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InterRAO)于本周一(10月2日)表示,已开始限制对中国的电力供应,同时关于电力供应涨价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该公司的一位代表说,与中国的谈判仍在继续,我们从今天开始实施部分限制。
该公司上周称涨价与俄罗斯于10月1日开始执行新出口关税有关,因此将对一些国家客户的电价提高7%,如果客户拒绝接受,将限制或切断供应。俄罗斯上个月宣布对多种商品征收与卢布汇率挂钩的出口关税,但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除外。如果卢布汇率低于1美元兑80卢布,税率将从4%提高到7%。目前,美元对卢布的汇率为98.36。
这波涨价受影响的国家包括中国、蒙古、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分离的南奥塞梯地区。蒙古已在谈判后同意提高电价。目前,中国是俄罗斯在欧亚经济联盟(该联盟由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前苏联国家组成)之外的最大电力出口市场。
俄罗斯电力涨价并限制向我国出口电力事件,让很多网友褪去早年间支持俄罗斯攻打乌克兰的狂热,有网友直接嘲讽:「哪有儿子和老子谈判的,涨700%对儿子也是合理的」、「越虐越孝顺」等。
对俄罗斯长期采取妥协态度要不得
很过国内学者早年在中国期间就曾痛批中国与俄罗斯签订长期的高价石油合同。他们认为面对前苏联、俄罗斯在疆域和经济上的欺凌,从来都是妥协态度不可取。
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就向中国东北地区供电。2012年,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旗下公司「东方能源公司」建设了「阿穆尔-黑河」5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该公司再与中国签署为期25年的长期供电合同。
此前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曾以亏损为由,要求提价并多次发出威胁减少供电或断供。
去年5月,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系统公司对芬兰「断电」。中国网民一片幸灾乐祸之声。芬兰启用两座备用电厂摆脱困境后,墙内自媒体再酸芬兰电价成本拉高,未料今日东北的用电紧张情况沦落不堪境地。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价格变动与供需关系始终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与外交策略。近期,俄罗斯的电价调整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涉及到的利益博弈与战略考量,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1. 俄电力涨价背后的原因

俄罗斯电力企业RAO近日宣布,因考虑到出口关税浮动,准备与多国,包括中国、蒙古、阿塞拜疆等,展开电价谈判,目标涨幅为7%。深入剖析原因,这次的调价与俄罗斯政府近期的关税政策变动密切相关。为了维护国内市场,俄罗斯从10月1日起,将部分商品的关税与卢布汇率挂钩,电力也在此列。
但这其中存在疑点。俄方提出的7%涨幅,似乎是基于卢布与美元汇率的最高关税标准。但事实上,若美元与卢布比率低于1:80,这一关税实际上并不收取。这使得涨价背后的算法变得模糊,俄方似乎并没有提及这一特殊条件。

2. 中俄能源合作的复杂性
尽管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在多个领域都在加深,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问题上利益都是完全一致的。如今,除了电力价格,我们还可以从俄罗斯在供油、供气方面的多次价格调整中看到这种复杂的利益博弈。
3. 中国的战略应对
在当前的能源市场格局中,单一依赖是风险的,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命脉的能源供应问题上。俄罗斯此次以涨价和限制供电为筹码,明显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这也提醒我们,在全球能源政治格局中,我们必须坚持多样化供应策略,并积极加强自主研发与战略储备。
结论
全球能源政策的变动与博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深化与各国的合作,又要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俄电此次的涨价事件,是一个小范围的风波,但也是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参考。我们期待更多的策略与合作,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