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击败波斯人赢得马拉松战役胜利,希腊士兵菲迪波德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完胜利消息后倒地死去。
大家没怀疑过“他为什么不骑马”吗?
2.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3万余步兵、5000余骑兵东渡今达达尼尔海峡,与波斯军队相遇于格拉尼库河。
只是过了不到160年,亚历山大就有了至少5000骑兵。
马其顿帝国的疆域大概是现在希腊北部+北马其顿,现在北马其顿大约200万人口,希腊1000万,古希腊算马其顿帝国的属国或盟国,以古代地下的生产力,人口除以20没什么问题吧?(网上随便搜来的,西汉初大概1300万-1800万人口,取1500万中间值,现在的西汉区域6亿总有吧?亚历山大继任时也是平定动乱。)马其顿帝国算60万人口不少吧?
网上说马其顿分上下马其顿,一边是高山,仅几个隘口与外部相连。一边是平原,适合农业。
60万人口养5000军马!?养至少35000军队?
军队可以临时招募。(土地承载的人口是一定的。吃得饱就活得久,老人多了,青壮劳动力就必然少。吃不饱活的短,青壮劳动力多了,但经济必然不好。)
可军马不同于驽马,这种地形,你跟我说他养的起至少一两万匹马?还能养几十万人口?
1. 希腊中部:560毫米;
2. 希腊北部:500毫米;
3. 希腊南部:600毫米;
4. 希腊西部:860毫米;
5. 希腊爱琴海群岛:570毫米。
这个降雨量,不种庄稼,种草养马?你可以说他真的粮食吃不完,任性,就养马。可别忘了古希腊可是盟国或属国,它还千里迢迢跑去埃及进口粮食呢?
古希腊疯了吗?北面的马其顿粮食吃不完,土地都拿来养马了,古希腊居然不去跟老大马其顿买粮食?
如果你说前期古希腊和马其顿是敌对关系,那雅典和斯巴达关系也不好呀,雅典船运那么牛逼,斯巴达居然不发展海军抢他吖的?地中海沿岸居然也没有雅典的敌对海军,居然也没有海盗对他们进行威胁?
雅典到底有多少人?
不光能生产商品,海上能抵抗各国海军及海盗,陆上能抵御斯巴达(别忘了,斯巴达尚武),以及后来的马其顿。居然还产生了灿烂的文化!?
读书人当然可以上阵杀敌,但读书人上了战场,就会有极大的概率产生兵书!
兵书呢?



3.
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这么牛逼的一个人,他的学生还是亚历山大,还有一个学派,居然销声匿迹了1000多年!不仅原书丢了,还隔了一千多年,突然从阿拉伯那边发现了译文,然后又给翻译了过来,译文居然又双叒叕没了!比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墨家消失的还干净。
4.
亚里士多德的书究竟写在莎草纸上还是小羊皮上,我是搞不清楚。
但只要小羊不是一个物种,那就只能是小羊羔皮。那么马其顿的不光军事强大,经济强大,文化也强大。
因为小羊羔可以不等它长大就宰了当纸。亚历山大也不可能禁止其他人用小羊皮吧?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儒,不可能全是跟柏拉图学的吧?至少也得“百家争鸣”吧?其他人不写书吗?官方也不用“纸”?处理政务、军务不能口口相传吧?也不可能所有的小羊都不能长大,全宰了造纸吧?所以,马其顿到底养了多少羊?
那么,还是用莎草纸吧,毕竟量大便宜。
但是吧,埃及也不是不能制造莎草纸,首先我们得问一下,埃及造纸的目的是什么?
擦屁股?出口?还是书写?
对吧,你制造一个商品总得有需求吧?
如果埃及的纸自己用不完,都大量出口了,那么埃及的经济文化不优于古希腊?
对吧?我的纸多的都出口了,那我的读书人能少的了?文化水平能低?文化水平高,百姓能吃饱,不对外输出文化?但是呢,事实上后期埃及却被古希腊文明所影响,自己就甘愿沦为了一个造纸工厂+粮食产地。
埃及那么灿烂的文明,既不用粮食控制古希腊,也不发展军队扩张,更不生孩子,就省粮食给古希腊吃。
这是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