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的价格今年低迷了一年,明年想继续大幅跌价是比较难的
所以明年CPI压力不大,统计局的兄弟姐妹说对未来价格有信心,大概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能起来多少,还要看内需情况
食品价格波动有周期性,二师兄价格也到了历史低于区域
但内需情况要看全球经济,看就业率,看大家的家庭负债表情况
如果CPI起来了,收入端没有改善,对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压力来说是在提升的
明年如果CPI崛起,就业和经济可以跟着崛起,那就是比较好的一个综合情况
经济和收入,CPI一起提升,核心还是在收入,在内需
CPI明年起来并不意外,希望收入,就业情况也可以一并起来

今年CPI低位运行的核心是食品价格降幅扩大+内需不足导致的
10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0.1%,降幅扩大8.1%,影响CPI下降0.55%
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数据是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
1-10月份,CPI同比上涨0.4%
1-10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
结合食品价格,猪肉价格的影响,再来看核心CPI情况,就说明很多商品价格是有涨有跌的,不是全部下跌

10月份,商品零售38533亿元,同比增长6.5%
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
1—10月份,商品零售343535亿元,同比增长5.6%
餐饮收入41905亿元,增长18.5%
按照消费情况来看,也是在慢慢回暖的
内需如果持续修复,再叠加二师兄价格见底,明年CPI慢慢提升难度不大
提升多少就看消费,内需可以在明年继续修复多少

大家再想一想M2持续洪水滔天,后面通货膨胀起来一波,如果收入,就业情况没有起来
那就是相当于稀释债务,手里的前贬值,对居民端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未来CPI崛起,通货膨胀什么的不是难事
关键是大家的收入情况,就业情况能不能跟上经济复苏,CPI上涨,通货膨胀速度提升的节奏
跟不上的话,那么不同个体,不同家庭的现金流,财富情况又会继续分化
中国的经济整体来看,增长情况来看都是比较大部分经济体更好的
应该关心的是内需问题,分配问题,就业和生活成本问题
就是需求端和居民端的问题,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才是对大部分居民来说需要优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