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接盘吗?
- 0 个点赞 👍
北上广深的房子属性不是消费品,也不是投资品,更像是一个生产资料,可以容纳劳动者的肉身,让劳动者在一个可接受的通勤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工作平台和薪资待遇!如果这样理解的思路,那就看这个生产资料是一次性买入更好,还是按月支付租金更好!
查看全文>>
松花江过山车 - 5 个点赞 👍
有个观点我复读很多次了,就是现阶段投资房产只可以考虑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而且一线核心优于二线核心。
本来以为是共识,但是呢现在看来,很多人还没想明白,所以这里就讲讲底层逻辑: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本世纪初到2015年,房地产市场呈现普涨的特点。因为彼时处于城市化早期,人口从农村向城镇大规模转移,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县城,都在快速扩张,出现普遍性的供不应求,因此出现普涨行情。加之经济增速高,所以房价也涨得快。这个阶段,基本上闭着眼买房就能赚钱,只不过是赚得多少不同。
但是,2015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分化,而且越来越明显。因为城市化进入后期,农村地区几乎只剩下386199留守人员,而且出生率越来越低(现在已经开始负增长)。因此,所有的城市普遍扩张的时代结束,基本上只有一二线城市人口还能增加,其他区域人口总体流失。
而且,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什么意思呢?从平均值来看,就是近十年GDP增速一路下行。具体到各个区域,一二线城市总体来说产业转型升级早,而且各种要素集中,所以还能保持中速经济发展。其他区域~大概只能指望转移支付啦。
所以无论是人口还是产业,都向核心城市集中,这就是大国大城的发展趋势。就房地产投资而言,以后的机会一定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城市,这就是城市间的分化。
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核心地段呢?
上面已经说了,当今就算是一线城市也只能维持中速增长,人口也不会快速流入了。所以一线城市房产增值速度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样猛了。
具体到一线城市不同片区,核心区,也就是是金融、IT这种高收入就业密集区,以及其近距离通勤圈(深圳的话,大概是半小时通勤圈),能持续形成高收入购买力;而且由于城建已经基本结束,所以新楼盘很少,供给持续紧张。这种供需结构能支撑核心区房价整体稳中有升。
(注意,核心区也会有局部供需关系不紧张的区域,需要对板块和楼盘进行细致分析,这里不再展开)
非核心区,其实主要靠核心区外溢来支撑。在十年前当然问题不大,但是现在房价基数已经不低,吸引外溢购买力的性价比优势没那么大了。而且,郊区实际上土地供应很多,以深圳为例,不说光明、龙岗这种远郊,就连龙华这种近郊都有一堆新盘排队入市。这种需求不旺、供应量大增的局面,房价也许会下跌,也许能稳住,但是很难涨了。
因此,一线城市也只有核心区可能有升值潜力,这就是区域间的分化。
当然,再细分,还会有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化,不同楼盘之间的分化,比如楼龄、密度、物业管理等。但是,以上都要建立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基础上。这也就是一线城市价格这么高,还能不断吸引购买力的原因。
发布于 2023-12-14 21:1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nnona garden - 1 个点赞 👍
现在的楼市,远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冷。
很多房产专家,动不动都是说房价跌的很惨,希望上面赶紧放松北京、上海的限购等等的政策。
甚至希望出台类似于棚改拆迁的政策,但实际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无病呻吟。
又或者是,买在了房价最高点的时候。
对于那些买房早的人来说,现在房价下跌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
我们不说和2015年相比,我们就算是和2020年对比,国内很多城市,现在房价依旧是高于了2020年的时候。
也就说。
这些希望出台楼市利好的人,本质上,还是想要让房价,在本来就大涨了一波的情况下,再来一次大涨。
这样的话,他们的收益,就更高了。
发布于 2023-12-25 20:2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冬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