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理解的通缩其实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
就是经济起不来,怎么样刺激都起不来
大家都在还债,都在休养生息,不愿意借钱,不愿意消费,这个情况如果非常严重就是通缩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关心通缩的问题,大家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会联想到通缩
不是大家工作不努力,工资没有提升,是真的赚钱越来越难了,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
钱都被少数人赚走了,先富的没有带动后富,先富的只会嘲笑后富
所以才导致大家开始聊通缩的话题
等大家生活好起来了,消费也就强了,内需也就起来了
通缩的声音肯定就少了
整体来看当然很难定义通缩,也不容易长期整体通缩
想长期通缩挺难的,大部分经济体主要都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问题
通缩是持续的物价下降,虽然有些定义是3个月以上CPI下降就是通缩,那要这样定义,所有经济体都可能会出现不间断的通缩情况
通缩应该综合的看:
比如说需求是不是不足,货币供应是否出现持续下降
GDP是不是增长完全失去了活力,物价是不是都起不来,还是有结构性,周期性的
包括PPI的下降里面也要把原材料周期波动考虑进去
供给过剩情况具体怎么样,技术进步方面,生产效率方面怎么样
综合以上考虑,最近经济数据已经在回暖,物价其实油价一起来很多东西就开始涨价
并且物价结构性上涨情况很明显,并不是都在下跌,每年都有一些东西很贵
PPI的压力大部分在原材料的波动,后面原材料稳住了,PPI也起来很快
货币的供应量是洪水滔天,一直很充足,只不过M2和M1的剪刀差比较大,消费方面确实还差一点
但是结合全球经济大环境来看,这些也正常
所以要定义通缩,真正的通缩应该是整体经济发展到头了,GDP增长1%都很难了,技术也没办法创新
并且整体物价下降,一切都死气沉沉,长期cpi起不来,不是短期,而且是负利率那种都刺激不起来
很显然,通缩确实不容易,想长期陷入严重通缩是真的太难了,太过于死气沉沉了
因为短期各种因素影响,大环境经济影响,出现一段时间的CPI下滑,PPI下滑,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
这就为什么说我们不存在通缩的问题,我们的GDP增长和国外比算不错的了
这个体量有这样的增长,并且产业升级还在继续
欧美只要停止加息了,全球经济回暖了,经济还可以再继续复苏
如果是那种不管怎么样刺激,拉长十几年来看GDP都基本上一潭死水,CPI一潭死水,全球经济怎么样都没必要刺激到你经济
这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缩,但很多国家经济是发展到头了,但人家还在通胀,还是没有通缩
大部分国家都不容易达标的,经济又差,又通胀的情况反而更多
比通缩更可怕的不是收入越来越低,物价越来越低,更可怕的是,以后物价可能越来越高,收入还是起不来
就业大环境不容易改变,存款利息还越来越多,赚钱比过去更难,但物价还没有下降的趋势,甚至可能提升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经济整体大环境怎么样,怎么定义,这个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的生活未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