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如何看待伪史论者的“羊皮纸不够”论?

威风妖怪麒麟
14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么一点,就是伪史论者每次提到圣经博物馆的死海古卷都会原地高潮

这说明伪史论者真的是叶公好龙,虽然言必羊皮纸,但对于真正被证实造假的圣经博物院的16份死海古卷完全没有任何了解,也完全不知道它是怎么被证明造假的。

很显然,在证明这16份死海古卷造假之前,正经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肯定不会用羊皮纸不够这种说法来说这些收藏品都是假的这种奇谈怪论来污染环境。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基本的常识,死海古卷是是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抄本(旧约)。除了《以斯帖记》以外的旧约全部内容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还含有一些虽然已经得到天主教承认、但仍被新教视作外典(包括次经及伪经)的经卷。此外也包括一些不属于圣经的文献。死海古卷共计约九百三十件,其中两百一十余件是我们现在认为是《圣经》正典中的经卷。该古卷于1947年的死海附近的库姆兰(或翻译为昆兰)出土,故名为死海古卷。古卷主要是羊皮纸,部分是莎草纸。抄写的文字以希伯来为主,当中也有少数由希腊文、亚兰文、纳巴泰和拉丁文书写。

现在对死海古卷研究认为这批文献成书于第二圣殿时期(从希伯来古文字体的对照上,鉴定死海古卷的年代约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一世纪)。

记住这些常识后面会用到。

现在,这些手抄本绝大部分集中于耶路撒冷的“圣书之龛”和洛克菲勒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都由以色列博物馆管理。在此之外,还有一些机构藏有死海古卷残片,但为数较少,比如约旦博物馆、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

当然,美帝作为劳保大本营,近年来很多宗教保守主义团体出于“唯独圣经”的爱好,也爱收藏死海古卷,除了这个圣经博物馆,还有得克萨斯州的西南浸信会神学院,阿祖萨太平洋大学(这是一个福音派学校)。

说回圣经博物馆,它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官方,也在华盛顿,但这是一家有格林家族斥巨资创办的博物院,也称私人博物馆

我们抛开格林家族避税不谈,作为虔诚的保守福音派基督徒的格林家族搞一个私人博物馆荣耀上帝只能说本质上和国宝帮没啥太大区别。

当然质疑动机这件事太伪史论者,在这里说这些只不过是想说这样一个道理——人呐,生了什么邪心,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鬼祟找上门

从2002年开始,一些新的“死海古卷”残片在市场上出现。参与售卖这些残片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转卖洞穴1死海古卷的堪多家族。而2009年刚好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金融市场不复从前的繁荣,文物市场的价格也走低。2009年到2014年间,史蒂夫·格林一共分四批买入了十六件“死海古卷”残片,其中有七件直接买自威廉·堪多,即当年贝读因人联系的伯利恒古董商人堪多之子。

和伪史论想象的不同,自从格林家族宣布收藏这批货以后,就质疑声不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你买这东西手续合法吗?第二就是这东西是假的吧!

由于第一个问题和伪史论无关,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能说格林家族在这方面名声向来不怎么好。主要说第二个问题。

格林家族收藏的这些残片几乎全是圣经经文,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耶利米书》《以西结书》《约拿书》《弥迦书》《诗篇》《但以理书》和《尼希米记》。唯一一份非圣经残片是“训诫篇”,内容与洞穴4已经发现的重合。

洞穴4是一个非常著名洞窟,它由两个人为分开的洞穴4a和4b组成。但由于文物往往混合在一起,所以出土的文献统一编号4Q。这个洞穴一直以高产出名,至今已经出土了来自500本不同文本的15000多份残片了。

记得上面说的死海古卷的构成吗?格林家族购买的这些残片几乎全是圣经经文,正符合格林家族的购买兴趣。而“训诫篇”残片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定心丸,让买家放心:这些残片确实出自最为高产的洞穴4。

这种供求关系太像是“量身定做”。既然保守福音派买家愿意购买经文手抄本,那自然就有经文手抄本专门卖给他们。如果这个逻辑你不能理解,就想想郭德纲是怎么被所谓的“相声老人”骗的就明白了。

当然,这些只能说让人对这批货的真实性产生了高度怀疑,虽然它们在2014年的时候高调出现在梵蒂冈,成为“上主圣言”展览的一部分。

伪史论显然没有本事去梵蒂冈或者华盛顿贴大字报说你们这都是假的,因为羊皮纸不够或者说什么凭什么不让质疑。你们在害怕什么的本事和胆量。不过格林家族毕竟也还比伪史论好点,因为格林家族毕竟还要脸,所以就把这批送检了。

18年十月的时候,格林家族先是把这批残片送到德国的一家检测机构,得出一个令格林家族遗憾的结果,十六件馆藏“死海古卷”残片中有五件属于伪造。技术人员通过3D数字显微和X光扫描得出的结论是:手抄本上的墨迹不符合古代书写特征。

然后,格林家族不得不把这批残片进行进一步的检测,这回检测的机构是位于华盛顿的一家鉴定公司。结论当然大家都知道了,16件残片都是假的。

好了,我们该说说怎么才能证明一个假东西真的造假的了。

很显然,这些鉴定机构不会犯伪史论者一样的错误。至少他们分得清这些残片的材质是莎草纸还是皮纸还是其他。

首先,和伪史论大言不惭说什么莎草纸不同。其中有十五份材料并不是皮纸,而是皮革。皮革在鞣制后其皮面颗粒明显并略呈海绵状,肉面凹凸不平呈纤维状,并不适合用作书写材料。而皮纸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其中一个步骤是将它放在木板上尽力拉伸,使表面变得平整光洁。所以死海古卷是写在皮纸上的,而非皮革上的。当然,这种说法并不能完全说服伪史论者,他们会抬杠,毕竟羊皮纸不够用,所以就会写在皮革上。在这一点上,给予其致命一击的是皮革的处理方式,这些皮革使用的石灰除毛法直到公元四世纪才出现。而我们之前所说的,死海古卷的时间是第二圣殿时期,这是时间上的差异。

伪史论者经常爱说什么潘家园这种狗话,那就应该知道书画造假的一种方式就是拿旧的纸或者绢然后进行绘画创作,玉器也有古玉新工的做法。

但现实是这种造假方法也无法瞒过检测人员,除了在德国鉴定机构分析的书写方式以外,现在我们有了更“科学”的方法。首先,这批残片作伪者有意使用了粘性较高的墨在表面粗粝的皮革上书写,但不幸的是,墨汁仍不免渗入开裂的地方,并在凹陷处汇成了一个一个小洼。这些开裂和凹陷都是皮革老化的结果,如果皮革上的字是当年就有的,那么墨是不可能渗到这些地方来。

至于皮革外观看上去很像死海古卷,那是因为造伪者在上面涂了一层动物皮胶,尽量抹平表面,方便写字,而且这样还有仿死海古卷胶凝反应的效果。但和墨水一样,胶水渗入皮革裂缝和聚集成洼的情况也随处可见。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皮革上沉积的矿物颗粒被胶和墨覆盖在了下面,证明字显然是新近写上去的。

检测人员还说明了这些皮革的来源,根据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对皮革表面沉积的矿物成分的分析数据,结论是:与昆兰地区其他文物表面的矿物成分一致。

这说明这批皮革极大概率来自死海古卷出土地附近的沙漠,这片沙漠有大量的古代遗迹,找几个破皮鞋,然后撕吧撕吧改成残片造假应该不难。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这批残片是如何造假的了。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证明一个即使广受质疑的“文物”造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远不是伪史论者妄图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做到的。

而且证明这批残片造假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知道什么是真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死海古卷是出自第二圣殿时期,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材质和它的书写方式。我们是完全不可能证伪这些“旧皮鞋”的。

伪史论者在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的情况下,妄图用别人的成果宣传自己的可笑理论,唯一的结果就是,当你否定一切真实之后,假的也会变成真实。因为不知道何为真,怎么能判断什么是伪呢。

不过伪史论者对中国历史和考古也一窍不通,要求他们算是痴心妄想。

最后,多说一句,西南浸信会神学院收藏的两个残片,一个是利未记一个是但以理书,我觉得不真的概率很大。昂撒呀,犹太呀,美帝呀,伪史呀,这要素不是拉的满满的,希望伪史论多去西南浸信会神学院的门口多贴大字报,也好过在简中互联网祸害我们。


我最后再多说一句,我对说服伪史论者没有任何兴趣,如果你们没本事没胆量去西南浸信会神学院门口贴大字报,那也同样不要来我评论区狗叫。

我对伪史论者的唯一态度就是,放下助人情结,嘲笑他人命运。写这个主要是因为伪史论者的笑话看不够而已,和给对于死海古卷有一点兴趣的路人看的,伪史论者到底有什么奇谈怪论我不关心也不在乎。不要因为我不拉黑你就跑来我评论区刷!

编辑于 2023-12-26 22:20・IP 属地英国
仓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