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现在教育现状啊
不能给学生压力,要让孩子感兴趣,要让孩子爱学习,不能出问题,不能受伤,不能累着……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那些最会发声的人,他们描绘了一个孩子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成长的环境,最后很多听的人都信了,最后真的往这个方向发展了。
结果就是学校一放学就关门了,不让学生留在学校了;下课也不许出去玩了,只能呆在教室了;考试也不出排名了,大家蒙在鼓里就都开心了;学生犯了错也不能说了,那样会损害孩子的心灵;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评价,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谁在裸泳……
终于,孩子们上完了学,离开了学校,也许会留下几句对学校和老师的赞美。然后被社会扔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当他们以为还会有人替他们安排好一切的时候,陌生的世界给了他们重重一击,打在心坎上。
因为学校和老师没有反对的权力,只能听从。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大家尽量保证自己行动上无过,口头上有功
这个老师,以及这种人,自杀的原因很简单——承受不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反差。
她上学时期应该过得还不错,但也不怎么了解老师们的生活。当她出来工作,以为可以像自己(看到的)老师那样工作,现实给了她一棒子。原来差距太大了,自己可能完全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影响孩子了,就像当年的老师影响自己那样。
怎么看待?过几天就被人忘了,除了她的亲人和非常亲密的朋友;也许偶尔还会被当作反例教育其他新人。
可悲的是,不断向社会妥协、不断理想化的教育界最终培养出了难以继续下去的人。
更可悲的是,一个人到了自己期望的岗位,却做不了自己期望的事情——而这才是让她价值最大化的方式。
最可悲的是,整个教育界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最后压垮骆驼的稻草最终会落向某个人的头上。
其实并非没有办法破解。
别那么较真就行了
是不是前面说的更加可悲了?
中国教育的另一个现状是,缺啥考啥。
都说孩子们身体素质不行了,不说减轻压力,而是把体育考试比重提高。
同样的,都说孩子们压力大,不说改善升学和就业,而是不许布置作业、公布排名等(这回没考学生,考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
同样的,老师们工作压力大,心理问题多,不说减少无关任务,而是在工作时间之外开设大量课程,帮助老师们提高效率、学会调整心理状态(假期培训不断是早就有的了,据说这位老师的事情公布之后,有些地方已经关心老师心理状态到了周末不休息,开设专门讲座帮助老师们做自我调节了)
如果觉得乍一看合理,那么这就相当于明明不能吃辣的,不说炒菜时不放或者少放辣椒,而是给你发了一包治疗肛肠疾病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