这里整个面部风格就有了锚点。

同时,作为笑脸女王两人,笑容是她们的美貌杀手锏,更是修饰比例最生动的方式。
就自然美而言,气色中的健康血气底色要比其他妆面重点更吃香。因此,微微带有水光感的底妆在这里要优先于哑光感。

③不偏不倚的周正美
平衡好中式浓颜与长中庭特质,且美的仍符合当下大众审美的女星,叔推邵美琪。

她的个人风格也是很经典的港风,为面孔的浓大感再附一层秾丽美,借鉴意义很强。

她也像更精致版的佘诗曼。

与邵美琪相比,阿佘的面孔风格就属于钝感的周正。
尤其随着年纪增长、风格质感中的冗杂属性无法解决时,那就主打不会出错的端庄大气美。
这也是现在的佘诗曼主攻的状态,她的新闻女王不用比年轻、不用比貌美。
造型优选简单大气高质感,发型注重垂坠顺滑感+光泽度,底气气场为神态加码。

反过来,就是张钧甯代表的锐感的周正。
她的中庭长、人中更是不短,那也没关系。

同样是锋利美人,她还不必非得性感,而是可以选择温和有礼又略带疏离的智性美人路线。
运动属性深入人心,强自律性自带精英滤镜,这种状态很贴精英脸。这也是为什么41岁的她要比年轻时更有质感、看起来状态更好。

这一点李施嬅也是同理,她在《新闻女王》里强大又中立的角色很有观众缘。
穿搭就是常见的职场OL风,只是中短发微卷,比Man姐的女王感多了份典雅女人味。

所以,大家也不必闻长中庭色变,它只是时代审美的一种特质。
要知道,好剧扎堆、至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TVB,她们的审美就是偏爱成熟智性大姐姐,个保个都是长中庭。

陈慧珊、陈法拉
当高成熟度的美感再次回归时,长中庭自然就会成大家趋之若鹜的美学符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