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删,删了打,感觉很多能说,满心怨气,又懒得说了。老玩家比比皆是,真轮不到我点评。到头来给这玩意儿气笑了。
聊聊个人视角吧
小学放学去街机厅,都没摸,就看别人玩,看了半个小时,被家里抓到,回去跪了一个小时的洗衣板——这就是那时候社会对游戏认知的缩影。
有人说,国产是因为装机量不够,是因为盗版才发展不起来的,跟游戏里禁令没关系。这话只对了一半。
你要知道在90年代的时候,社会主流对游戏这玩意儿的认知可是“祸害下一代的”。
官方自然也是这个态度。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都知道,投资是要讲政策方向,讲社会认可度的。
那么在一个全民厌游的环境里,谁会去投资国产游戏?疯了?这本该是官方有能力引导的事,然而它回首掏,00年拍出了游戏机禁令,直接把政策方向一刀切堵死了。全国连个实验区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发展
风都不给你吹,说硬件说装机说盗版那都是后话了。相当于土地都不划给你,你谈肥力不足有意义吗?
——————
说硬件,可耻点说fc时代小霸王其乐无穷,是完美代替红白机的,至于后来pc时代是怎么搞成一台电脑动辄一万多,这就是另一个造不如买的故事了。确实这有当年国家经济不行,技术缺乏的客观原因,可是国产pc游戏在当时,就真的没发展的可能了吗?
我还记得,红警1刚出的时候,学校旁边开了个电脑室,那时候还没网吧这种叫法。半个小时一块钱,那火热的~放学排队玩电脑。结果半个月就被取缔了,老板都被抓了,说是毒害少年儿童。
明白了吗!不是禁令的问题,是当时全社敌视这种新生文创行业。而禁令也只是这种思潮下自然而然的产物,甚至于十年二十年后的00-15年,当这群年轻的父母开始执掌社会运转时,依然仇视这种名为游戏的新生文创。
从而产生了电子海洛因这种离谱的污名化,造成了电击孩子治网瘾这种魔幻事件。而在这20年里,政策延续的是上一代人的思潮,狠狠的扼死了游戏作为文创的分类。
愚昧且狭隘。
—————
假设思想总是先于语言。
关于游戏和思潮,这个可以讨论的太多了。在反游思潮下,吊诡的一幕是01年加入WTO后商业文化上全面与国际接轨,于是海外游戏文创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一边传统思潮反游没有自己产品,一边又有大量的海外ACG文创供应。造就了国内不少公司开始转型做游戏代理,盛大01年传奇,网星02年魔力宝贝,九城05年wow太多太多了。
日韩欧美新兴的文创攻城掠地,国内文创被打的大概只剩武侠小说了吧?文创上颇有点被洋枪洋炮打开国门的样子,历史就是这么奇妙!
所以你可以发现在00-10这个时间段,年轻人哈日哈韩,喜欢欧美的再正常不过了,就是撮着人家的文创奶嘴长大的。
于是这时候上头开始重视到文创阵线的失守。
风向开始变了。起风了,但没完全风
09年国家推出了绿坝,就是那个知名的绿坝绿坝和谐你全家的歌。急啊,但又找不到方向。对于游戏还是视如奇技淫巧,保守思潮有时候就是这么……像,尽能如此相像?
—————
真要说大规模的认知转变,说个不好听的,15年以后去了,为什么呢,因为70,80后三四十了,开始逐步接手社会运作了,虽然他们也是撮外国文创奶嘴长大的,其中不乏很多媚外的。
但是对于游戏的认知,更加理性成熟一些,开始引导游戏产业的文创属性了。这期间国内的手游当时以战舰少女,少女前线为主的,开始崭露头角(这时候还有一款崩坏学园2也在悄悄的发展)
至于后面的故事…你我也就都知道了。
有什么好拍纪录片的,你又不是五星上将,还整纪录片。
在我看来,中国的游戏史,其实就是两代人思潮的变迁史。也是文创又一次从被强行打开国门到自己站起来的发展史。
真要翻起来全都是些拿不出手的保守认知,什么电子海洛因,什么锁起来电娃,什么绿坝,什么和谐…事到如今谁来认领?这是一代人的认知偏差,谁有这么大的脸盘子接。
至于不重视文创,导致实用技术落后…文创上失去的20年是这样的,给老保们擦屁股也是文明复兴的一环,不爽不要玩系列。
那能怎么办呢,凑合着过呗,还能离了咋地。只是希望这种对上邀功的所谓纪录片,要么你就把当年这些烂屁股的点子解释清楚,要么就别嚯嚯消费文创价值,浪费各路大佬时间给自己贴金。
一代人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