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来自于古希腊哲学本身的发展和积累。
亚里士多德的写作习惯是针对某一问题,首先整理和重述在他之前已有的endoxa,这个endoxa大意就是就是先贤观点。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种写作方法有点像是文献综述。在《形而上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实体问题前首先列举了一系列的在先思想,包括泰勒斯,阿纳克西美尼和第欧根尼,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巴门尼德,赫尔迈提谟,赫西俄德,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毕达哥拉斯,阿尔克迈翁,克赛诺芬,柏拉图等等。亚里士多德最后的总结是:
以上我们只是简单扼要地阐述是些什么人以及他们怎样各自说明本原和真理的意见,从这些叙述中我知道了在关于本原和原因的各种说法中,还没有超出我们在物理学中的讨论而说出什么新东西。而所有的 人,看起来都是对那些意见进行模糊的推断,有些人把本原说成是质料,或者主张一种,或者主张多个,他们主张它是有形体的,或是无形体的,例如柏拉图讲的大和小,意大利学派的无限,恩培多克勒的火、 土、水和气以及阿那克萨戈拉的同素体的无限。所有这些人都讲到这一 种原因,还有一些主张或者是气,或者是火,或者是水,或者是密于火 而疏于气的东西。(有些人就是把最初的元素说成是这样的。)这些人只摸索到了这样的一种原因,另外一些人则提出了运动从何而来(例如 有些人就把友爱和争吵、理智和情欲当作本原)。从来就没有人明确地 提出过所以是的是的问题。但那些设定形式的人说得极其重要。(因为他们并不把形式当成感性事物的质料,把一当作形式的质料,也不把形式当成运动由以生成的始点,他们说形式更多地是不运动的原因,是静止的原因,他们把形式当作其他每个事物的所以是的是,把一当作那些 形式的所以是的是。)对那种行为、变化、运动之所为的东西,他们也以某种方式说这是原因,但他们所说的却不是这样自然而然。有些人讲到理智和友爱,并把这些原因当作是善,但是存在着的东西却不是为了 它们而存在和生成,只不过是说运动由它们而来罢了。有些人也像这样,把一和存在说成是这样的本性、自然,说它是实体的原因,但事物并不为了它而存在或生成。这样似乎引申出一个结论,他们既承认又不 承认善是原因,因为他们不是绝对地说,而是在偶性上说。这样看来, 我们在数目上和性质上对原因的分类是正确的,似乎所有这些人都给我 们提供了证据,因为除了这些之外他们找不出其他原因来。同时也清楚地表明,对本原的探索或是全部这样或是某种诸如此类的方式。
在此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这些人中的每一个是怎样说的,他们对这些本原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从中可能产生的难题。
读过这一段就能够理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并不是有些人臆想那样神而明之、得自天授的玩意,仿佛有一个超越常人的存在虚空地写出了几百万字深邃玄奥的理论。相反,这是一个有历史、有传承的学术研究传统不断精细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存在着学术思想意义上的祖父和父亲,亚里士多德借鉴和吸收了已有的成果,同时又批评和发展已有的理论、解决已知的问题。用《形而上学》第一卷的话说,就是“让我们再回到有人可能会发生疑问的这同一些难题上来,因为从它们中或许能发现某些对解决后面的困难有好处的东西。”
就好像我们第一次看到恐龙化石,肯定会惊异于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庞大的动物,需要了解一些古生物学的知识,了解恐龙如何进化、恐龙处于怎样的环境,恐龙庞大的体型自然就不显得突兀费解。学术的发展同样有其内在的传承和脉络,特定的思想理论有其所处的整体理论环境。
发布于 2023-11-16 10:58・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