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怎么看我们的城投债?

度长短权轻重
824个点赞 👍

谢邀。

各地慢慢消化咯,冷暖自知。


债这个东西,根子上看能力。

18岁小伙进夜总会,他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根棍子扫千军;

48岁老哥进夜总会,哪怕就点一个,关上房门15分钟后就得聊天。

江苏浙江广东去年的土地增值税同比下降49.2%/40.4%/20.5%,但大家都不会太担心这些地方的债务。

例如浙江,去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82.8%,八万亿城投债的夜总会又咋滴,我税得起。

本地产业够硬,就能熬住土地财政泡泡爆炸时的出清。

但像河北广西贵州重庆这些税收收入占比60%左右的,很难受。

土地出让收入前年降23.3%、去年再降13.2%,地方至少四成财力靠卖地。

这连年萎缩,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哪有什么余力救城投债的雷。

贵州和浙江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都很近,一个52.3%一个49.3%。但真到炸雷的时候,这俩冰火两重天。

所以60万亿城投债(含非标)不是均匀的。有些地方能接住,有些地方会直愣愣砸地上。


怎么化债,各地这两年已经表演很多了。

一是卖卖卖。

有矿的卖矿有景点的卖景点,实在没有就把全城停车位经营权打包卖咯。

来钱快,但麻烦是一次性。这年头企业也没几个钱,李达康那样卖两次,地方上也不那么敢了。

二是节流。

最近几个月很多地方的公交车司机和环卫工算倒了大霉,过年了都不发工资。

节流是对的,但自己节自己的流,前面几刀一定会砍在边缘和底层。最后倒霉还是公共服务,多数人。

三,开罚单。

20年至22年,地方罚没收入累计增长了25.9%,远高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整体增速。

你的罚单就是我的工资。

四,先欠着。

说好听点,“展期”、“账期协商”。

拖是很普遍的。毕竟您是一方之牧,真要缓缓也就是一纸通告的事,没几个敢上门催。

但确实很伤企业信心,拖一次跑一批。

五,接着发债接着舞。

去年地方单专项债就近6万亿,较19年翻番;

去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利息1.23万亿,也较19年翻番。

新发城投债至少七成是拿来借新还旧的。例如广西,19年新发的城投债,36.88%拿来借新还旧;到22年,96.38%借新还旧。

反正政府信用必须撑住,上头再骂骂咧咧也得接盘,那就继续吧。


想起十一年前的一篇报道:

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都是卖地资金担保的,政府又掌控着土地资源,通过从农民手中廉价收购过来,再通过天价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通过推高房价卖给百姓,最终实现了通过高房价转嫁给老百姓的路径。

这个债本身已经向全民转嫁了一次,现在的债,是基于转嫁收益后的滚动放大。

没必要受二茬罪。

从现在政策看,上头还是水密隔舱的思路:

救必须救的,救到一个能维持的水平(特殊再融资也不是无限的);

然后放那,后人智慧。运气好的做不良资产运营,运气不好的就一直烂到悄无声息(所以某地在喊“解放思想”,捉急盘活本地资产)。

所以还是躲,躲到有机会的隔舱里。不管是地区还是行业,人口和投资流入始终是核心指标。

政策口绝对明白:真正的化债是靠增长。

因此有一些舱负责把债锁住,有一些负责集中资源搞增长,还可以再多负点债。

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跑到增长的船舱里,希腊跑德国。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城投债大概就这么慢慢熬。可控式爆雷好过连环炸。

不过可能带来另一种风险:越来越难互相理解,毕竟大家身处不同船舱。

在过去普遍增长时代下形成的共识,会被化债期里的分化所严重冲击。

A.T.Field。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4-02-19 13:59・IP 属地广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