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联的「失业罪」?
- 11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像是美国城市化运动,往往是城市有贫民窟,富人都跑到郊外。
但是像是朝鲜和其他国家,他们城市好看的不得了,但是千万别去农村。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被当成“low-end population“驱逐了。这叫做抹黑伟大祖国形象。
然后一些左派学者还大言不惭地说,看我们的城市化多先进,没有贫民窟
发布于 2023-10-31 14:4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林先生 - 9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逐渐 - 1317 个点赞 👍
事实上,在谷歌直接搜索unemployment+crime这两个词条,得出的置顶结果是英美国家对于失业率和犯罪率关联的研究。
这是因为,苏联对这项罪名有更重量级的称呼——Social parasitism(社会寄生罪),俄语:тунеядство tuneyadstvo。
简而言之,在伟大的苏维埃祖国,你不劳动就是犯罪,也就是社会的寄生虫。
最初,Crime of parasitism只适用于富农,苏联政府认为他们囤积粮食,不劳而获是对社会的寄生。
苏联宣传海报——囤积者 The Soviet propaganda poster encouraged dekulakization, by portraying the Kulaks as hoarding.
这张寄生罪海报提倡消灭富农,跟失业者没什么关系。
直到1936年,苏联正式宣称建成工人社会主义国家。
失业在官方和理论上都被消除了。
在宣布自己是工人国家的苏联,每个成年的健全的人都被要求工作到正式退休。
Those who refused to work, study or serve in another way risked being criminally charged with social parasitism (Russian: тунеядство tuneyadstvo, тунеядцы [tuneyadets/tuneyadtsy"),[2]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ocialist principle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contribution
根据“各尽其能,各尽其责”的社会主义原则。”那些拒绝以其他方式工作、学习或服务的人可能会被刑事指控为社会寄生(тунеядство tuneyadstvo, тунеядцы)苏维埃政府将年轻人视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并针对那些不符合Socialism规范的人。
光在1961年,就有13万人被认定为“反社会的寄生虫”。
“如果市民在应该上班或上学的时间出现在街上,他们可能会被拦下。处罚是监禁一至六个月,或罚款1,000至5,000列伊。不雅或淫秽的手势或言语将被处以20天至3个月的监禁,或高达2000列伊的罚款”。
1976年的一项法律甚至继续扩大了反社会寄生运动。它指出,如果有工作能力的人拒绝工作,他可能会被法院命令强迫在建筑工地、农场、森林或工厂工作一年。警察和民兵的任务是执行这些措施,其行动往往是武断的。
看到这你可能以为,我工作还不行吗.jpg?
苏维埃监狱:“我养你啊” 不当街溜子不就完了?
然而实际操作是———
只要当局认为你“没对社会做出足够贡献”就有可能被指控并判刑。
经典的比如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老哥。
Joseph Brodsky 布罗茨基自1955年起辍学谋生,先后做过车工、司炉、医院太平间运尸工、水手等13种工作,并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
看起来还不错是吧,典型底层劳动人民,偶尔写写诗。工地诗人嘛这不是?
然而,1964年的审判中,当局就认为
“他的一系列零工和诗人的角色不足以对社会做出足够的贡献。”(A 1964 trial found that his series of odd jobs and role as a poet were not a sufficient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因此被判社会寄生罪,关五年。
然后72年这哥们被剥夺了苏联国籍,当局告知“苏维埃欢迎他离开”。
他只好润到美利坚当起了专职诗人,并在87年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Reference:
- 1.Roxana Tarhon, “Cum arătau și cine erau cei care asigurau ordinea în societatea comunistă”, TVR, 28 April 2020
- 2.Those who do not work must be put under arrest (Russian), a gallery of intellectuals accused of the crime of "parasitism", Kommersant
编辑于 2023-10-31 09:1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Bailey - 600 个点赞 👍
我一直很疑惑,苏联的体制,从上到下,就是简单的帝制和奴隶制的杂交,从这个失业罪(也可以叫怠工罪,whatever)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主之间存在竞争,奴隶的待遇其实也是在不断改善的。
就这么个不如奴隶制的体制,还有这么多信奉者,且大多数人明显不属于奴隶主那个级别,不由我对这些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担心和怀疑。
发布于 2023-10-31 02:5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老甜 - 477 个点赞 👍
竟然还有人强调这是社会寄生罪,不是失业罪,玩文字游戏吗?按照这条法律,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算你社会寄生,就会被抓过去坐牢并劳改。
这不就是失业惩罚吗?
这样只会进一步打击劳动者的议价能力。
何况后期这个法律还进一步扩大化了,打零工和从事认为不够正经的工作也会判这个罪。
而且完全没有标准,成了堪比流氓罪的口袋罪。
发布于 2023-10-31 20:59・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陈云 - 293 个点赞 👍
熟悉维克多崔的都知道,当时苏联你到了年纪必须得有工作,就是这个“社会寄生虫罪”。因为摇滚乐手不是正经工作,所以摇滚青年为了躲避这个罪名都会挂靠一些单位,比如崔就在烧锅炉。
在烧锅炉之前,他在一家浴室里打扫卫生,每天只需要上一小时,但因为是晚上10点到11点所以他换工作了。
烧锅炉只是个幌子,他们把这地方当摇滚俱乐部玩。
【【维克多·崔】锅炉房里的偶像纪实】 【维克多·崔】锅炉房里的偶像纪实_哔哩哔哩_bilibili
实际上是有这种罪名的,但规避起来很简单,至少80年代很简单。
发布于 2023-10-31 21:49・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誅诺.Offical - 271 个点赞 👍
答案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失业罪”,这显然是某些不学无术的朋友为了吹狗哨凭空捏造的,事实上在列宁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苏联,唯一接近的罪名是“社会寄生罪”(Тунея́дство),其诞生于1951年7月2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一项《关于打击反社会寄生分子的措施》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具备工作能力却逃避劳动,过着“寄生生活”的人将被强制安置并参与劳动。
换句话说,居家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等等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并不在该法令范围内,就业本身并不是该罪行的唯一衡量标准,该法令只针对那些具有劳动能力、但故意不从事劳动而依靠乞讨或违法乱纪等等来生存的“寄生虫”,其初衷既是为了贯彻“不劳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苏联1936年宪法就着重强调了该原则),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同战时前后方、沦陷区新生的资产阶级进行残酷斗争,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因此,实际上该法令具有浓厚的政治因素,是布尔什维克消灭资产阶级对社会寄生的一个延续,远不是该问题中“失业罪”这种似乎“你找不到工作就要进监狱”的莫名其妙的罪名,然而遗憾的是,因为战后苏联百废待兴有更多更急切的问题急需解决和领导干部不够重视相关问题,没有积极落实等原因,该法令其实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关于这一点,我的这篇旧文已经根据档案文件论述的很清楚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移步阅读:
至于说某些将这个本就子虚乌有的“失业罪”进一步和另一个苏联史经典谣言,即所谓的“怠工罪”混为一谈的朋友就更是贻笑大方,算是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一遍谣言和谣言之间是怎样串通在一起,然后互相“佐证”的,也算是“反面教员”了,关于苏联时期所谓的“怠工罪”在这两篇文章中有详细讨论,在此就不加以赘述了:
编辑于 2023-10-31 20:19・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炭翁 - 2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的大脑又升级力 - 225 个点赞 👍
苏联的失业罪(社会寄生罪)连流浪儿童都不放过。未成年偷面包直接枪毙,悲惨世界背景要是苏联不是法国直接剧终。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沙莫宁是在斯大林政权期间被捕的一名青少年。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政府将无家可归的孩子视为对公共秩序的威胁,于是在1935年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儿童在适用所有刑事处罚时承担更大的责任,将这样做的年龄降至12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沙莫宁于1937年被定罪,并被带到射击场处决。
沙莫宁的档案数据、照片和信息表明他偷了两条面包,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被枪杀时只有13岁,但根据其他来源他当时15岁。在约瑟夫统治下被枪决的人的档案在1990年代短暂开放,但很快被关闭。沙莫宁这个时期最年轻的被处决者,但不是唯一的未成年人,根据苏联公开档案,约有69未成年人被枪决。
编辑于 2023-11-01 20:0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another - 2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马克安东尼 - 193 个点赞 👍
这无非就是英国“济贫法”的苏联特色版本,当穷人知道自己一旦选择不找工作,等待他的将会是强制劳动和不如流浪的生活环境之后,他自然会去找一份工作,无论那份工作的工作强度多高,工资多低,待遇多差——这总都能比济贫院好。这种法律有效的打压了劳工们的议价权,因为不工作的人会被抓走去强制劳动,工厂主们自然有恃无恐了(顺带一提,这个法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废除了,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取代了济贫院)
所以所谓的“失业罪”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不找工作就给你安排一个,这看似很好,但是能空出来给这些“懒汉”们的会是什么好去处吗?如果他们真的有能力找到好地方去,又何必一直失业等着被抓呢……旧社会广受诟病的法律在“新社会”换了个名字之后就能堂而皇之的存续下去……
只能说不管名字如何切换,一些东西是永存的。例如左壬常说的“剥削”,换成“必要的牺牲”之后似乎就变的温情脉脉了,但是其内核是不变的,就像给刀子改个名字也不会影响这玩意捅进你的身体之后会带来伤痛一样。
发布于 2023-10-31 22:4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守法公民李四 - 1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夜幕 - 1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丽奈齐普拉斯聂 - 130 个点赞 👍
一般认为,苏联(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晚期之前)基本消灭了社会失业现象,尤其是解雇非常困难,再加上全面的基础教育和工作分配,想失业需要费一番力气。出现失业或是以各种罪名被判刑还是以个别情况为主,至少远远低于西方同类水平。
不过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因为在长期的西方腐朽堕落还有三个星期就要灭亡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失业是一种百害无一利的恶劣现象,所以西方中心主义一厢情愿地认为,失业是不好的而充分就业是好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大笑三声了,这帮人实在是没见识,他们需要一些真实的东方社会体验。
我们首先来读一读《新世界》(“Новый мир”)杂志 1987 年第 6 期发表的尼古拉·彼得罗维奇·施梅列夫 (Nikolai Petrovich Shmelev) 的文章“Авансы и долги”。这篇文章也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纲领性经济文件之一,值得细读。原文可参见:
这篇文章提及就业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自然失业率保持在高于2%的水平上,不能假装其不存在。
其次,岗位空缺不断出现,需要培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来承接需求,这需要加大投入。
下面就精彩了,我直接上译文:第三,我们不要对寄生于就业保障的信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视而不见。今天,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涣散、酗酒和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充分的就业造成的。我们应该无所畏惧地、以商业的方式讨论我们能够从相对较少的劳动力后备军中获得什么,当然,这些后备军并不是完全任由国家摆布的。这是一场关于用纯粹的经济强制取代行政强制的对话。失去工作、领取临时津贴或被派往任何地方工作的实际危险是治疗懒惰、酗酒和不负责任的良药。许多专家认为,向这些暂时失业的人支付几个月的足够津贴,要比让大批无所顾忌的闲散人员留在生产中便宜得多。
参考原文:В-третьих, не будем закрывать глаза и на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вред от нашей паразитической уверенности в гарантированной работе. То, что разболтанностью, пьянством, бракодельством мы во многом обязаны чрезмерно полной занятости, сегодня, кажется, ясно всем. Надо бесстрашно и по-деловому обсудить, что нам может дать сравнительно небольшая резервная армия труда, не оставляемая, конечно, государством полностью на произвол судьбы. Это разговор о замене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го принуждения сугуб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м. Реальная опасность потерять работу, перейти на временное пособие или быть обязанным трудиться там, куда пошлют, — очень неплохое лекарство от лени, пьянства, без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и. Многие эксперты считают, что было бы дешевле платить таким временно безработным несколько месяцев достаточное пособие, чем держать н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массу ничего не боящихся бездельников, о которых могут разбиться (и разбиваются) любой хозрасчет, любые попытки поднять качество 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ь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труда.
这里还要补充一下,当时普遍将酗酒视为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因,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结果也是一败涂地结束了。当然,禁酒运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有机会可以细说。
据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科斯塔科夫(Vladimir Georgievich Kostakov,苏联和俄罗斯经济学家、科学组织者、经济学博士、教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科学研究所所长,后任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科学研究所所长)表示:
从70年代以后的大约15年里,大多数企业、机关和组织的劳动强度水平都明显地下降了一一往往在那些有一个人就能胜任工作的地方,习惯的办法却不得不放上两个人,甚至还要放上三个人。实有的多余人员要超过空闲工位好几倍。
——Костаков В.Г. Полная занятость. Как мы ее понимаем? // Коммунист. 1987. - № 4.
那些最明显的、处在表面的过剩的工作人员也不少于1000万人(国民经济中1亿3千多万就业人员中的过剩人员)。
——Костаков В.Г. Занятость: дефицит или избыток? // Коммунист. 1987. №2.
在《国营企业法》发布之后,《消息报》于1988年2月12日发表文章称:在本五年计划中,要从社会生产中精简300万人,到2000年,被裁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
——О. Осипенко. Проблемы развити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трудов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 11. 1988. С. 22 ; Известия 12 февраля 1988 года.
更有趣的是,在苏联令人极其绝望的晋升制度之下,产生了明显的就业倾向现象。
1980年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77%的青年工人在工作期间未提过级,60%以上的青年工人由于看不技能能级提高的前景而想要改换职业。已经想要调离工作的人中,只有11%的人认为有可能在一年内提级,41%的人认为只有经过5~10年才能提级。
——А. П. Верова. Рабочий класс и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прогресс а условиях развитого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Горьгий, Волго-Вятское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1981.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之下,苏联全国在1970~1983年内,非生产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生产部门。见1983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388页:
上面划线的第一行为工业,后三行则为贸易、餐饮、供销、消费服务、医疗保健、公共教育、文化、社会服务教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服务等等类别,第一行的增长仅为16.8%左右,后三行则均在35%的水平以上,其中居民消费服务的就业人数增长高达50%。这些数字说明充分就业的背后是晋升无望,普遍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混日子。这种就业人口努力向非生产行业倾斜过去的现象既体现出随着经济逐渐成熟必然表现出第三产业壮大的客观规律,也能反映出苏联群众开始厌恶一线生产工作,因为显然第三产业能提供更多晋升职务和增加工资的机会。
对列宁格勒几所中学的1965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将职业按照吸引力排序:
这个结果说明,“工人天堂”苏联的职业选择倾向似乎和其他国家也没有什么不同,车工可能是工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仅排第55位。相关调查和统计细节可见《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
所以,相对于失业,或者说失业是不是罪的问题,苏联更大的威胁是就业太充分了,充分就业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让苏联人在僵化的体制之下得过且过,消磨了他们奋起实现改革的斗志和智慧,直到他们浪费了最后的时机,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
The main obstacle to further reform in the Soviet Union isnot one or another generation, institution, elite, group, orleader, but the profound conservatism that seems to dominate almost all of them, from the family to the Politburo, from local authorities to the state nachalstvo. Put simply, the SovietUnion has become, both "downstairs" in society and "up-stair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ne of the most conservative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deed, public opinion polls in recent years suggest that ordinary Soviet citizens—or at least the Slavic majority—are even more conservative than some segments of the ruling elite.
苏联进一步改革的主要障碍并不是某一代人、某个机构、某个精英、某个团体或领导人,而是似乎主宰着几乎所有这些人的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从家庭到XX局,从地方当局到国家议会。简而言之,无论是在社会 "下层 "还是在政治体制 "上层",苏联都已成为世界上最保守的国家之一。事实上,近年来的民意调查表明,普通苏联公民--至少是斯拉夫民族的大多数--甚至比某些统治精英更为保守。
——Rethinking the Soviet Experience Politics and History Since 1917 . Stephen F. Cohen
从这个角度看来,实际上大多数苏联工作人员都属于“工作不力的人”,但到此时苏联已经没有了改变这一切的能力,枪毙不过来了,只能等待自己走向灭亡。
编辑于 2023-11-02 17:3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老岳 - 126 个点赞 👍
这个炭翁真是给我整得生理性不适,我们先欣赏奇文啊。
该法令只针对那些具有劳动能力、但故意不寻找工作从事劳动而依靠乞讨或违法乱纪等等来生存的“寄生虫”(注意,暂时找不到工作或被开除,即真正意义上的“失业者”并不在此范畴内),其初衷既是为了贯彻“不劳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苏联1936年宪法就着重强调了该原则),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同战时前后方、沦陷区新生的资产阶级进行残酷斗争,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不劳者不得食是吧?
高中生劳动了吗?能得食吗?
同龄人已经有工作能养活自己的了,高中生特殊?
2.就苏联惨需要恢复经济?德国,日本,我国那个不损失惨重?
还资产阶级,搞出来1946年乌克兰大吃饱的是他们?
补充一点,苏联自称是老马的传人,可老马本人只说过按劳分配,可没说过不劳动就是犯罪,老马自己还总靠老恩接济呢,坏了。
编辑于 2023-11-05 09:52・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水月 - 1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田横五百士 - 117 个点赞 👍
这恰恰是苏联可怕的地方所在。其他正常地区失业会给你发救济金,而苏联却要将你治罪。可见苏联只是口头代表巩仁利益罢了,结果却实行了这种东西。最终的解体也毫不意外。
发布于 2023-10-28 15:0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铁石 - 10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鼠人 - 100 个点赞 👍
首先,没有失业罪。
其次,类似的罪名叫寄生罪。
第三,高情商:寄生罪。低情商:不老老实实按照官老爷的意志和安排进厂当牛马打螺丝反而躺平去当佛系青年三和大神罪。
编辑于 2023-11-01 15:1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沉默 - 87 个点赞 👍
果然只有无产阶级才最了解无产阶级,收拾起来才最厉害。
苏联的《反寄生生活法》本来就是“失业罪”,因为该法令规定正常男性一年失业四个月将负刑事责任。
这不是“失业罪”是什么呢?
另外,苏联时期曾多次颁布过针对“失业人口”的相关法令和规定。
比如1970年2月23日,苏共部长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强同逃避社会有益劳动并过反社会寄生生活者斗争的措施》的联合指示。
同年3月,乌兹别克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规定18-59岁男子全劳动力和18-55岁女子全劳动力每年工作不超过四个月就是“寄生虫”,要负刑事责任。
4月,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重新制定了反寄生虫法,增加对付故意失业人员的法条。
编辑于 2023-11-01 17:0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mo - 52 个点赞 👍
这要看是斯大林时期还是赫鲁晓夫及之后的时期
斯大林时期
可以不审就定罪
可以完成不了生产任务就直接物理消灭
无论是寄生虫罪还是怠工罪
都差不多
类似于高级厕所的高级茅坑
轮不到你蹲
最简单的还是扣个间谍帽子直接毙了
主要是一个省事儿
赫鲁晓夫及之后
恢复了正常的法制制度
这些罪名就成为旧资本主义国家常见的反流浪法的苏联形式了。
发布于 2023-11-01 01:3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阿廖沙张 - 45 个点赞 👍
还是要跟美国学习,比如游荡罪。
The term loitering refers to lingering or hanging around in a public area without any apparent purpose for being there.
有没有工作另说,站那没事干都不行呢
发布于 2023-10-28 12:0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饼当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摸鱼的省略号 - 41 个点赞 👍
粉红的世界观
美国有双休,工资不拖欠,还涨薪,不无偿加班,但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这些行为属于剥削。
苏联和类似的国家,强制劳动,强制工作,工资拖欠,讨薪犯法,工资不涨,但因为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这些不属于剥削。
发布于 2023-11-16 21: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DKTA - 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fe kokori - 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吃瓜群众 - 20 个点赞 👍
不论碳指导如何洗地,核心只有一条:苏联人有没有拒绝工作的权力?
很明显碳指导也给出明确答案:没有。
那么你就可以判断了,你愿意放弃这个权力吗?
如果你愿意。碳指导的逻辑在这里就自洽了。
如果你不愿意。别说什么建立地上天国了,就是地上天国立刻降临,在这里也逻辑自洽不了。
发布于 2023-11-03 17:1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来自深渊 - 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IAO C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眼冷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