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屠是屠户,张飞,樊哙,何进也是屠户出身,还一个,范进的老丈人,也是屠户。卖炊饼出身的名人有谁?最有名的就是武大郎了。

做小生意也有等级的,最低级的就是武大郎这种沿街叫卖的游商浮贩。所谓贩夫走卒、摇铃行医、卖货郎、鸡毛换糖这类。没有固定摊位,一不下心就坑你一下;顺便拍花子拐个孩子的也有,小偷小摸也有,总之,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一类人。武大郎是赶上了北宋的好时候,要是换在别的朝代,别说娶媳妇了,他和武松都得饿死在十几年前。
游商浮贩再往上一级是地摊,一般有固定地方,偶尔赶集也参加,这类人才有可能从事卖肉的生意(正经的卖肉)。樊哙这种屠狗生意很多都是地摊,因为有固定摊位,一般不敢做得太过分,要考虑口碑和回头客。一般集市上也有屠户,但是只是赶集的时候出现,平常人家一般都在店面里。
就算在集市摆摊卖肉,一般也是固定摊位,现代卖肉要通过防疫检测,古代肉是稀罕物,没一定本钱做不起卖肉生意。

地摊再往上一级就是坐商,屠户一般都在这个等级。有自己的店面,很多屠户还可以雇人,不用自己亲自动手(比如杨雄让石秀帮他卖肉),算是中产阶级小老板了。
张飞、郑屠印象中都不用自己动手切肉(郑屠是被鲁达逼得亲自割肉),何进不了解,但是何进妹妹能当上皇后,何进家至少也得是张飞那个等级的,跟樊哙一样摆摊卖肉不太现实。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应该是单干,那他也起码有个肉摊子。另外,凡是屠户出身的,都有一膀子力气,几百斤的大肥猪,一般人可摆弄不了,要不郑屠也不敢自称“镇关西”。因此,屠户武力都不差,抛开身份财富,单是比较个人武力,郑屠就比武大郎这种三寸丁要强大, 嚣张一些也很正常。
影视作品里的屠户形象,哪个不是膀大腰圆的。

武大郎想在身份上追上郑屠至少要先有个自己的店面,“武大郎炊饼”这个品牌先要做起来,然后炊饼光靠潘金莲一个人供货,恐怕维持不了店面的日常开销。另外,鉴于炊饼都愿意吃个热乎的、新鲜的,需要不断供应新鲜的炊饼,武大郎起码要再雇2个人才能支撑起来他的店面。能到这一步,再加上兄弟武松在县衙当都头的势力,再考虑嚣张两个字怎么写吧。
平事还得武松来。

总结,武大郎在小生意人群里也是最底层,加上他本人又瘦小枯干,给人一种好欺负的面相,自然没法跟郑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