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谈“看待”,很容易流露出一种马后炮说风凉话的态度。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挺伤心的,而且半年前,我也被某项繁琐的形式主义工作折磨得几近绝望。
现在回头看,压垮人的不是事情,而是心态。
写材料很麻烦,但可以列清单,总结模板,甚至让chatgpt代劳,最大程度上偷懒。
遇到细碎的核对和抄写,要先抛下“烦死了干嘛弄这个”“凭什么叫我做”之类的抵触情绪,平复心情再动手。
应对一项麻烦的大工程,要慢慢来,拆分任务,一次做一小部分,累了就停下,不消耗自己的心力,尤其不要影响身体。
应对手中的这一个“小部分”,要拿出最高的效率,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现在这样传授技巧,似乎极为轻松,但几个月前还没摸索出方法的时候,我完全崩溃了。分开看,每件事情都很简单,但堆到一起,我感觉特别委屈伤心。
形式主义工作带给人的“累”感,真的和一般的辛苦工作不一样。
打个比方,让我扫雪,我知道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出行,这有意义。
但是现在的领导让我往地上倒雪,再把雪扫起来,中间还要保持雪花洁净,粒粒分明,不能融化也不能成冰。第二天再往地上倒雪,再把雪扫起来。(我所说的总结模板、统筹时间、求助ai,就相当于往地上铺薄膜,拿更好的工具来收雪,尽量用更少的精力完成任务。)
而且我应聘的岗位不是扫雪工,单位的扫雪工现在在逛街旅游。
最后,我熬夜忙一个月,在医院花了两三千,这件事的酬劳是五百块。
编辑于 2023-11-03 11:14・IP 属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