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回答一番。
听过学术沿革吗?
很简单,就是一步作品的时代传承。
底下回答区有不少人用史记作为例子来说明《史记》在西汉时候,纸张没有大规模普及,靠竹简不可能52万字,这明显是历史还没入门的水平。
《史记》是有传承的呀,历代就有关于史记的50多家注解,最经典的是南北朝时期史记三家注,裴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三家注字数远远高于史记原文。
你说史记是伪造的,1600多年的人,陪你一起对一个不存在的作品做各种注解?
同理存在于儒家那些作品,《十三经注疏》听过吗?唐朝人做的。其实西汉,东汉就有各种学者对儒家作品进行各种注解了,最典型的,郑玄,“礼乐东向”的主人公。而且从东汉到明清,都有各家注解,清朝晚期,还有《周礼正义》问世。
那么问题来了,《亚里士多德》那些作品的学术传承呢?不需要亚里士多德徒子徒孙,就前3-公元世纪的学者,这800年间有没有人提过亚里士多德那些作品目录?引用过亚里士多德那些作品原文和理论?引用多少字?南北朝时期三家注就过了百万字,远超史记原文字数。那前3-公元5世纪,作为古希腊排行前三学者,300万字留世作品,你这800年能找到5万字别人的引用或者注解吗?
同样的理论,应用于史前文明。
我小时候也幻想我们不是第一代地球文明,前面还有好几代,喜欢看《101个未解之谜》。
但是,如果前面真的有智慧文明,我们就以工业时代作为标准,大规模采矿遗迹得有吧?化石证据得有吧?比如这种生物从什么动物化石演变过来的。生活垃圾遗迹得有吧?比如垃圾填埋场。要不要取暖?挖煤得有吧?再强点,到原子时代,各种放射性衰变,也能检测出来。
但其实,我们目前勘测的矿场,最多是几千年前被古人动过。还没有被几十万,几百万年前,几千万年前动过的。
当一个史前文明,没有矿物动用痕迹,没有生活垃圾痕迹,没有文明演进化石顺序,应该说它先进?还是它不存在过?
同样道理,存在于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可能存在,但是他的那么多作品前3-公元5世纪的人,引用他作品的有多少?给他作品做注解,提到他作品目录的有没有?如果500年间亚里士多德1000万字作品,给这些作品做注解,引用的都不到1万字,这个都没有,你凭啥让我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