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14亿人口的消费力比不过欧美五六亿人口的消费力?
- 1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灵狐技术 - 291 个点赞 👍
介个,不算英国,2022年欧盟人口是4.48亿,不算加拿大只算美国,2022年人口是3.33亿。欧盟加美国人口是7.81亿,题主还是先把人口数量说对吧。
再说消费力,俺喜欢用汽车和手机来对比,因为这两玩应是以件数做销量统计的,而非只用金额做统计。不会陷入到洗个头,某国创造10美元GDP,某国创造100美元GDP那样的糊涂账里。
所以看看情况——
今年上半年,欧洲汽车销售量662万辆,美国汽车销售量770万辆,合计1432万辆。中国同期销售量为1323.9万,也不算太差。
但是要注意,2023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4236万辆,排除中美欧外,只剩下1480万辆了。
而排除中美欧外,全球人口还有58亿人哦。
这58亿人和14亿中国人购买的汽车数量没差多少。
发布于 2023-11-24 09: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15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黑化肥不会挥发 - 144 个点赞 👍
不要动不动就是“我们14亿”了,擦亮双眼看看今年中金统计的数据吧,“我们13亿”和“不到1亿”真的不一样,甚至“我们14亿”和“460万”完全是两个世界。
发布于 2023-11-27 12:13・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剁椒鱼自有妙计 - 1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idosper - 83 个点赞 👍
我国人均GDP差不多1万3。
美国人均GDP差不多8万。
“欧美五六亿人口” 估计是题主开除东欧的欧美籍了,那么西欧+加澳新的人均GDP差不多4万大几千的样子。
平均一下,“欧美五六亿人口” 的人均GDP差不多是6-7万美元的水平。
总人口是40%,但人均是5倍,总消费比咱这14亿人少,那才是见鬼了不是。
就算换成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我国差不多人均3万出头人民币,美国户均中位数7万5千美元,人均2.8万美元,折合21万人民币呢,是我国的6倍。同口径加上西欧和加澳新,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我国的4倍左右。
总人口是40%,但人均是4倍,总消费比咱这14亿人少,那才是见鬼了不是。
唯一有可能掰扯一下的,也就是按购买力计算了,或者说,按 “消费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计算。
如此计算的好处在于,与类似印度这种落后国家不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今日我国消费者们在国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欧美消费者们在其本国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平均意义上的质量差异的。
但如此计算的麻烦在于,我们只能在定性层面确定,我国居民总消费和欧美的差距会缩小,但却很难定量,毕竟这涉及了标准工业品、国别特殊商品、标准化服务、国别特殊服务、公共产品等大类的定义、定性和统计。
真想要衡量平价购买力,不如等这一波全球加杠杆/去杠杆 — 加息的循环总体尘埃落定后,再去按照届时的市场汇率来看就好。
结论就是,虽然按 “件” 和 “次” 计算平价购买力消费确有意义,但终究没太大必要。我国和欧美的核心差异,依然是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对应的 “6倍” 或 “4倍” 的差异。
该追求的,本也就只有一个,即如何缩小乃至抹平这个差异。
而先前多次提到过,排除那些人口加总合计还没有北京市人口多的一众无参考性小国外,人均GDP还处于我国全面的国家,除了两三个海湾国家,以及一两个南美国家外,就只剩下所谓的 “西方” 了。
而 “西方“,即本题中的 “欧美五六亿人口” + “属于欧盟的东欧” + “日韩”,合计约10亿人口不到。
而若下一波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迟迟不来,那么地球上的顶级财富之争,很可能就是我国这14亿人口,和 “西方” 那10亿人口之争。
即,前面说的 “缩小乃至抹平”,在排除各国通胀的数字游戏的情况下,双方的真实人均产出和真实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很可能就是个双向奔赴的局面。
具体的双向奔赴顺序,也基本上会是日韩-西欧-帝国本土这么个顺序。
所以虽然我知道接下来的话,并不为官方所喜,但我确实依然坚持如此认定:
我国和 “西方“ 之间的根本矛盾,是纯利益层面的矛盾。哪怕谈不上零和,哪怕确实有很多战术层面的合作共赢的空间,但在总体上,也是很难皆大欢喜的。
1
发布于 2023-11-25 10:40・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FanFanFan - 8 个点赞 👍
你去看看汽车、智能手机、服装、主副食品、能源、其他工业消费品的消费数量级(别单纯看金额)。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消费市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你觉得不是事实,那么就是你的认知有问题。
编辑于 2023-11-27 12: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特兰克斯的剑 - 0 个点赞 👍
2022年,丰田公司全球总销量1010万台,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年销量突破千万台的车企,比第二名的德国大众,多出225万台。
而同期丰田在中国总销量只有194万台,也就是说,丰田公司即便丢掉整个中国市场,它的销量还是世界第一!
而这个销量主要依靠的是欧美市场,也就是题主说的那五六亿人口的消费力。
中国的砖家们最喜欢讲人均,因为这样可以“人均”掉大比例拖后腿的人口。把数据粉饰的美美的。
看一个数据先:
2020年,美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万美元,而中国为6.3万人民币(约合9700美元),相差近4倍。美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83%,而我国为54.3%。美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68%,而我国为44.2%。
我们就以这段数据来分析一下,虽然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这个数据是2020年,这一年的5月28日,人民的好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提到“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引发关注讨论。李克强说:月收入仅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砖家们要讲人均,这6亿人能产生什么样的消费力?是被“人均”了吗?就算是其余的8亿人又有多少是月收入在3000以下的?在现今这个时代,3000元仅仅是“活着”而已。
经济学提到的恩格尔定律:当收入水平提高时,食品支出占比会下降,非食品支出占比会上升,消费结构会向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中国国居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对于非必需品和服务性消费的需求较弱。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贫富悬殊惊人,财富集中在不到1%的人口。基尼系数长期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导致消费需求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过度消费,一部分人不敢消费或无力消费。
而美国人均的4.5万美元,至少可覆盖80%以上的人口。这个人均的真实性显然比起中国要高了很多。
so,不要动不动就“人均”好吗?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不够资格,不配呀!
发布于 2023-11-26 01:28・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游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