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7个

为什么国内国外看到的巴勒斯坦被蚕食图完全不一样?

日頭照
101个点赞 👍

1.国内大一统与改朝换代的线性思维与思想钢印太深了,在思考外部问题的时候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脑补而不知道在历史上,自己这套两千年帝国制才是稀有的。

事实上全球大部分国家在历史上,只有民族国家建立后才出现浓厚的民族观念,领土观念,与国内帝国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完全不是一码事,领土都是不同王国,势力反复拥有的,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主人可言,直到了近现代开始,领土问题以条约来划定。

2.所有走出非洲的智人都或长或短的时间呆在中东这块区域,巴勒斯坦和犹太人也都是在现区域居住很久的古老土著,从历史上来说没有谁拥有绝对的道义。

3.曾经奥斯曼帝国统治着这块区域,之后又被英国人接管,这里土地的所有权如果按照之前来算的话要么给土耳其,要么英国,反正不属于巴勒斯坦也不属于以色列

4.以前犹太人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从奥斯曼帝国手里获得定居点,这基本上就是非东亚地区几千年来的基本模式。

中国的城市概念与国外完全不一样,国外是自由民或商人从统治者手里购买某块土地,逐渐经营发展商贸,而商人与工人阶层的壮大产生了政治需求,与领主博弈后演化出了高度自治的城邦,两者的关联最多只剩下名义上的从属以及交税或雇佣。

包括我们觉得很屈辱的租界也是这种逻辑的产物,在国外是很常见甚至中性非贬义的,只不过因为己方战败,所以英法等国不需要出钱购买。接着他们在租界上建立市场贸易点,而且这个不是国中国,因为所有中国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就像几千年下来他们所有的城市发展规律那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太平天国时期大量广东,江浙一代富人都跑到比如上海租界去经商,因为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商贸城市,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包括江浙一代的平民,比如苏北的苦力,苏中的技术工,浙北苏南的商人与同乡一起去那里发展,最后创造了近现代最辉煌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甚至连同样东亚的日本,堺市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城市(拥有规模庞大的商贸,财力与强大的武装,也是政治力量),它的发展模式也很接近前者的城市概念。

而这种从市变成城市的这一套社会演变,从领主手中变成自由民进而用商贸促成这一切演化的路径也有些类似于日本在室町时代的大量庄园农奴出走,成为自由民后自发建立了以惣为组织的村落包括发展出城市,无论种田或商贸或做雇佣兵,导致了日本在战国时代的社会结构是最接近于西方的。(也是近现代转型比大清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或者简单点说,就是集拳,大一统与分拳,分封制的不同导致)

以色列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城邦国家,和雅典,斯巴达没什么区别,而巴勒斯坦人也就是这个城邦外的游牧民族,本质上双方都不符合国内印象流定义上的那种国家含义,在二战后也都属于在无主地上讨生活,都是只是依照规则生存而已。而到了战后,联合国决议让巴勒斯坦与犹太人共同建国也都是利于双方民族独立,民族自治的,这是保护他们不再受奥斯曼(土耳其),英国侵扰。同时以色列拥有的土地也挺少的,巴勒斯坦人占据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之类大部分土地,双方总体来说还是公平的。(有些人再椿再坏也可以用脑子想想,战后全球疯狂反思二战,极度追求公平,要求左翼化,民族独立的年代,联合国做的决议会非常不公吗)

但问题来了,无论宗教因素也好,政治也罢,巴勒斯坦人在周围国家的煽动下自愿做马前卒,首先撕破战后和平协议,要用丛林法则解决问题,结果呢每次打都是中东其他国家卖队友,实力还菜,被一个小小以色列打成那样。(第一次中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以色列之弱小,美国为首的西方认为它会秒败,连援助都不给了,等着以色列做难民)(我觉得以色列被高估,不是他强,而是周围太弱,我对它的定位就像曾经的泰北孤军,虐菜摧枯拉朽,真遇到主流大国不堪一击)

巴勒斯坦自己要搞丛林法则,自愿被中东其他国家当傻子耍,自己开的战跪着都要打完,打到后面就是土地越来越少,这就是丛林法则啊。(世界上有些国家就这样,稍微重整旗鼓一下就又菜又爱跳,跳多了到后来别人都对自己没幻想了,再想挽回不可能了)

无论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我都没什么好感,我也觉得双方都没有正义与否可言,自己选的路,自己承担后果。

另外个人极度厌恶双方在战争过程中的各种非人道主义行为。

编辑于 2023-10-11 23:36・IP 属地浙江
莱卡想回家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