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越红河三角洲,就是现在越南北部那一大块冲积平原,这才是真的遗憾,其他地区完全没法比,说这块土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中华文明的走向都不为过。
很多人说的外蒙古、外兴安岭、中亚地区,其实这些地方从来没被汉化过。甚至直到近代,孙中山说的“五族共和”大家还有印象吧。一直到民国,连带着新疆、青海、西藏、河西走廊、陇右地区、宁夏、内蒙古、东三省,这些地方都属于其他四族既“满”“蒙”“回”“藏”地区,也就东三省和河套地区,因为闯关东、走西口、满族汉化,汉人比例高一些。外蒙古、外兴安岭、中亚地区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上是传统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极限了,名义上的服从已经很困难了,确实没有余力去汉化了。
但是红河三角洲可完全不一样,在汉朝对南方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从东汉末年孙权诛杀士家开始,经过东晋衣冠南渡,再到南朝宋齐梁陈,北越甚至整个岭南两广,完全是南方割据政权为了对抗北方进行的被动开发、被动汉化。虽然是被动开发,但到了隋唐时期,红河三角洲汉人比例已经很高了,距离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可以说是一步之遥。
可惜由于汉朝、唐朝一直致力于大西北、大草原、大东北,对岭南乃至整个南方都重视不足。
汉朝将很多力量投入西北和草原是为了对抗匈奴,这倒没什么问题。但向辽东和朝鲜半岛大量移民真是不应该,不仅没能把辽东朝鲜转化为汉地,反而导致了高句丽的崛起,为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大量消耗国力埋下了伏笔。
而唐朝则是完全忽视了对云贵的控制,导致云贵崛起了“南诏国”,南诏国多次顺红河而下四处劫掠,北越汉人不堪其扰只好返回两广,山林中的越人趁机下山,重新占领了红河三角洲。
本来已经被我们完全汉化的北越,就这样失去了。更严重的是经过我们开发的北越,本土各项设施已经比完善了,本地人民也文明开化了,他们很快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形成了自己越人的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一旦形成,直接结果就是外族很难重新占领。后续宋元清均没能重新占领,明朝永乐年间的短暂占领,也是昙花一现。
更关键的在于如果汉朝、唐朝弱小也就算了,可是以汉朝、唐朝的国力,想要开发云贵真是绰绰有余,整个一大把力气全用在了大北方。
北越这块地的影响远不止一块土地那么简单
如果能汉化云贵保住北越,宋朝就能得到北越和云贵。以宋朝全民经商的业务水平,相对落后的云贵和北越必然成为商人投机倒把、赚取利差的乐园。事实上很多地主都在两广偷偷开发土地,然后向上瞒报。因为两广山高皇帝远,朝廷不好管,直到明朝张居正改革才有所收敛,清朝雍正改革才算有所解决。有了云贵和北越的加强,北宋和南宋都会更强大一点。
虽然改变不了蒙古南下灭宋,但是云贵高原却可以成为西南的支撑,取代四川成为宋朝与蒙元的拉锯战场,云贵有四川、湖南、两广、北越的支持,蒙古想直接啃下云贵绝非易事,至少可以持续拖延出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有了北越,南宋王朝不会在广州等死,而是会跑到北越继续负隅顽抗。这就说到历史上元朝始终没能占领北越的原因,北越军队被元朝击败后,越人就全跑到山林里,到了夏天气候炎热蒙古军队无法坚守,越人就趁机夺回北越,如此反复多次,元朝就彻底放弃了北越。
以南宋灭亡时,十万军民跳海的气节,大家一起躲到深山老林里猫几个月还算事吗?更何况前面已经拖延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那时候忽必烈搞不好就死了,忽必烈一死元朝立刻陷入内斗,哪还有余力再围剿北越宋朝?
而且以元朝对汉人的欺压,跑到北越避难的汉人只能是只多不少。没有气节的大臣早就投降了,跟着去北越的文臣武将都是文天祥、陆秀夫那一类人物,这样的宋朝,国祚完全可以在北越苟到明朝建立,搞不好提前就把东南亚的三宣六慰给搞出来了。
等明朝一建立,直接给朱元璋来个禅让,朱元璋反手再封一个宋国国王回去,特许宋国国王“对北称臣,对南称帝,一国之下,万国之上”,让宋朝统领整个东南亚。就这,我看谁还敢再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云贵、北越已经被汉化,明朝就不需要在南方投入过多的力量了,省下的力量是不是可以投送到大东北、大草原、大西北上去,新疆是不是可以像西藏一样,名义上归顺?瓦剌、鞑靼是不是可以被彻底击败,俯首称臣?朝鲜半岛是不是可以直接纳入版图?闯关东是不是可以提前上演?
如果以北越为中心,东南亚都属于大明势力范围,郑和下西洋是不是能多搞几次,海洋经济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光一个南海航运就能给大明带来多少税收?
如果北越持续是中国领土,明朝末年,明朝是不是也会仿照宋朝跑到东南亚苟起来?谁还敢说“明亡以后无华夏”?
大明为了复国会不会和西洋人做生意?西方思想是不是可以传入中国?我们是不是可以跟上工业革命?
接下来我都不好再继续推演了。
总之,北越这块地真是太可惜了。
顺带一提,对中国来讲,哪一块土地的丢失,第二遗憾?
依然不应该是很多人认为的外西北、外蒙古、外东北,而应该是朝鲜半岛。朝鲜和辽东半岛坏在开发太早,应当仅在辽河辽泽发展农耕,在傍海道形成之前不应该越过辽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