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太强、工作中做事过于认真,并非导致对工作逐渐失去热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在于,你没有体现产出、价值及获得认可。
从我带团队的角度来说,团队里有很多责任心强、工作极其认真的同事,但是,年底升职加薪的人,却不一定是他们,为什么?
因为能升职加薪的人,一定是有产出的、有创新价值的、被认可为有发展潜质的,这些人才会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稳步走上职业发展的阶梯。
试想想,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每年都能在职业道路上跨越一个台阶,那还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吗?除非你有更高的目标、更好的机遇。
1、如何带来高效产出
得先把公司战略方向弄清楚了,看看领导想达成什么目标,用哪些策略,定哪些计划,自己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个角色的贡献,如何用定量的数据来衡量,或者用定性的描述来衡量。到了评核的结点,自己能不能拿出像样的成绩?
这就是产出,或者叫做贡献度。如果这份贡献度,是公司极其重视及需要的,当然会有正向的回报,比如奖励、比如加薪等等。
2、如何带来创新价值
在一群勤勤恳恳做事的人中间,谁能多快好省地做事、谁能降本增效、谁能用创新的做法做事,这都是在为公司带来价值。
如果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就算每天认认真真、吭哧吭哧干活儿,再努力,恐怕也不能脱颖而出,最多做个职场稳定螺丝钉,提升不了。
也不一定非得自己去创新,如果能把领导的新点子、新想法能执行到位、落地了,那也很不错,也是自己在创新方面的贡献。
3、如何获得认可
认可来自几个方面,有领导的认可、同事的认可、下属的认可、客户的认可、乃至一切利益相关人的认可。
对大多数人来说,起码要取得领导的认可。要取得领导的认可,那至少就要做到:领导指哪儿得打哪儿、执行力要到位。
还有,能不能持续为领导分担重担、能不能让领导脸上有光、能不能解决领导急难愁盼,甚至,与领导相处能不能让他感觉自然、舒服。
这些都是领导认可的重要来源。一个人再投入工作,长期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工作热情肯定会渐渐消失,因为在团队里没有尊荣嘛。
另外,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如果工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每天原地踏步,也是很折磨人的,所以要干中学、学中干。
以上,从人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工作带给我们生活保障、带给我们在专业上的成长与进步、带给我们人脉、带给我们一系列精神奖励。
这些都是我们保持工作热情的重要来源,没有人能忍受长期缺乏这些正向回报,除非是已经到了人生的至高阶段:完全的奉献与回馈。
但,要想获得这些理想中的回报,工作方向就要对、努力的方向就要对、评价的标准要明确、目标与奖励要透明。否则,就是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