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6个

发改委回应「中国是否会陷入通货紧缩」,称「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网
102个点赞 👍

1、宏观是不会承认通缩的。你想,如果现在宏观说:房价进入下行周期。

大家会怎么做?

有多余房子的,一定是挂牌争取尽早出售;

准备要买房子的,肯定是不着急买,把首付放在存款里,吃两份时间的钱。

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一夜之间“崩了”,卖家踩踏、买家插兜,也意味着地方基本卖不出新的地,没有这块收入,你会看到宏观借用专项债(地方)和PSL(政策工具)拼命向广义现金流输血。(即QE)

同时,你会发现,现在媒体所精心描绘的“个别城市住房仍然供不应求”,其实也不存在。

一方面需求降低了;另一方面二手房供给太多了。

2、那么除了房价,别的物品存在通缩吗?

央妈在二季度的货币报告里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

需求不足对应之前的需求收缩,说法虽然换了,但实质是一样的。

胀和缩,对应的是结构性供应和结构性需求,如果在A结构里,供应远大于需求,那么价格就会缩;

如果在B结构里,供应远小于需求,那么价格就会胀。

供应要看内部劳动力的变化(长期)+产业调整(中期),而需求要看内部收入(短期)+外部需求(中期)的变化。

所以在同口径的结构里,如果收入疲软,那么短期就是“缩”了。

但中长期还要看其他因素。

比如长期劳动力(红利)消失的速度更快,外部又没有合适的生产补充,那么胀也是会慢慢起来的。

3、我再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人们的需求变化。就是生育率。

如果生育率超预期紧缩了,那么能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真实经济状况(人们的现金流紧缩----现阶段通缩)。

但和青年失业率一样,现在宏观不提供每个月的生育数据(以前个别城市能得到一些月度/季度数据),所以我觉得“不透明”程度(加深or淡化),又变成了生育率的侧面指标。

最近华尔街几个大厂,都在出各种空“中”的报告,不透明实际上强化了他们报告的可信度。(有些也是过于夸张)

4、最后一句,宏观少说,多做。

发布于 2023-09-21 12:53・IP 属地新西兰
Jason不跪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