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原话如下:
古希腊罗马存不存在真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亚里士多德存不存在?
是吧,古希腊三圣贤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据说他写了100多本书,1000多万字啊,然后留存下来是300万字,这里面疑点太多了。
第一,13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突然冒出来的。
然后什么都懂啊,光学也懂的话,伦理学也懂,经济学也懂,政治学也懂。
这胡说八道,不存在这种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写的太多了,西方造假造过了,写了300万字啊。
这肯定不符合物理学原理啊,因为(西方)古代没有纸啊,是不是,他们说用紫莎草,就是埃及进口的,就是进口很贵很贵的。
然后西方自己是羊皮纸,羊皮纸很贵的,羊皮得用小羊做啊,老羊皮还做不了知道吧。
那古代饿的像个鬼似的,那肯定都是那个那个,养得肥肥的,吃了再处理那个皮啊。
小羊皮就给你宰了,那多贵啊。
问题就出在这就古典时代啊,写作材料非常紧张,所以所有的那个经典,应该都是很简短的,咱们中国就很符合这个规律,对吧。
我们中国古代的那个书写材料,第一是丝帛,那都是国王才能用的,太贵了。
老百姓用的是什么?竹简对不对,竹子加工一下,用墨写上去,写错了拿个刀刮一下。
所以古代知识分子带支笔,还得带个刀,所以叫刀笔吏嘛,就这么来的啊。
那所以我们那个历史是很确凿的,然后我们古典的文献是非常符合这个规律的,简短,智慧高度浓缩。
所以论语15900多个字是吧,道德经5700多个字,世界兵家之首孙子兵法6005个字。
那么亚里士多德搞了300万字,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啊,因为专家分析过啊,300万字是什么概念呢?
就整个地中海地区,包括整个欧洲,整个黑海,整个小亚细亚,整个那个北非绿洲,100年全部的小羊皮给他们家,(都)写不下来。
知道吧,所以现在我对西方的问题说,就是第一,这个人应该是不存在的啊,这么完善知识体是不可能的。
第二,(假设)就是存在,他写在哪了?知道吧,肯定是假的,知道吧。
金灿荣的质疑很有道理。
他的第一个质疑点“13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突然冒出来的。”
这确实是一大疑点,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无法孤立存在,特别是大学者必定会和其他人有交流碰撞,被不同人记录下来。
以我国的老子为例子,礼记、吕氏春秋、战国策、列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著作都有老子的记载。
其次,老子的道德经有出土文物,而且不止一个地方出土过,比如公元前4世纪的郭店楚简、公元前1世纪的汉朝马王堆版本。
而且由于古代的抄写以及其他因素,不同版本有细微差别。
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和“道可道、非恒道”,两个版本的区别,就是为了避讳才改了一个字,现代通用版本是曹魏王弼版本。
再次,关于道德经,有很多相关著述注释,比如韩非子的解老,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等等。
第四,关于老子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很多学派,光是先秦时期就有三十多个流派。影响比较大的有庄子的老庄学派、稷下学宫彭蒙的黄老学派、杨朱的杨朱道家。
那么按照相同的标准去对照亚里士多德会怎么样呢?
第一项,出土文物,这点根本没有。反倒是他同时代的托勒密、亚历山大大帝等人有在文物上出现过。
第二项,书稿的版本。最早的亚里士多德书稿是13世纪的拉丁文译本,是从阿拉伯翻译过来的。
现在的通用版是1831年柏林科学院整理编辑的,而之前的各个版本统统没有考古成果,包括那个拉丁文版和阿拉伯原版的,统统没有考古成果。
第三项,古代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讨论、注释。没有,根本不存在。
第四项,相关学派。据说亚里士多德有创建吕克昂学校和逍遥学派,也统统没有可考证的痕迹。
对比老子和亚里士多德我们会发现,亚里士多德在1400多年时间里都是一片空白。
如果按照西方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的标准,那亚里士多德当然是一个虚假的存在。
金灿荣质疑的第二点是那么多字,他写在哪里?
这也是很合理的质疑。一是不符合时代特点,古代由于写作材料匮乏,大多言简意赅。
比如从文学作品上看,明清之前多是诗词,小说是到明清时期纸张成本大大降低才开始流行,到现代网文则轻松百万字以上。
二是从创作内容上看,官方著作《史记》也才五十多万字,我实在很难想象在还没发明纸的时代,能写出一千万字的是什么存在?
同时代中国除了史书之外的书,字数普遍在10万以下,最多也就10万出头。按平均一本10万字算,亚里士多德要水100本才能写完一千万字。
这种水字数能力,让亚里士多德穿越到现代,岂不妥妥一个网文大神?
不过我还是相信以后能出土亚里士多德文物的,以西方人的节操,要是让他们看到我的质疑,下星期就能出土亚里士多德遗体,还是栩栩如生的那种(参考前几天墨西哥外星人),附带一千万字大理石石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