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怎么看我们的城投债?

度长短权轻重
727个点赞 👍

从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另谋财路,城投债就已经出现,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4万亿大基建防水,城投债也进入高峰。

可为什么经历了近30年发展,到2023年才爆出风险?

有人说是因为实在捂不住了。

但一年多过去了,你听说哪家城投彻底违约了?

一家都没有。

不是已经展期,就是在谈判展期中。

首爆即巅峰,雷声大,雨点小,乐子人裤子都脱了,你就给人家看这个?

种种迹象表明,你看到的,只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

而且,就算爆出来给你看,你还看错了。

这就是乐子人的悲哀,到处看乐子,到处被当猴耍,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乐子。

如果你是乐子人,请直接去评论区开喷吧,千万别往下看了,看完怕把你气死。

如果你真的关心中国,把中国当作自己的主队,那我劝你看完,否则连主队实力都不清楚,只能做个伪球迷。

但凡你创业,做到过几十个分公司规模,就知道所谓“城投债”模式,对于创业期公司而言,就是常规操作。

只要公司想要发展,这一类模式你根本绕不开。

其实,城投债用“爆”本身就是一种误导,难逃标题党嫌疑。

还有说什么城投平台“隐性债务”,中央不知道,这就纯属是乞丐讨论皇上怎么要饭了。

所谓城投平台,基本是地方国资委出资成立的国企。

地方国资委成立个公司,这个公司干啥,你觉着中央国资委能不知道?

这玩笑就开大了。

而且你看中央部委这些领导,哪个履历上没有一长串地方任职经验?

大多抓过经济,很多还当过地方一把手。

就这么一群从底层摸爬滚打,优中选优被调到中央的老狐狸,你地方跟人家玩聊斋?

也就只有乐子人,看谁都傻,谁都是乐子,最后事实证明,只有他们自己是乐子。

既然老狐狸们知道地方借助这些国企融资,为啥之前不管呢?

人家的具体想法我不知道,但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类似的事,我在公司没少干。

像我们这种O2O项目,线下非常重。

业务一旦铺开,全国几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上百人,想总部集中管理,非常难。

不是不能管,只是管得严了,人家没权力,就要撂挑子。

反正什么都得听你的,你不说我就不干了。

王莽、蒋介石都是这种微操大师,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想要发展,你就得放权。

甚至很多时候,明知有猫腻,也照放不误。

水至清则无鱼,两害相权取其轻,创业公司,最大的利益是发展。

这个阶段,就是“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之所以敢放权,是因为手里握着权柄,想收随时能收回来。

既然风险可控,有利可图,那就放出去,让他们试错呗。

这期间,有利用权力中饱私囊的,我们正经送进去过几个,然后就都老实了。

但也会涌现出一批试点区域,攻坚克难的。

即便最后亏得一塌糊涂,只要初心和能力没问题,就不能罚。

反而换个区域,让他们继续发挥。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种人就是将才。

等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放权的边际收益趋近于0,就要收权。

收权靠什么?

不靠人,靠“法”。

你还别不服,当初放权时,不是都搞极限操作,在边界反复横跳吗?

不服的话,咱们就拿出来深究,看看谁敢保证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就是法家说的“法”,也就是权柄。

你也别说不公平,规矩早就定好了,你不是不知道。

只不过当初你为了业绩,放弃规矩,承担风险,是个人的主动选择。

人家现在要按规矩来,你就只能愿赌服输。

你说这么做会寒了人心?

你放心,想做事的人,才不管寒不寒心。

与其甘于平庸,他们宁愿选择被寒心。

当然,对于那些愿意抓耗子,也能抓耗子的,还是要让他们继续抓。

寒不寒心还在其次,关键得有人抓耗子。

中国几千年,法家这一套玩得明明白白,权力可谓收放自如。

从历次税制改革就能看出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纵观古今中外,罕有出其右者。

所以,你就知道这次“城投债”爆出,是什么性质了吧?

不过是又一次收权罢了,而且比以往还温和得多。

为什么这次要温和些?

因为地方这些老狐狸也不傻,人家当初就留着后手。

为什么成立公司举债?

一是绕开地方不能举债的规定。

二是把举债变成市场行为,通过成立的公司,把政府风险隔离开。

虽然细节上仍然存在各种擦边球,但这个结构大体是有效的。

关键点就在于,公司借债是市场行为,逾期也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解决,而不需要政府出来刚性兑付

这就是为什么昆明、遵义的城投债危机爆出这么长时间,没有下文的原因。

人家在跟债权人谈展期,谈免息,谈还款结构。

好多已经谈成,开始展期,离违约还远着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展期没谈成,地方政府也可以甩锅,让公司走破产程序,说白了,就叫合法赖账。

只不过还不到那一步,地方政府也不想撕破脸,毕竟他还可以两头儿讨价还价。

一方面跟债权人谈,另一方面也在跟“总公司”谈。

意思就是儿子还不上钱,老子能不能帮一把?

你说总公司怎么办?

真要是痛痛快快帮他们还了,就会让他们产生药物依赖,既然有老子兜底,以后借钱岂不更肆无忌惮?

所以,老子就算有钱,也不帮他们还。

这也是我经常跟区域说的话,自己的屁股自己擦,我都帮你干了,要你干嘛?

所以中央一再强调,地方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甚至把“地方政府可以破产”的底线也亮出来了,逼着他们拼命。

其实,老子有钱,也就是发点国债的事,现在利率那么低,几乎没啥成本。

但就是不能惯着他们。

即便最后帮着还,也得让他们先扒层皮,长记性了,老子才能出手。

现在看来,地方已经意识到老子要玩真的,一个个也算拿出看家本领开始化债。

该展期展期,该免除免除。

金融生意嘛,普通人和一般公司也经常有这些操作,城投债没什么特殊的。

但也不可能完全没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信用。

法律归法律,道理归道理。

欠钱不还,少还,或者晚还,就算合法,也不合理,以后再借钱,人家就得想想了。

对于地方来说,这也算是中央利用市场机制,给上了个紧箍咒。

人家说清楚了,不兜底。

在这个基础上,借不借市场看着办。

对于中央而言,这种事影响主权信用评级,2023年底,刚被下调了一次。

你以为中央不知道会有影响?

当然知道。

为什么选择这个节点爆出来?

中美脱钩,美元加息,外资流出,人民币宽松,这几件事结合起来看。

你说这不是挑的时间点,谁信呢?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发布于 2024-02-18 10:03・IP 属地美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墨子连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