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怔人请看宪法第62条第15项,正常人请继续阅读:
战争意志是上升还是下降,并不取决于现役兵力遭受多大的损失,而需要耗尽“国家/民族”的血条。(除了法国)
人类当代的主要国家都能承受巨额损失,实际上乌克兰、巴勒斯坦地区和近30年局部战争发生国的战损很高,但是“国家/民族”的战争意志依然坚定。
按乌媒说法推理,俄罗斯损失40万军人还能继续战斗甚至取得战场优势
摧毁战争意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纳粹德国扛到柏林解放才无条件投降,旧日本帝国挨原子弹才无条件投降,再往前一战英法德奥的绞肉、再往前是欧洲大陆的血腥交战(拿破仑);东亚这边,历次改朝换代和近代史都是持续几代人的血战;南亚次大陆习惯性被屠杀和统治;中东地区的战争就没有停息过…
所以,“一次消灭2~3个航母战斗群”不可能重创美国战争意志。即便美国政府真的打不下去了,也是美国内部矛盾大于外部矛盾的体现而已。
进一“一次消灭2~3个航母战斗群”的关键词在“一次消灭”,即通过一次战役达成消灭美海空主力的目标。有几种情况可以讨论:
- 珍珠港事件2.0:通过一次成功的偷袭战役,打美军措手不及,这显然会激发起美军的反击“战争意志上升”。
- 特拉法加2.0:通过一次成功的正面战役,消灭美军主力,这种情况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强大,但不代表自己占据决定性优势。
- “白起韩信”版本,每一次海上战役都能消灭美军主力,那确定是可能削弱战争意志。
- “霍去病卫青”版本,通过国力碾压和全面动员重构战略版图,这就是题主设定情况了。
另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是,战役目的是消灭美军主力,战略目的是什么呀?
旧日本帝国海军思路是:未来美军也要打败我,不如我现在就打美军,通过造成巨大的损失让美军不打我。
俄罗斯的思路是:北约已经把我逼的无路可走了,不如我先打乌克兰一下,让北约停止针对我,同时再创造一个缓冲带。
↑很显然这俩思路存在非常严重的“想当然”,缺少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缺失的情况下,高水平的领导层不可能选择开启全面战争(甚至俄罗斯都没有开启全面战争)
稍微合理一点的假设包括:
- 美国政府退化成德三,为解救全世界而彻底消灭其武装。
- 美国内部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其他国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因此授权五常消灭其武装。
- 美国政府先侵略我国,必须消灭其武装才能争取和平。
总结来说,我们作为人类文明的开服玩家,应该明白“发动正义战争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你鳖不动,要么是攒“武力”,要么是攒“正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