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内很多教材的编写确实有问题
一本教材写得好不好,我认为最好的评判方式就是一个仅具备该教材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能否只通过这本教材独自达成学习目标
就拿我个人比较熟悉的来说,为什么说Klein的有机化学是一本优秀的教材?
首先,每一章都有一个基于生活情景的引入,让你知道你即将学习的东西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在哪里

然后,有完整的解释让你从0开始对要学习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接着,对关键知识点提供基于实际题目的例题,解析,引导,再让你自己练习

还穿插大量生活实际案例

最后是每章的归纳总结,不用自己做笔记

三级不同难度的习题

所以这本教材虽然厚的批爆,但用它来学习却很轻松

很多国内学生第一次接触外版教材,都会被其厚度震撼,国产教材两百页能讲完的东西外版教材能洋洋洒洒来个一千多页,我当初第一次接触外版教材也被震撼过,说实话单论页数看着很劝退,虽然页数原因的一部分实际上是英语信息密度不如中文高
但如果你真的能定下心,去从头开始啃外版教材,你反而会感觉外版教材比国产教材学起来轻松,仿佛像在看课外科普读物,深入浅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为什么国内化竞生喜欢邢大本?邢大本我也啃过,可以说邢大本编写过程绝对是充分理解吸收外版教材编写原则的著作,一样也是深入浅出,从细节入手,非常适合自学
但是这么好的教材,很多学校放着不用,去用一些烂教材
更不要说很多人都吐槽过的马工程之类的烂教材了
国内不是没有能力写出好教材,只是好教材因为某些原因,最终只能靠口口相传而不能成为学校指定教材罢了
教材的审核体系,我觉得真的应该改改了
靠“专家”去审核教材并不可靠,因为“专家”自己已经掌握了教材应该覆盖的内容,很容易出于直觉就忽略教材所缺漏的内容
教材审核,应该跨行业审,比如让一个机械的专家去审化工的教材。为什么?因为机械的专家他对于化工的了解并不全面,但他的学习水平是有保障的,让他来审,看能不能只依靠教材无障碍自学,如果可以,才说明这个教材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