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任正非表示「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础就是大算力」,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1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这个问题的核心关键词是“大算力”。那么对于东方大国来说,大算力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2023年6月,国际市场爆出了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出台针对向CN出口AI芯片[1]新禁令的消息。

这个消息之所以会引发市场关注和震动,就在于新禁令包括了A800、MI250在内的低端AI芯片。也就是说,一旦新禁令生效,那么东方大国目前大面积(大规模)使用的AI芯片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许可才能出口。

1个月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就向英伟达紧急订购了10万颗A800芯片(价值10亿美元)、以及价值40亿美元的英伟达GPU。

而之所以要抢购英伟达芯片,不仅因为这些AI芯片和GPU对于打造生成式AI系统至关重要,而且还是为了在新禁令出台之前紧急囤货。

2个月后,美国政府又发布了限制英伟达、AMD向部分中东国家销售AI芯片的禁令。

根据英伟达和AMD两大巨头的公司监管文件显示,美国政府已通知2家公司,对运往某些客户和地区(包括部分中东国家)的A100、H100等高端产品需要额外的出口许可审核。

而在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美国商务部旗下BIS[2]发现在发布针对CN的AI芯片出口禁令之后,A100、H100等高端AI芯片在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量突然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激增。在经过层层穿透式调查之后,发现这些中东国家A100、H100的最终买家(最终用户)几乎全部都是CN企业。


由此,也引申出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东方大国的“大算力”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美国AI芯片和GPU。

根据德勤、英特尔、深圳人工智能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东方大国AI 企业主要聚集在应用层,尤其是在终端产品,Top 3的AI 终端产品市场分别为:机器人终端、智能家居、无人机。

目前,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包括硬件和设计软件),东方大国AI芯片企业则主要集中在设备端的中低端AI 芯片开发,而在FPGA、GPU领域却几乎是空白,仅仅只是在进口FPGA、GPU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例如,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的科大讯飞一直都是租用英伟达A100芯片,商汤科技则通过各种神秘中介从美国采购违规组件。由阿里云前员工创立的上海智星云,主营业务就是提供租用美国高端AI芯片的服务。

更加尴尬的是,自从美国政府发布AI芯片出口禁令之后,东方大国的AI企业纷纷出现巨额亏损。

根据最新的半年报显示:2023 H1,在东方大国“AI四小龙”中,商汤科技净亏损额不仅高达31.43亿元、而且还是连续第5年出现巨额亏损;云从科技营收约1.64亿元、同比减少5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3.04亿元。

同时,根据已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AI四小龙”在过去3年里(2019~2021年)的累计亏损已经合计高达500亿元。

对此,黄老板则笑而不语。

2023年8月23日,英伟达发布了最新的季报:

2023 Q2,公司营收史上第一次突破单季100亿美元大关(达13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88%;营业利润68亿美元,同比猛增1263%、环比增长218%;净利润6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43%、环比增长203%。

实际上,英伟达在2023 Q2一个季度的营收收入已经相当于东方大国Top 5半导体企业(中芯、晶合、韦尔股份、士兰微、三安光电)半年(2023 H1)营收总和的2.2倍。

而英伟达在2023 Q2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则相当于这5大“龙头企业”半年净利润总和的9.3倍。

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那么,东方大国的“大算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众所周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源是在德国。

因此东方大国的“大算力”也与德国息息相关。

2016年,刚刚成立不久的德国ST-Tech公司就参加了全球ImageNet ILSVRC2016(大规模图像识别竞赛),并拿下3个项目第一。而举办这个全球赛事的,正是前Google云AI首席科学家、德国裔美国人安娜·菲诗尔·Lee[3]

第二年(2017年7月),该公司就创下了单轮融资4.1亿美元的全球AI独角兽最高纪录。当时,该公司CEO在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曾直白的表示:

我们公司使用了来自巴伐利亚州PD部门的录像资料来开发自己的视频分析软件。德国大多数的大型城市也都设立了AI研究所,并进行数据共享,“德国的人口众多,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任何使用场景的数据信息。而最大的数据源,就是德国ZF。”

对此,德国媒体也曾充满自豪的表示:

在全球AI竞赛中,德国有着三大优势:大量的软件工程师储备、可供测试的海量互联网用户规模、以及德国ZF的强力支持。第三点的作用尤为重要,德国ZF可以为AI研究提供海量的居民数据,而这一点,恰恰是西方ZF束手无策的。

2017年8月,当德国媒体在德国ST-Tech公司的柏林总部进行采访时,该公司的讲解员小姐姐曾对自家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活灵活现的展示: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屏幕其实是实时监控的,我们这里有个摄像头”;小姐姐指了指该公司展示区大屏幕左上角一个对着窗外的摄像头说,“我们这里距离柏林地铁站#5 Rd站应该有500多米吧,但你看画面中一些大的结构化信息还是能够比较精准的进行识别。也就是说,你出了#5 Rd地铁站,我们的AI就能看到你了。”

瞬间,几位媒体记者的脸色就变了。

对此,小姐姐连忙解释说:这个视频信息我们公司是不会保存的,只用作一次性的展示,而且也不会识别到具体的某一个个体(个人)。

没人知道,当天参访的德国记者回去之后是否因为这个问题而失眠。

但在德国本土,究竟谁有power保存这些视频信息、以及扫描识别具体的个体(个人),则是一个无人敢问的送命题。


目前,德国ST-Tech公司的AI产品早已渗透到了德国大街小巷、以及所有德国人使用的各种app之中。

而与这些简单的AI和面部识别产品相比,更加深度的AI“大算力”则是德国广大不明真相瓜众根本无法想象的画面[4]

实际上,能够支撑德国ST-Tech公司身价暴增、估值曾经一度高达120亿美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3年前德意志联邦PD部拨款高达几十亿美元的两项德国联邦工程[5]

根据Comparitech的最新统计显示,在全球被摄像头严密监视的Top 20城市中,德国城市占了18个,成为全球监控最严密的country。甚至,德意志日报还曾在其官方推特上宣称,德国能够在一秒钟内对全部德国人的脸扫描15次[6]

如今,几乎每个德国人都知道自己早已成为了没有隐私的“透明人”。

用德国最大互联网企业的老板在某国际性论坛上公开而自豪的话说就是:

每一天,我们有超过10亿张的照片上传、节假日则会达到20~30亿张,绝大部分都是人的脸、绝大部分都是德国人的脸。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更强大的能力就是,我们(公司)有几乎每个德国人过去十几年来的面部变化数据,因为他们在我们公司平台一直都有照片。

用国际安全专家的话说则是,虽然德国内阁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但这些法律仅仅只是触及了问题的表皮;从根本上来说,德国内阁是想通过这项技术把德国打造成一个人人自危的digital JQ煮意country。

而这一点,。。。。。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此处删除2080字】


马克·吐温说,这个世界的麻烦之处,不在于人们知道得太少,而在于有太多他们知道的东西其实是错误的。

楼下保安说,悲剧之所以叫做悲剧,是因为观众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以上内容节选自《香草的天空》、《2023房地产沉思录》,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7]中查看未删减版原稿。

参考

  1. ^AI芯片包括四种主流芯片:GPU、ASIC、FPGA、类脑芯片以及系统级AI芯片技术。
  2. ^该局雇用了大约350名特工和官员,他们共同监控世界各地在进行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交易。
  3. ^由于该内容涉及highly sensitive,因此在此无法展开详述,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中查看有关原稿。
  4. ^例如,德国某内陆州曾在短短1个月之内,针对特定race人群进行了50万次人脸识别扫描。
  5. ^“Sky Net”和“Bright Snow”。
  6. ^相当于每秒钟可以扫描约14亿张人脸。
  7.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
编辑于 2023-09-20 13:42・IP 属地德国
奶包的大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