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特意去搜了这个视频,给我的主观感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为她的学生感到难过,并很可怜这些学生。
只用批判性思维来辩证的看视频。引号内为她的原话。
1,“3500万”是什么概念?用了14年得到了3500万这个数字,但这很明显有事实错误,那就是伤亡3500和被屠3500的区别。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59-61年,因为某人一句话而掀起的跃进,也达到了3500万或远远以上。所以两件事不比较就没有具体概念。
2,“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历史名词,并不是现在的日本。大清帝国也是一个历史名词,并不是现在的中国。当你得知满清做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后,再听到大清帝国的时候该不该充满仇恨呢?当你知道李自成破甘州后屠杀军民,应不应该充满仇恨呢?可见,讲历史的时候,要保持平常心,并且要讲清楚,不要藏着掖着。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大屠杀这种事件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其实都是在不断循环的,所以不管是被屠杀,还是屠杀别人,都要算成耻?那自相残杀岂不是更耻?被侵犯,这叫遇难,你遇到灾难,这并不耻辱,我弱小你强大,你欺负我是你的耻辱。但是我弱小,我还自相残杀,不自省自知,也不自立自强,这才是耻辱。再说汉唐盛世时难道就没有侵略过别人?元朝的时候没有打到过日本吗?所以铭记历史,只记被欺负的?欺负别人的时候就不提勿忘历史了,这不是双标吗?其实就是针对日本。讲历史,不讲清楚,不客观,那落脚点就是民粹。
4,“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先辈... 杀父之仇,血海深仇,怎么能忘,怎么敢忘?”如果不是被日本人杀的呢?如果是因为自相残杀而被杀的呢?找谁算账去?被你们杀了就行,被日寇杀了就不行?那如若问题是人被杀了需要报仇,而且必须要充满仇恨,但是对象并不是日本该怎么办?当然,她说了真话她工作可能就丢了。但是不觉得虚伪吗?
5,“国栋班,可以成绩不好,但是不能崇洋媚外,否则跟校长说我教不了,爱去哪去哪”,仅仅是因为听到某个历史名词的时候一位学生的态度不够严肃,就定义为崇洋媚外是否过于宽泛?然后还要用剥夺学籍来威胁学生?结果这个老师自己腰间佩戴的是6k多的Celine(法国奢侈品牌)皮带,穿的是西服,留的也是西式头型,那算不算崇洋媚外呢?
6,“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就不配当中国人... 毫无生路”,说的真狠,所以这个老师就是觉得,不爱国的学生就应该被赶尽杀绝。我们应该庆幸她只是一个小老师,祸害的只是一个班级,而不是一个拥有国家级别极大权力的人物。她说的这番言论,再看她自己的西洋装束,岂不是分分钟在自我反噬吗?
当没有给爱国定义,给崇洋媚外定义,或者是有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情况说明下就拿来给人贴标签,并扬言要惩罚对方,这是什么行为?这种人教出来的孩子只会跟她一样狭隘,充满着仇恨,并对社会产生破坏力。她认为爱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你不爱国你就不是人,那我就可以把你作为畜生来处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把一个人用某种定义成非人以后,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就是反人类的呀。仅仅是因为你拥有了至高的道理?如:不爱国,崇洋媚外,不是人,所以可以用这样的手段去对付他们,那些默认的公序良俗,道德文明全部都没有了,想想这样的老师还有多少名?网上支持点赞的人也是不计其数,这是一个让我惊讶和震撼的点。
一个人是否被人尊重和爱不爱国有什么直接关系?希特勒不也爱国吗?他得到了尊重吗?那黑社会也可以很团结啊,恐怖组织也可以很爱国啊。简直毫无逻辑。你爱的只是执政党而已,而这个爱也是它教你怎么爱的。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它说什么是爱才算爱,否则胡适,鲁迅他们也可以都被定义为汉奸走狗卖国贼?
我认为。给学生讲历史,就要讲清楚,不要藏着掖着,更不要绘编;而学生学历史,更要保持平常心,从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反思因果,而不是听到某个历史名词的时候因为态度产生了多样化,比如不够充满愤怒,就被炸毛老师威胁。看历史事件,你可以反思战争,反思权力,反思制度,反思政策,但肯定不是这个老师说的,就是要记住仇恨。何况仇恨的对象是一群死了的人,一个不复存在的团体。总之,这个老师,不论历史史实还是意识形态,有很大的问题。结论,这个老师有严重的狭隘民族主义仇恨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