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伪史论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不存在,请问本科里这样的伪史论者占比是否超过了50%?
- 2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卡拉迪亚流浪者 - 1 个点赞 👍
根本就不知道有喂食这么个东西
查看全文>>
不灭麒麟终不还 - 0 个点赞 👍
有但不多只有一些个例
查看全文>>
伊安 - 149 个点赞 👍
伪史壬都写出来“aristotle”的英文翻译是“the best purpose”,但还能睁着眼说他的名字是“大全/经典”,那英语4级肯定是没戏了。
编辑于 2023-11-22 11:1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Johann Faust - 140 个点赞 👍
只说我见过的人里,本科学历以上的伪史论者还是很多的,甚至硕士、博士也不稀奇。
有些人存在这样一种认知,“理科讲证据和逻辑,所以理科生不可能信伪史论”。但这种认知本身就存在两个漏洞:
首先,请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听说过西方伪史论,却几乎没听到过“西方伪哲学论”、“西方伪文学论”、“西方伪人类学论”呢?同为人文社科大类下的学科,文学、哲学就这么没排面吗?
之所以没有西方伪哲学、西方伪文学这些概念,原因其实很简单,历史学研究有其特殊性。别的学科研究的都是当下发生的或者是纯理论的东西,为历史研究的是过去。由于过去的记录手段有限,且历史永远只可能记录一部分信息,在时间不能倒流的前提下,这导致历史研究无法以实验或者复现的方式展开,而只可能是通过对已有文献、文物等的研究进行。
历史学科的这个特点,导致了历史虽然是也是一门遵从科学研究范式的学科,但其研究具有极强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简单一点说,就是你不能以怀疑论的视角去研究它,否则整个历史都是要被推翻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不能以“怀疑论视角”研究,而不是说不能质疑历史记载。之所以说不能以“怀疑论”的视角研究它,是因为如前面所说,历史文献永远只能记载一部分的信息。如果真要深究的话,任何历史记载都存在很多很多的漏洞。比如,历史中记载某个皇帝有10个女儿,给出了他们的名字,但很多名字在历史中可能就出现过这么一次。如果你怀疑某个女儿是虚构出来的,而这个人在史书上就真的只被记载过这么一次,那要怎么证明呢?你能把这人找来吗?
有些人把历史研究当成了法庭辩论。按照法庭辩论的逻辑来说,检方需要拿出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人犯罪,而对被告人和辩护律师来说,只要能证明证据链不完整或某一两个环节存在问题,就可以以无罪推定宣告被告无罪。这个逻辑在法庭上是成立的,因为这么做的前提是保证个人的权益不受公权力侵害。但将这种逻辑用于历史学科上,就变成了只要某个说法有几处漏洞或者可疑之处,就完全不可信乃至于成为了“伪史”。
与此同时,还有人以“证据论”的思维,强调如果历史上的某某记载是真的,那就拿出证据来。但如前面所说,历史的很多东西不可复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证据。而且,即便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也不见得就一定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是因为,任何一项历史上的技术都存在于具体的历史时代之中,在史学层面证明某项技术,是要求用当时的人能使用到的工具、技术、工艺流程等解释这些技术的具体内容。
很可惜的是,这些证明也基本只能靠猜测。脱离了那个具体的历史环境,大多数的相关信息都消失了,甚至可能某些动植物、物产等还因为历史的变化而消失了,导致根本无法还原当时的技术流程。即便还原,很多也只能靠猜测。比如之前《国家宝藏》曾有一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内容,其中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进行了复原,并用其织出了五星锦。但是,老官山汉墓织机模型出土于成都,而五星锦出土于新疆,两个地方相隔数千里。严格来讲的话,这个还原只能证明“以汉代的技术条件,可以用这种织机织出五星锦”,而无法证明“五星锦就是这种织机织出来的”。
正是因为历史研究的这些特点,所以早在100多年前,中国的史学界就有过争论。针对当时一部分研究者质疑先秦史和上古史,很多学术大家都提出了可以存疑但不要全盘推翻的态度。因为历史上的很多记载存疑,往往是缺乏细节或者连贯的记载导致的。如果你要质疑,哪个国家的历史都是遍地漏洞,历史这门学科也可以不存在了。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人文社会学科遵从的是与自然学科一样的研究规范,因此这些学科的研究也可以被称为“科研”。但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也很大。在知乎上的发言中,你可以看到大量理工类学科的学生乃至科研人员的发言中,充满了对人文学科基础常识的无知和偏见。比如,之前马前卒在评价文学的价值时就持有这样一种论调:文学的价值在于影响力,你回去问问你娃,是四大名著好看还是网络小说好看?
马前卒的这个观点不仅在很多人点赞,而且还有不少人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作为90年代同济大学的毕业生,谁也不能说马前卒没有“理工思维”。但哪怕你不了解文学,仅仅就现实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错误之处——如果文艺作品的价值在于影响力,那岂不是说流量明星的价值吊打老戏骨么?
“文艺作品的知名度不等于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在学科领域内最基础的常识。但对于一个同济大学毕业且从事了多年工程领域的毕业生来说,他却在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凭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就发表评论。而在人文学科里,文学的门槛已经算是最低的之一了。那为什么就认为,只要学了理工科,就可以看出历史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呢?
尽管,你可以说人文社科领域没什么门槛,但没门槛的前提也是需要先看一看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不是说仅凭着自己对这些领域的一点了解就下结论。在这一点上,用“理工科比例”、“科学思维”等来证明本科生中的伪史论者不多,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如果“理工科”的人可以具有统一的思维模式,那么在现实中,所有理工类学生应该具有统一的社会观、政治观——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如果用同样的“科学思维”看待世界,不应该得出两样观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政治光谱的划分上,“理工科”的人也跟普通人无甚区别,都分布在政治光谱的各个方向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一个人的政治观、社会观——或者高级一点说,意识形态——是受个人的观念、阶层、成长经历等影响的。同样是核科学家,有的人是共产主义者,有的人则认可资本主义,还有的人信仰神学。为什么你会认为只要是学了理工科,就有一样的世界观呢?
之前我也曾说过一个例子,就是在2006年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在广州街头被人抢夺了随身皮包。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治安案件,警察把东西找回来就没啥了。但之后,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呼吁恢复收容遣送制度——关于这个制度是什么,可以自行百度——结果此观点遭到众多法学专家的共同驳斥,也有一些法学专业的博士生参与论战,重申为什么不能恢复收容遣送。
这里我不是要批评钟南山的观点如何有问题,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年有没有不支持恢复收容遣送的理工领域的专家呢?肯定是有的,而且还不少。那么在收容遣送这个社会议题上,就能看出所谓把“理工科”归为同一类群体的根本性错误在哪儿了。
而关注我比较久的人,也应该知道在三年前,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就批评过一些“理工科”的人。因为当时我发现,本来在疫情面前最应该讲科学的一群人,反而都讲起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在面对美国是否能控制疫情的问题上——这是在疫情刚开始,美国还没有大规模爆发——有相当一部分理工领域的博士、教授,纷纷开始从体制角度论证美国的防疫体制多么优越,一定可以防得住疫情。
至于作为“文科生”的我,回答也很简单——美国如果采取防疫措施就能防住,不采取就防不住。
虽然我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可站在科学角度,我这废话才是正确的。因为防疫本来看的就是有没有采取对应的措施,你扯那么多体制有啥用呢?难道美国因为体制好,所以不采取防疫措施也能防得住?这不就是“民主和自由战胜病毒”那套嗑么?
今天,与其说对待西方历史的态度是一个学术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伪史论者,都期待通过对西方伪史的证实达成政治目的。这些目的,既包括“反击西方舆论”,也包括“否定西方的优越性”等等。在这个角度上说,伪史论早已经不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
这并非是说学术研究不可以用于政治目的,但假如认可学术研究可以用于政治目的的话,那就必须要接受这种目的的一体两面。换句话说,如果你支持学术可以政治化,可以接受为了“打击西方民族自信”的目的去研究西方历史的话,那么也应该接受“牛顿三定律是资本主义的理论,不适用于无产阶级国家”这样的观点——都是学术问题政治化,何必还要分个你我呢?
上面说这些,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人文社会学科天然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这些学科的“求真”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求真”是相近但不等同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学科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的原因所在。而西方伪史论就是这样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的内容,尽管拥有较高学历和接受一定科研训练的人,或许能看出西方伪史论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必然能看出来。
如果非要用所谓“理科思维”来说事的话,那我想说就算文科数学再简单,很多一本文科生的数学水平也比三本理科生高多了。真要拼起“理科”知识来,未见得学了理科的真就一定好过学文科的。
而从我接触的很多人的观念,尤其是理工科的人的观念来说,他们很多都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学科研究内的“对错”思维代入历史研究,也就是如前面所说的“无罪推定”一样,如果不能完全证明有罪,那就是无罪。或者如同计算各种公式一样,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错误,那么后面所有的推导可能都是有问题的。
但历史恰恰不是这样一个学科。你可以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跟你讲了他的人生经历,结果你发现他的讲述中,有几件事情是假的,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个人的所有经历都是假的?肯定不能这样说。因为几乎所有人在讲述自己的事情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夸大甚至虚构的成分,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那么,历史研究或者说广泛意义上的人文社科研究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通过详细的考证和分析,来识别这些内容的真伪,然后尽可能做出更贴合事实的分析。即便一个人的文章中有很多夸张和虚构的内容,也不能因此就说此人讲的东西全都是假的,而是要“去伪存真”。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把历史看做是一张网,那么不同的文献、文物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节点,历史研究的工作是尽可能的把这张网编起来。当我们发现某个地方存在错误,相当于发现网上的某个节点是不存在的,自然与此相关的叙述也就成为了“漏洞”。但是,可以因为一张网“漏”了,就说这张“网”本身不存在吗?对于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来说,就算这张网漏了,他们要做的也是找到其他东西把这张网补上,恢复这个网原来的样子,而不是因为漏洞的存在,说这个网是“伪网”就彻底不管了。
除此之外,很多人还存在的一个二极管思维是“只要你你反对伪史论,那你就是彻底被西方史学洗脑”。这二者之间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更不代表不能对西方历史研究中的疑点进行质疑。只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规范是先“接受”,然后再通过“证实/存疑”的区别对待已有的事实。因为历史本身不可复现,也无法做实验,“存疑”是一个历史常态。比如,《史记》中记载尧舜都活了100多岁,按照当年的生产力条件来说,这个可能性是很低的。可你既没办法把尧舜挖出来看他们到底活了多少岁,也没办法查证尧舜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世系的统称。那怎么办呢?就以“存疑”的方式对待呗。
对于西方历史,由于其没有类似中国历史这样的长期、连贯的记载,真要仔细掰扯的话,疏漏之处肯定非常多。因此,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针对西方历史疑点的研究非常多,也有很多成果。但是,无论何种研究,即便是研究者真的推翻了很多历史上广为接受的观点,也不因此就扣一个“伪史”的大帽子——有趣的是,很多宣称“西方伪史”的人,他们的论据恰恰来自于这些研究。
以上写这么多,最终想表达的就是两个常识:
1、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研究规范,一个学科的权威在另一个学科面前就是门外汉,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一个985化学专业博导打离婚官司,对法律的熟悉程度可能还不如二本法学专业的本科生)
2、尽管不同学科的进入门槛存在巨大差异,但即便是进入门槛再低的学科,也总要踏进了门槛才能指指点点(这里的进入门槛并不一定是要具备相关方向的学历),而不是认为凭着一个“科学”的背书就可以通杀。
如果你能理解这两个常识,那么自然就会知道,一个人是否相信伪史论,与他是什么学历层次不存在任何联系,最多只能说达到某个学历层次,相信伪史论的概率小些。至于概率到底是10%、20%还是50%,这需要实际的调查才能确认。
发布于 2023-11-27 11:4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Zpuzzle - 49 个点赞 👍
应该不多。为什么不多呢?因为伪史壬常常以理科生自居。但是,上过大学的往往不会自称“文科生”“理科生”,而是会具体到专业,再不济也是说“医学”“工科”“土木”“文学”“历史”之类的。只会以“理科”“文科”划分学科的,很可能没真的上过大学。
发布于 2023-11-23 12:2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陈超 - 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希鲁杜雷 - 20 个点赞 👍
不可能超过万分之一。
首先伪史论,没什么影响力,如果你觉得他影响力很大,可能是跟我一样的闲人,关注的有点多了,找了个信息茧房而已。
你可以验证一下,找个伪史论的视频,看一下他的播放率,它的市场本身就很小。而且关注伪史论里的,还有很多人是像我一样持反对意见的。。。
其次,大学生这个群体吧,其实不关注这些。关注学习,游戏,大学生活,乃至考研考博的都比关注伪史论的多。
而且,大学生的眼界也注定不会信伪史论,除非他是打算养韭菜。
因为大学课堂会见到很多老师,这些老师千奇百怪,虽然大学生不能说出教自己的老师哪个学问比较好,但是基本上都能感受出来那个人看起来更像搞学术的。
这种能力,会不自觉的被带到互联网上来,同时,也没有哪个本科生会依靠短视频来学习,即使是我这种毕业好多年,因为工作原因贼喜欢找不同专业的学科教学视频的人,也只是把我找到的公开课程当做入门级别的东西,不会觉得某一个学科的全部就是这样或那样。
最后,我一直说不是哪一个大学都能办历史系的,但是历史系的学生对于伪史论是怎么回事还是能分清的。因为所有历史系的老师第一堂课,基本上都会强调,互联网信息不准确,要学习专业的第一件事是远离网络观点,或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审慎的看待相关观点。
发布于 2023-11-08 13:2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秦楚 - 16 个点赞 👍
伪史论患者至少不太可能是理工科的研究生,理工科读研的时候,肯定会看很多学术论文,向导师汇报文献阅读的时候,如果说自己看的是中文论文,那是要挨骂的。
只要读过足够多的学术论文,就知道英文论文的可靠度比中文高太多了,中文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用来毕业和评职称,真正搞科研还是要发英文论文。
英文论文也不是100%可靠,甚至可以说可靠度非常低,就算是最顶级的期刊,比如nature,science这种期刊,可靠度估计顶多50%,英文论文的总体可靠度估计最多10%,但那也比中文论文可靠度无限接近0%好太多了。
所以理工科的研究生潜意识里就应该觉得国外的学术更严谨一些。
而现在伪史论宣扬的是什么?在伪史论的奇葩世界观里,国外的人为了编造历史极为团结,甚至团结几十亿人,至少从明末利玛窦来华那个时候就开始编造历史,几十亿人团结几百年编造历史,就为了在历史上压中国一头。总结起来,伪史论世界观中,外国人就是撒谎成性的动物,甚至外国人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编造历史,压中国一头。
只要看过外国人写的论文、书籍,只要接触过一个正常的外国人,也不至于形成如此奇葩的世界观啊?
能形成伪史论世界观的人,估计接触外国人的渠道只有新闻联播里播放国外的丑闻,再加上各种以“爱国”为主要卖点的视频号。
能被这种说法忽悠的人,可能有10%能考上本科吧,如果考上了理工科研究生,读个几百篇国内外的论文之后,应该也就放弃了伪史论了,毕竟只要眼睛不瞎,就能看出来绝大部分的中文论文就是依托答辩。
不过能信伪史论的人大概率是“英语不及格,因为我爱国”的人,这种人真的能通过考研英语的国家线吗?
发布于 2023-11-23 15:44・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卧室打头 - 13 个点赞 👍
乐,本科里别说百分之五十,有那么个百分之五甚至千分之五你就可以整理整理伪史论去撰写论文了,你的研究观点有个百分之五的支持者所有大学教授任你挑,绝对变成历史届扛把子,为什么不呢?安贫乐道嘛?而且根本不要什么西方伪史,你挑一个稍微主流点的民族,你推翻他的现有历史,你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发布于 2023-11-21 20:16・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蛋鸡姆忍 - 6 个点赞 👍
请程碧波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日常教学以及学校的工作生活中大力宣传伪史论,然后我们就能知道在大学里相信并宣传伪史论会有什么后果了。
比较搞笑的是,这件事的原因还真不是伪史论多么反智多么荒谬,而是相不相信伪史论不能给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什么好处,而只能带来坏处。
首先你必须要跟上面的论调走。所有标新立异的东西都给我“如不必要勿增实体”。而现在伪史论不是上面的论调。麻烦读一读二十大报告关于国际关系怎么处理那些章节,我们现在要团结所有人搞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希腊埃及这些国家。你大搞伪史论只能为渊驱鱼,把这些国家赶到我们对立面去。
而这就是伪史论在当下的坏处。你觉得你是爱国的,但如果结果是友邦惊诧,那你只能跟心医林霖一样,人家一抗议,你就挨铁拳了,在上面眼里你没人家重要。
所以你在这提问伪史论进校园搞得怎么样了,只能暴露你对我们这旮旯的学生工作乃至某些系统的运作逻辑一无所知。
也许有一天上面会以伪史论为政治正确,但不是现在。我说了,上面认为的正确和错误,不是理性意义上的正确或者错误。
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得关心自己学业和未来的出路好吧。哪怕是混日子的,打打lol原神不比你伪史论这劣质的精神兴奋剂要香?
编辑于 2023-11-21 20:10・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鹄望 - 5 个点赞 👍
我在现实中认识的相信伪史论等阴谋论的人一个大学理科生都没有,甚至最近毕业的大学生都没有,只有多年前工农兵大学毕业的老头老太在传伪史论谣言,难道相信伪史论等阴谋论的大学毕业生都集中在网上敲键盘???
其实不管文理,只要按照学术界的标准,判定一个学者是否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极其简单:
敢不敢把自己的观点理论发表到专业学术期刊上接受同行的评议
如果敢发表,至少说明提出这个理论的人自己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就算最后证明错了,也属于正常学术讨论的范围。如果从来都不敢发表,只是在大众媒体上大肆鼓吹造谣,那就说明提出这个理论的人自己都知道自己鼓吹的是胡说八道的谣言,完全禁不起专业角度检验,那就是说明毫无学术素养。
永远不敢到学术期刊发文是所有阴谋论共同的死穴
从地平说到永动机、从登月造假论到西方伪史论等等,无一例外。学术期刊确实不一定靠谱,但是像阴谋论这样一辈子不敢在期刊上发一篇文章,肯定100%不靠谱。
即使是何教主金教授这样的伪史论代表人物也从来不敢到历史期刊上发表一篇伪史论文章。
最后提醒一下:
感兴趣的可以去知网查一下金教授之前发表的论文引用了多少次亚里士多德,有惊喜哦。
居然还有伪史论信徒硬着头皮造谣正规期刊上有伪史论文章发表?
口说无凭,请伪史论信徒把文章doi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好吗?
程X波也好,何教主也罢,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伪史宣传者都有一个特点,几十年来从未在任何一本历史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哪怕一篇伪史论的文章,充分证明他们不是真的相信伪史论,只是故意利用伪史论造谣,哗众取宠为自己吸引眼球,可笑的是一堆未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教徒把他们哗众取宠的胡言乱语奉为圭臬,简直和疯狂追捧抖音网红一样可笑。
还有拿何教主出过书说事的,出书和发到专业期刊接受同行评议完全两回事,有闲钱谁都可以出书,美国地平说协会出过几百本专著,难道地球变地平了?
发布于 2023-12-21 23:1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Jack Ryan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i Yang - 0 个点赞 👍
任何一个知道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历史的人都不会是伪史人
我话放在这里
任何一个伪史人对东地中海近代史了解都几乎为零
甚至我可以说难听点
伪史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低于一般中国人
发布于 2023-11-27 23:27・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小棕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