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有一段时间,知乎是在猛烈给大家推销视频的,连主页的格式都变了,打开APP,首页上必然有一个到几个视频,似乎这个原本以文字为主的网站要转型做视频网站了一般。
结果也是不让人意外,它彻底的,悲惨的失败了,视频网站的构想被证明只起到了反作用,非但没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反而把老用户都快得罪光了,只能灰溜溜的下线,回到文字为主,唯一的视频资源就只剩了各大游戏的广告pv。
那么,它为什么会失败呢?或者换种说法,视频的受众究竟是谁?为什么知乎没有办法吸引这些受众?
答案是,喜欢刷视频的,是一大部分的老网民和很大一部分的新网民,前者在视频中索求的是情绪,后者在视频中索求的是资讯,对于释放情绪传播资讯来说,当然是视频比文字要更得力。
然而,文字也有着它无可取代的价值,因为不需要专门插个耳机听,也更容易掌握观看的节奏,创作简单无门槛,所以文字的传播力会更强,很多视频博主也是在文字出彩的基础上制作的视频,但这里有个问题是,文字平台也不止知乎一家,时事八卦有微博,影视评论有豆瓣,知乎与他们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答案是,知乎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解答的模式,正是它最吸引用户的地方。
所以它之前推视频的操作完全是舍本逐末,它没有意识到它这个平台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读,它可以针对同一个问题,提供各种不同的视角,而这些视角全部都是绝对平等的,不像是视频平台你只能看到单一视角的单方面输出,评论区的字数和权限限制也让异议者没有办法尽述自己的观点——知乎可以给所有人公平的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而同一个问题下所有答案按照点赞数和其他方式的排名,更是让是否被控评都显得一目了然,聪明的观者只要看一看排名和大致内容,就能迅速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甚至背景忌讳,而哪怕是一个没什么粉丝的普通路人,如果他的回答踩中了大众情绪,或者讲出了别人信服的道理,他也一样能够排名前列,收获大量点赞和回复,造就路人互联网生涯的高光。
但是,这里就要提到但是,这个玩法,是需要用脑子的,不像视频平台或者微博那种短文字平台,你只要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就好了,想把知乎玩转,在其中获得想要的知识和满足,你就要稍微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够做到——
怎么提问,邀请谁来答,才能够提升问题热度吸引来大神为你解答;怎么样发言,才能够让自己的评论被更多人看到和讨论;遇到攻击时要怎么应对和化解;怎么规避敏感词说出那些其他平台根本不让探讨的东西;觉得有的问题回答区太过情绪化,要怎么把自己欣赏的理性回答顶上来;实在没有理性发言,自己怎么做才能抛砖引玉……
知乎比起其他平台,更不像是一个单一的知识平台,而像是一个更有参与感的互动游戏,我看知乎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看答主们在输出什么,而是在看这整个围绕着问题的生态,展现出了怎样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这是其他平台给不了我的体验。
所以有没有可能,你如果觉得知乎不能给你好的体验,那只是因为你还不会玩它,不够会用,这是一个比其他平台丰富有趣得多的东西,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它当成是那样直观的娱乐品来使用,可就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