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可以讨论一个话题——古典的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姑且斗胆为这种概念取一个名字“古典社会主义”——毕竟如果把这种玩意叫做“封建的社会主义”还是过于一针见血且口味辛辣了。
这个概念主要是探讨古典时代的诡异的平等观、真空中畅想的社会主义,梦里的大同天下……诸如之类的概念。
圣经中的平等观念——《约伯记》第31章:“造我在腹中的,不也是造他吗?将他与我抟在腹中的,岂不是一位吗?
当注释到这一段时,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给的注解是:“唯有造物主超越一切,当上帝审判,该如何作答?人人生而平等”。是格里高利一世第一次将基督教平等观从含糊的诉求提炼为明确的文字。
这种上帝之下皆为天主羔羊,所以大家平等的诡异平等观念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吧——在神面前凡人都是蝼蚁,所以众蝼蚁平等。
一种另类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侯”。
后来的宗教改革家也多都在这种概念上做文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In God, people is equal.”
这句话出自十八世纪的英国年轻议员威廉威伯福斯,他21岁就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致力于废除黑奴议题,提案遭遇多次失败仍不气馁;他成功统合了分裂的势力,与保守势力抗衡。在他多年努力下,最后英国国会终于在 1807 年通过废除奴隶交易的草案。
圣经中的古典社会主义——也是类似的逻辑,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所有信基督者都是一家人,理应共享未发酵的面包和水。
还有很多诸如关于富贵者想要进天堂难度就像骆驼穿过针眼的论述,核心观点在于抑制贫富差距。
这些原教旨主义基督教义还有很多“具有古典社会主义”的内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既然中世纪基督教已经盛行于整个西欧世界,那么这些中世纪的西欧国家一定都遵循着这些美好教义,这些国家的子民一定过得很好对吧?
对吧?对吧?对吧?
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些诡异的平等观念,真空中畅想的社会主义,梦里大同天下并没有让西欧国家变得先进发达,平民也没有过得很好,教会兼并大量上好的土地,教士们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七丘之城的圣座,譬如波吉亚家族的罗德里戈教皇冕下靠贿赂红衣主教和罗马城的贵族上位,为此还欠了一笔巨款,于是上位后大肆搞钱回本,公开承认私生子如大名鼎鼎的凯撒·波吉亚,他的情妇有着“上帝的新娘”这种讽刺外号。
然后就是文艺复兴开始,各路宗教改革家打起来原教旨主义思想的旗号起家,那些空想的古典社会主义基督教义终于能闪亮登场了!
那么中国的古典社会主义思想在哪里呢?一般在墨家思想里找,在道家观念里找,譬如天下大同这种原本是墨家概念然后儒家挪用的观念。
那么这些空想的古典社会主义思想能像西方宗教改革时期一样,包装包装然后闪亮登场吗?进入政治战场角逐一番?能吗?
我们看马克思先生是怎么描述的——
“法国和英国的贵族,按照他们的历史地位所负的使命,就是写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在法国的1830年七月革命和英国的改革运动中,他们再一次被可恨的暴发户打败了。从此就再谈不上严重的政治斗争了。他们还能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但是,即使在文字方面也不可能重弹复辟时期的老调了。为了激起同情,贵族们不得不装模作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去写对资产阶级的控诉书。他们用来泄愤的手段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呵,封建的社会主义!
(到底算封建还是算社会主义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