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讲诗词千赞多得是,这次我讲渔歌子,得了76个赞。明明我讲得那么认真。然后看到别人写的爽文,又是高赞,又是盐选。顿觉好难受。
左宗棠曾经给自己写了一副挽联,上联说的是自己武功盖世,哪怕死了世人都要呼上一声鬼雄。下联又说自己一生别无追求,死后要隐逸山林,逍遥快乐。就害怕苍天不给自己这样的愿望,还要劳累再度出山。写了他的英雄气概,无争之心。说的是国家大事,非他不行。可以说自傲极了。全联如下:
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残芳草,满腔血洒向空林。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奋激千秋。纵教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倘他年化鹤东归,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现出金身。愿从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消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惟恐苍天负我,再作劳人。
这副挽联全是典故,其中有一个“订鸥盟水上”,典出成语鸥鹭忘机。鸥鹭忘机的故事来自列子中的一篇文章,说海上有一个人喜欢海鸥,海鸥也喜欢他,跟他玩得很好。他的父亲知道后就让他捉几只海鸥回来,这人答应了。第二天他来到海上,想和海鸥玩,这时候海鸥感受到了他的心机,就不再飞来。所以说“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
这个故事里原本只有鸥,但古人发现白鹭和白鸥样子相似。于是凑在一起,成为了成语鸥鹭忘机,指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用来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所以白鸥白鹭在诗词意象里有时候都跟有没有机心,自由,隐逸相关联。
比如有一首诗: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
诸君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自己要被整了,为了避免殃及池鱼,跟门前的白鹭都得断交。
还有一首《白鹭咏》: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这是借白鹭高飞自由,咏叹自己的襟怀。
还有《赋白鹭》:
渔父家风不设罾,锦鳞为饭水为羹。
银袍只当蓑衣著,自在江湖过一生。
这是说白鹭白鹭的自由,寓人生的自由。
也有一首《白鹭》:
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
稻田水浅鱼能几,莫被泥沙汙雪衣。
这是说不要贪图利益,玷污了自己,暗寓隐逸。
知道了白鹭这个意象,就可以好好讨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了。
诗人张志和,其实在唐代也是一代名人。他得太子李亨亲赐御名,改名志和,取字子同。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志和跟随太子李亨转战灵武一带,后来唐玄宗仓惶奔蜀,李亨在灵武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张志和和李泌帮助肃宗皇帝,征调回纥兵,谋“三地禁四将计”,败安禄山于河上。
战争胜利,张志和被升为左金吾大将军。
为了进一步笼络回纥,唐肃宗答应了许多丢人的条件。张志和认为不能这样,对皇帝进行了劝阻,唐肃宗帝心大怒,将张志贬为南浦尉。
贬谪当年,张志和的父亲去世。
张志和心灰意冷,便以亲丧为由,辞别了官场。
唐肃宗在这一期间,和唐玄宗还有矛盾,为了巩固地位,建立班子,对于张志和这样的故交还存了拉拢之念。所以虽然处罚了他,马上又给甜桃子,在他母亲也去世后,又是赦免,又是赏赠奴婢,又是追封其母,做了一套的怀恩手段,想让张志和三年孝期满了再回去做官。
但经历这一连串的变故,已经让张志和看穿了李亨的心胸,也厌倦了官场的无常。所以在自己的妻子程氏也去世后,了无牵挂的张志和干脆选择了隐遁山林。带着仆人渔童、樵青,告别亲朋好友,周游黄山、绩溪,最后因热爱吴楚山水,隐居在湖州城西塞山,自号烟波钓徒,也正是在这里,他写下来纯真自然,反应自己隐居生活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现在很多人把桃花流水鳜鱼肥直接跟美食挂钩,其实算一种误读。因为这首诗的核心就在于隐,在于“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借白鹭这个意象,表达他对自由、隐逸的讴歌,抒发此时此刻的自己,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想飞就飞,想停就停,达到了古人期盼的鸥鹭忘机的状态。
白鹭是吃鱼的,当值的季节,溪水正盛,鳜鱼正肥。对于白鹭而言,自得自足,所以别无所求。这一句诗,看起来写的是景色事物,说白鹭吃喝不愁,自由自在。本质上说的是自己,现在自己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快乐。
下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上在说渔翁钓鱼,其实是和上一句呼应呢。
意思是白鹭那么自由自在,我也那么自由自在,白鹭是我,我是白鹭。我现在拥有这样的快乐和满足,就算我像白鹭在野外风餐露宿,经历山川风雨我也不用回归朝廷。
不须归明说渔翁钓鱼,暗述远离官场。写的全是他不做官的真心啊。
同时这句还有一点点小心思或者说小不满,也就是相比较于宦海沉浮大风大浪,山林间的这点小小风雨,简直不值一提。何必要为了躲避这样的风雨而回到朝廷面临更大的风雨呢。
这首诗用美好的意象,清妙的文辞写出了一个受到委屈失魂落魄的诗人,对于翻覆无常的官场的死心,对于隐居的真实热爱。
后来,唐肃宗还专程派人寻访了张志和,企图让他回去做官,可他毫不心动。
最终,张志和在湖州溺水而亡。
少年成名,中年失意,一个天才就这样向大唐倏然告别。令人遗憾的是,正月初一出生的张志和,因受孕前其母亲梦见神仙献龟,被取名龟龄。可惜他只活了四十二岁,传诗词十二首。
天赐祥瑞,天赐才华,但天不假年,天不假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